三湘都市报全媒体见习记者 宋科铖
近日,当暑气席卷湘西,在第五届湖南旅发大会即将来临之际,怀化用一场“清凉文旅”的双重奏为游客奏响了今夏文化与生态交织的新变奏。
一边是浪花飞溅的水上运动中心,摩托艇飞驰而过,带起惊叫与欢笑;一边是山谷清凉的千年古村落,《狃子花开》的实景剧缓缓拉开帷幕,村民在夜幕下演绎自己的故事。两个景区,以“一动一静、一水一剧”的方式,为湖南第五届旅发大会交出一份别样答卷。
打造“城市边上的冲浪基地”,水上运动点燃盛夏
在沅水之畔,沅陵中华书山水上运动中心自试运营以来人气迅速蹿升,成为这个暑期的“打卡圣地”。
桨板、皮划艇、香蕉船、摩托艇、水上飞人……多样水上项目轮番上阵,吸引着来自怀化、长沙、常德等地的游客前来体验。“第一次玩肥仔艇,全程被甩到嗓子眼,真的又怕又上头。”来自长沙的“00后”王嘉琪刚刚下水,脸上还残留着激动的红晕。
水上运动中心位于沅陵县书山码头,依山傍水,紧邻芸芦贰号民宿集群,是怀化市目前规模最大、设施最全的水上项目聚集地。项目负责人杨鹏介绍,中心引入国内先进设备与专业安全管理团队,同时围绕“年轻化、沉浸式、互动性”打造消费场景,让水上项目不止于玩,更能拍、能炫、能社交。
而在基础设施之外,水上运动中心还同步布局周边旅游生态。游客可以在上午挑战极限水上项目,下午前往借母溪穿林溯溪,傍晚在千堂湾村看村剧,尝农家宴,形成“一日多体验”联动式文旅线路。
古村夜色吹来文化凉风——溯溪入境,入夜入戏
如果说白天的沅陵是水上乐园,夜晚的千堂湾,则是一座会讲故事的山村剧场。但在这两个“热度场景”之间,还有一段不可错过的“冷色铺垫”——森林溯溪。
借母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被誉为“生态王国、物种天堂”,森林覆盖率高达90%。沿着原始溪流徒步而行,脚下是清澈冰凉的水流,耳边是鸟鸣蝉唱与林风交织的天然交响。穿过沟谷、藤蔓与古树,游客仿佛走入一处不染尘烟的“天然氧吧”。
“越是向深处走,气温越是凉爽,到达最深处气温可低至22℃。”当地导游介绍。保护区内共有观赏植物有460多种、陆栖脊椎动物108种,是名副其实的“天然博物馆”。景区也专门设置了“生态溯溪线”,安排向导带队进行安全引导,兼顾娱乐与环保教育。
而当山风拂去一身暑气,夜幕悄然降临,溯溪的终点,正是古村千堂湾的起点。这里正上演着一出由村民自编自演、历时八年的实景剧《狃子花开》。
7月31日晚,剧场座无虚席,280余名游客在溪边就座,灯光亮起,锣鼓声中,盘木工人春牛与狃花女婉儿的故事缓缓展开。背景是吊脚楼与青山,舞台则是村中石板路、稻田边与老水车。
这部实景剧以上世纪30年代湘西边远山村“借母生子”的旧俗为引,串联起贫苦与坚韧、母爱与乡愁,将文化的厚重、生活的琐碎、美学的质朴融合于一体。自2017年首演以来,累计演出超2000场,接待观众超过30万人次,让千堂湾从“偏僻村”变为“打卡地”,“参演的70多位本地村民,年均增收了1.5万元以上。”借母溪村相关负责人周佳林介绍。
除了看剧,如今的借母溪乡,还将“打糍粑”“磨豆腐”“辰州傩面具制作”等非遗项目纳入游客体验环节。白天游客在古村中蒸米、捶糍粑、磨豆腐,听村民讲述土家人的年节与传说;晚上则观剧、K歌、参与“村晚”活动,沉浸式地感受山村的烟火与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