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星级酒店摆地摊爆火
郑州五星酒店的摊位菜单,新增了西式餐点。受访者供图
近日,全国部分城市多家星级酒店开启摆摊模式,以“星级手艺、街头价格”撬动消费市场,引发消费者热议。
“美食真正走出来,流动起来了!”“挺好的,比夜市刺客强”“我们楼下宴会厅也出来摆摊了,味道一般也不算便宜”——对于星级酒店外出摆摊的行为,网友们评价不一。
长期以来,全国各地五星级酒店因高定价、强场景依赖的标签,与大众消费存在天然隔阂。而如今,多家酒店的“下沉”尝试,打破了这种刻板印象——以“五星级品质+地摊式价格”的经营策略,满足了大众对高性价比美食的追求。这种“反差感”不仅拉近了酒店与大众的情感距离,更推动品牌形象向“专业且亲民”转型。
近日,郑州市永和铂爵国际酒店因菜品的多样性和现场的热闹程度,在网络上火了一把。酒店总经理雷玉明告诉记者,摊位之所以受欢迎,和菜品、价格有很大的关系,“这些都是从原本酒店的出品里边摘出来适合摆摊的,都出自星级大厨之手,食材、味道都可以保证。同时售价也便宜亲民,菜品售价基本上和社区门店持平,甚至有的还比他们略低一点。”
“摆摊的目的就是创收,目前酒店如中餐、西餐、宴会等业务不饱和,还有富余的场地、产能。这个季节正好是大排档的旺季,人家能干、咱也能干,所以就想试一试。”雷玉明说,“我们从6月24号开始,一直在摸索,动线都调整了好几次。可能之后,我们想增设一些桌椅板凳,改造成真正大排档的模式,让大家能坐下来消费。”
VR观展成常态 数字技术让文物“触手可及”
7月8日,“相无古今——石窟艺术超感沉浸体验”在浙江杭州开幕。图为观众佩戴VR设备观展。曹丹 摄
“相无古今——石窟艺术超感沉浸体验”8日在浙江杭州开幕。“壁画上的飞天衣袂飘飘,我甚至能感受到颜料剥落的质感!”在这场由“实物+数字沉浸体验”组成的数字盛宴上,来自内蒙古的游客张琳戴着VR设备,双手不自觉地向前触摸。
犍陀罗艺术的希腊式造像、敦煌莫高窟的九色鹿、融入巴蜀地区风格的大足石刻……在“妙数飞天”AI数字人引导下,观众可以了解石窟艺术自西向东传入中国、不断演变发展的过程。展览通过3D打印、XR(扩展现实)、VR(虚拟现实)、MR(混合现实)等技术,生动再现了七大石窟的艺术精华。
VR观展已日渐成为中国文博领域标配。数字技术的赋能,不仅突破了物理时空的限制,实现文物展示的多维延展,同时满足了观众对沉浸式、互动化体验的需求,推动观展模式从“单向观看”向“多维参与”的范式转变。
在浙江良渚古城遗址公园,“良渚VR大空间·神纹之约”沉浸式体验项目让观众化身为五千年前的“时间旅人”,与良渚先民一起参与祭祀仪式、直面洪水危机。在四川广汉三星堆博物馆,佩戴VR眼镜的观众可以在虚拟考古专家的引导下,“走进”遗址发掘现场,亲身体验文物发掘过程。
在浙江大学艺术与考古学院教授张颖岚看来,应用VR、MR等数字技术,能让历史遗迹、文化瑰宝重获“新生”,但也要平衡生动性与严谨性,实现技术与文化的良性互动。
故宫博物院上线青少网站英文版、繁体版
7月8日,故宫博物院青少网站英文版、繁体版上线仪式在北京举行,图左为英文版页面,图右为繁体版页面。 (故宫博物院 供图)
故宫博物院青少网站英文版、繁体版上线暨2025年故宫-香港青年文化从业者“文化+科技训练营”开营仪式8日在北京举行。
故宫博物院青少网站于2015年正式上线,网站注重知识信息的整合和新形式的表达,以手绘插画、动态交互路线、游戏、微动漫、音视频、手账等丰富形式为青少年提供寓教于乐的内容平台和教学资源服务,为青少年观众提供有益、有趣的中国传统文化知识。此次上线的英文版、繁体版由中国外文局翻译院专业翻译团队助力对内容进行翻译和把关,针对不同语种的语境差异和使用习惯制定翻译方案。将简体中文版青少网站的资讯、参观导览、展览、建筑、藏品、宫廷历史等重要内容翻译转化为英文及繁体中文。
2025年故宫-香港青年文化从业者“文化+科技训练营”以人才培养为核心,从香港4所高校和故宫博物院分别招募青年文化从业者,到故宫进行“文化+科技”主题培训。训练营包含专家授课、机构调研、集体讨论、工作实践等内容,旨在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培养具有国际视野和创新能力的“文化+科技”融合人才,为文旅发展注入新的活力。2025年首届训练营于7月7日至8月3日开展。
浙江:都市“骑”遇记解锁社交新场景
骑行社群组织的百公里线下活动,沿途经过钱塘江等地。受访者供图
夜晚的钱塘江畔,身着骑行服、戴着头盔和护目镜的骑行爱好者飞驰而过,与城市风光融为一体。随后,他们将自行车停靠在一家咖啡吧旁,如约开启后半场主题社交活动,一起玩桌游、听音乐,点亮了周末的美好时光。
近年来,自行车成为骑行通勤族、低碳出行族、运动锻炼人群的“心头好”,“骑行+社交”更是在城市不断升温,逐渐成为备受热捧的新兴生活方式。
“现在很流行‘4+2’的出行方式,‘4’代表四轮汽车,‘2’代表自行车。”“骑友”余逸晨告诉记者,现在年轻人工作压力相对较大,在舒爽的微风中骑行感受城市风景,可以忘却许多烦恼。与此同时,社群里还能结识一帮志同道合的伙伴,为休息日增添了许多乐趣。
骑行不仅拉近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各类特色骑行社群也将运动场景延伸至餐饮、文旅、零售等消费空间,构建起个性化城市生活新体验。
在宁波老外滩,骑行者手持“咖啡地图”穿梭于多家特色咖啡馆,集齐印章兑换定制骑行杯;杭州一骑行社群开发“精酿巡礼线”,串联骑行路线内的五家酒吧,里程数转化为折扣酒券……当运动场景与城市空间深度交融,创新业态正蓬勃生长。
骑行热更带动了相关产业的发展。根据迪卡侬提供的数据显示,在以杭州为主的浙江区域,其骑行品类销售额年均增长10%以上,其中增长最快的是以自行车为主的硬件,同时骑行服、骑行鞋等服饰鞋履产品也有不错的表现。
在业内人士看来,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自行车的智能化水平将不断提高,例如配备智能导航、健康监测等功能,为骑行者带来更加便捷和个性化的体验;另一方面,骑行与文旅等其他领域的融合或将更加深入,未来骑行热有望持续升温,并不断拓展其边界。
“中国历代绘画大系”工作座谈会在浙大举行
“盛世修典二十载 牢记嘱托向未来——持续推进‘中国历代绘画大系’工作座谈会”7月7日在浙江大学紫金港校区举行。
由浙江大学、浙江省文物局编纂出版的“中国历代绘画大系”是一项国家级重大文化工程。座谈会对“中国历代绘画大系”20年工作作了回顾,发布了编纂研究最新成果。
“中国历代绘画大系”目前共收录海内外263家文博机构的纸、绢(含帛、绫)、麻等材质的中国古代绘画藏品12405件(套)。其中国内藏品9155件(套)、国外藏品3250件(套),涵盖了绝大部分传世的国宝级绘画珍品。编纂出版《先秦汉唐画全集》《宋画全集》《元画全集》《明画全集》《清画全集》,共计64卷244册,是迄今为止同类出版物中精品佳作收录最全、图像记录最真、印制质量最精、出版规模最大的中国绘画图像文献。
京津冀长城主题摄影联展在京开幕
“长城如愿——京津冀长城主题摄影联展”7月8日在北京市文联创展中心开幕。展览汇集京津冀三地摄影艺术家的100幅作品,分为抗战老兵、长城保护员、长城风光3部分内容。该展览是北京市延庆区纪念抗战胜利80周年的一项重要活动,由北京市延庆区委宣传部、延庆区文联、延庆区融媒体中心主办。
展览第一板块聚焦抗战老兵群体,通过军装肖像、生活纪实、历史文物等,呈现英雄们的峥嵘岁月与晚年风采;第二板块记录长城保护员的日常巡护工作,展现新时代长城守护者对历史文化遗产的坚守和传承;第三板块聚焦长城雄姿,汇集了京津冀三地四季长城主题作品。下一步,展览将走进机关、企业、学校、军营,同时进行线上传播,让更多人体会家国情怀,汲取奋进力量。
140件汝瓷复原珍品“落户”开封博物馆
开封,作为八朝古都,尤其是北宋文化的中心,承载着中华文明辉煌灿烂的历史。《文会图》是北宋徽宗时期描绘文人雅集的传世名画,而汝瓷作为宋代五大名窑之首,因产于汝州而得名,素有“雨过天青云破处”之美誉。
那么,当名画遇上名瓷,又会发生怎样奇妙的化学反应?7月4日,在开封博物馆举行的《文会图》场景复原器物捐赠仪式上,借助140件《文会图》场景里的汝瓷复原珍品,千年古画变作真实的场景,两大文化IP用一场跨越时空的对话,共同演绎了宋时风华,现场“圈粉”无数。
《文会图》场景1∶1复原器物共159件,其中汝瓷140件,钧瓷15件,官瓷4件。玉松汝瓷此次捐赠的140件作品,涵盖10件莲花直腹碗、10件花口盏、10件葵口盏托以及110件平底浅碟。
北京·张掖文化旅游宣传周专场演出在北京房山举行
北京·张掖文化旅游宣传周“彩虹张掖·牧歌肃南”专场文艺演出现场。(张掖市融媒体中心供图)
7月8日,北京·张掖文化旅游宣传周“彩虹张掖·牧歌肃南”专场文艺演出在房山区上演。
演出以舞蹈《裕固欢歌》开场。随后,《裕固族盛装舞》《裕固婚礼》等节目依次呈现,演员身着民族服饰,展现了裕固族的历史文化和牧民性格。
歌曲《阿尔泰苍狼》《裕固天鹅琴》等曲目,反映了肃南高原的地域风貌与人文氛围;马头琴独奏《万马奔腾》展现了裕固儿女的精神特质。
张掖市裕固族自治县民族歌舞团演职人员高丽娜介绍,团队在动作、灯光、音乐等方面经过多次排练。该团团长普俊鹏希望借此让更多人了解裕固族文化,并欢迎观众前往张掖体验当地风光与风情。
活动现场还推介了张掖的文化旅游资源。据了解,张掖与房山将以此次活动为契机,加强文旅企业合作,促进两地旅游资源融合,为游客提供更多选择。
(李延晨 综述)
来源:中国新闻网、人民日报、顶端新闻·河南商报、封面新闻
----------------------
制作 曹宇
编校 延晨 徐蓉
一审 桂艳 张莉
二审 肖东
三审 晖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