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时候,爸爸做的湖北酱爆茄子于我而言,不过是一道寻常菜肴,远不及零食糖果那般诱人。
那时,爸爸系着围裙在厨房忙碌,我总在旁边捣乱。他熟练地将茄子切成均匀长条,放入加了盐的清水中浸泡,说这样能去除茄子的涩味。接着,热锅凉油,放入蒜末、姜末爆香,再将泡好的茄子沥干水分倒进锅里翻炒。随着“滋滋”声响起,茄子的清香与调料的香气渐渐交融。最后,加入秘制的酱料,小火慢炖,让每一根茄子都裹满浓郁酱汁。
菜上桌后,我常常挑三拣四,觉得茄子黑乎乎的不够好看,远没有大鱼大肉吸引人。爸爸却从不生气,总是笑着把茄子夹到我碗里,轻声说:“尝尝,很好吃的。”
长大后,我离开家乡,在外漂泊。尝遍了各地的美食,却总觉得少了点什么。直到有一次,疲惫不堪的我回到家中,爸爸又做了我最“嫌弃”的酱爆茄子。当那熟悉的味道在口中散开,软糯的茄子带着浓郁的酱香,瞬间温暖了我的胃,也触动了我的心。
那一刻,我突然明白,这盘看似普通的酱爆茄子,是爸爸默默的关怀与爱。他用最朴实的方式,为我烹饪出一道道充满温情的菜肴,陪伴我度过一个个成长的瞬间。如今,每一次品尝这道菜,我都能感受到爸爸那深沉而内敛的爱,那是岁月沉淀后的深情,是长大后才读懂的温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