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我,让学习成为一种信仰 !
如今,各大商场里人流最密集的场所,未必是海底捞,但一定有爷爷不泡茶。
在小红书上,不少年轻人排队4小时,只为买上一杯时尚单品“荔枝冰酿”;有人为了打卡领周边,不停催促店员加快做奶茶的手速;还有人争着和门店舒淇的人形广告牌合影发微博。似乎谁先靠近爷爷不泡茶,谁就成了全网最受羡慕的仔。
从商业层面看,这家公司也颇有晋级顶流之势。极海数据显示,从2023到2024年底,爷爷不泡茶开店增速超400%。截至目前,它以日均新开门店2.7家的频率,飙升到了全国2500家。
业界知名的市场调研公司尚普咨询,以销量和门店的统计口径算了一笔账,随即为其颁布了一份“行业增速第一”的市场地位证明。
如今茶饮行业的大浪淘沙,既是笔直赛道上残酷的加速跑,也是各大佼佼者之间智慧的较量。爷爷不泡茶立于潮头的核心很简单,但无法复制,即走了一条没人走过的路径:非遗米酿奶茶。
小编|璞羽
隶属|我爱学习俱乐部编辑部
这个夏天,新茶饮品牌爷爷不泡茶在快速扩张的同时,也面临着口碑两极化的争议。
作为行业新秀,爷爷不泡茶在2024年以惊人的速度扩张,一年内开店数量突破千家,成为新茶饮赛道的一匹黑马。
今年6月5日,品牌推出核心产品"空山栀子"的升级版本,并邀请明星李昀锐担任代言人,推出限定周边产品,成功制造了一波抢购热潮。
然而,快速扩张的背后也暴露出诸多问题。近期有消费者投诉,花费17元购买的奶茶实际容量仅有半杯。由于杯身上半部分采用不透明图案设计,恰好遮挡了空杯部分,这种“半杯奶茶”的现象引发了消费者的不满。
爷爷不泡茶正面临着成长的烦恼,但最根本的问题是,在竞争日趋白热化的新茶饮市场,是否还有新品牌的生存空间?爷爷不泡茶未来又能否站稳脚跟?
-1-
重新定义奶茶食饮文化
如今茶饮已融入 Z 世代消费日常,为抢占年轻人的注意力,茶饮品牌持续从时令食材、地域风味中挖掘产品灵感。
据红餐产业研究院《现制饮品新品趋势观察报告 2024》,茶饮市场月均上新 157.9 款单品。
如何成为消费者心智中那个必选项?首要回答依然是「产品创新」。此次爷爷不泡茶新上市的「荔枝冰酿」,便是从「非遗孝感米酿」中提取灵感进行的升级。
品牌借势「非遗」与年轻消费者对话已是品牌营销常态化手段,然而实践中,非遗合作常易陷入两个误区:
要么在产品结合上过「轻」,与品牌的联结停留于表层,如借用非遗符号装点视觉。要么在沟通上过「重」,对非遗的表达存在审美门槛,或过度强调文化厚重感而略显说教。
非遗自然是连接年轻消费者的优质触点,然而品牌也需要看到,年轻群体推崇非遗的背后真正的情绪动因是什么?
唯有如此,才能准确定位非遗价值与当代生活的链接点,实现品牌非遗叙事的年轻化。
年轻群体开始与非遗蕴含的价值共鸣,认同并欣赏这些经时间淬炼的价值。这部分源于他们对浮躁时代情绪,以及短平快社会节奏的抵触。
爷爷不泡茶「荔枝冰酿」正是一个优秀解法,它将非遗价值与品牌的理念和产品哲学相结合,打造出一杯年轻人喜爱的现代奶茶,实现品牌与年轻消费者的沟通。
「荔枝冰酿」并非爷爷不泡茶的新品,早在 2018 年品牌创立时就已首创上市,累计销售超 3800 万杯,2024 年更创下米酿类奶茶销量断层第一的记录,成为茶饮行业现象级单品。
然而,年轻群体消费理念快速转变,如何为已沉淀 7 年的经典产品注入新的活力,持续吸引当下消费者?
爷爷不泡茶选择了一条「重」投入的路径。品牌深入湖北孝感,将「非遗孝感米酿」这一千年非遗工艺前置到了产品研发源头,从原料到制作工艺对「荔枝冰酿」进行了全面升级,让非遗米酿融入可食可饮的现代奶茶。
在品牌研发团队看来,在产品力上重投入是必须,更是值得。爷爷不泡茶始终专注探索食饮相伴的味觉密码,以牛乳茗茶为基底、碰撞天然花香果香、融合地域特色风味。以这样的「好底子」加上「新花样」,正是「荔枝冰酿」持续受年轻人追捧的秘诀。
甄选岭南乌叶荔枝 NFC 果汁与广东潮汕花魁单丛茶为茶底,辅以软糯冻冻增添口感,湖北非遗孝感米酿这一「新花样」的注入,让饮品的口感层次更丰富清爽,还增添了可以咀嚼的味觉新感受。
年轻消费者追逐新鲜感,解馋、愉悦味蕾是其消费茶饮的主要动机,「荔枝冰酿」创造的新惊喜足以促成买单,毕竟谁都想尝试一下,一杯能喝能吃的非遗奶茶究竟是什么体验。
在产品工艺上重投入的同时,爷爷不泡茶于体验与沟通层面却将非遗做得很「年轻」——以食饮这种无负担的方式,满足年轻人对文化共鸣的诉求。
归根到底,茶饮只是年轻人极其日常的消费体验。
爷爷不泡茶希望消解加诸在非遗之上的沉重叙事或认知门槛,将非遗技艺转化为可感知的味觉语言,使茶饮回归感官愉悦与社交分享的本质,消费者只需轻松享受一杯好奶茶,在社交媒体分享这份新奇非遗体验,便自然完成品牌价值的广泛传递。
这一策略印证了爷爷不泡茶的品牌核心理念,跳出「茶」的单一框架,「奶茶不是茶,而是一种食饮文化」。
爷爷不泡茶一举推出了两个版本的「荔枝冰酿」,以此呼应当代年轻人茶饮场景的拓宽。非遗经典款锚定日间场景,以一杯笑感奶茶唤醒上班小确幸,开醺限定款对应夜间场景,0.5%vol 的微醺感,让下班更尽兴。
同时,0 茶底的设计,也免除了消费者晚上饮用影响睡眠的顾虑。
无论是对「非遗米酿」的产品创新,还是对奶茶作为食饮文化的场景拓展,「荔枝冰酿」都为现制茶饮行业打开了全新的想象空间。
-2-
小众的反面
相比于其他茶饮品牌,爷爷不泡茶选择的“米酿”品类无疑是一个相对小众或垂直的赛道。
从外部视角来看,爷爷不泡茶也有其自己的思考:一方面,品牌旗下的产品矩阵,也包含了天花板更高的轻乳茶、果茶等品类,能和米酿互为补充;另一方面,尽管米酿作为传统发酵饮品,其市场基础远不及果蔬广泛,但用户的忠诚度也会更高。
小众品类往往更能满足消费者的个性化需求,吸引“死忠粉”,成为产品序列中的压舱石。
一个有意思的数据是,爷爷不泡茶的会员复购率高于行业平均数。这种用户黏性很大程度上源于非遗标签带来的文化认同——消费者购买的不仅是一杯饮品,更是一种愉悦的文化体验。
在经营上,米酿也充分体现了小众品类的优势:
一是摆脱原料内卷,毕竟越易得、越大众的原料,就难逃同质化的宿命;
2021年瑞幸生椰拿铁爆火后,不到半年,就有20多个品牌相继推出了132款与椰子有关的饮品。喜茶捧火羽衣甘蓝,奈雪、茶百道、沪上阿姨、乐乐茶随即将相关产品搬上了自家菜单。
反观米酿,不仅对原料的新鲜度和工艺要求极高,其背后的非遗工艺更是一种不可再生的无形资产。像湖北非遗孝感米酒,糯米必须选用产自孝感朱湖的“三粒寸”珍珠糯米,酒曲采用当地特有的蜂窝酒曲,才有了独树一帜的风味。
二是原料存在大量可供创新的空间。
过去几年里,借由茶饮品牌之手火起来的小众原料,包括但不限于来自墨西哥的牛油果、原产于中国台湾的香水柠檬、作为潮汕特产的油柑和贵州风味的刺梨等。
将“超级食物”大举开发的茶饮品牌,连绿化带里的羽衣甘蓝都不放过,其实体现了典型的原料焦虑。
反观爷爷不泡茶,在发掘地域非遗特色和产品结合上,一直就是行业的领跑者。
像轻乳茶品类中的白兰玉露、玫瑰青砖两款产品,茶底也创新性地使用了湖北非遗的恩施玉露和青砖茶。
正是这种独特的茶底风味,让白兰玉露在社交媒体上也收获了不少用户的好评,曾作为湖北限定的玫瑰青砖,在今年海南消博会上一经亮相,就成为了展会上备受追捧的“宠儿”。
过硬的产品实力,叠加上稳定的供应链,让“跑得快”的爷爷不泡茶有了“走得远”的底气和能力。与多数茶饮品牌一样,经历了快速发展的阶段之后,爷爷不泡茶也正一步步俘获消费者的心,越来越多的用户发现,这个品牌不仅产品力过硬,营销上更是“懂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