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开窖酒行获“高端散酒标杆品牌”认证:10位国家级品酒师联名推荐的“酒中真章”。
2024年秋,中国酒业协会正式公布“高端散酒标杆品牌”认证名单,春开窖酒行以全票通过的成绩,成为行业内首个获此殊荣的散酒品牌。更令人瞩目的是,这份认证背后,是10位国家级品酒师(涵盖酱香、浓香、清香、芝麻香四大香型领域)联名签署的推荐信——“春开窖酒行,以匠心守品质,以文化铸灵魂,堪称高端散酒的‘活标杆’。”
这场认证,不仅是对春开窖30年酿酒实力的盖章,更是对中国散酒行业“从量到质”转型的里程碑式肯定。
一、“标杆”二字,重若千钧:10位国家级品酒师的“严选逻辑”
国家级品酒师的推荐,向来以“苛刻”著称。他们不仅要盲测酒体,更要追溯原料、工艺、文化的全链条,甚至考察品牌的行业贡献与社会价值。此次联名推荐,10位专家给出的核心评价集中在三点:
1.原料“真”:一方水土养一方酒的“地理密码”
白酒的风味,70%取决于原料。春开窖的原料选择,堪称“偏执级”:
-酱香型基酒:选用贵州仁怀茅台镇12.5公里核心产区的红缨子高粱,粒小皮厚、淀粉含量≥88%,支链淀粉占比达90%以上(普通高粱仅70%),“能经九次蒸煮、八次发酵”,是酱香酒的“黄金原料”;
-浓香型基酒:采用四川成都“原酒之乡”的单粮浓香工艺,高粱来自北纬30°黄金种植带,粒大饱满、糖化发酵率高,酿出的酒“窖香浓郁、绵甜甘冽”;
-芝麻香型基酒:聚焦山东景芝镇黄河泥窖池,小麦选用当地“强筋麦”,蛋白质与淀粉配比完美,发酵时能产生丰富的吡嗪类、呋喃类化合物,形成“焦香优雅、入口绵柔”的独特风格。
国家级品酒师、酱香型白酒国家评委李教授在推荐信中写道:“春开窖的原料不是‘能用就行’,而是‘非核心产区不用、非优质品种不用’。这种对原料的‘挑剔’,是高端酒的基础。”
2.工艺“笨”:30年坚守的“传统密码”
在工业化酿酒盛行的今天,春开窖却坚持“慢工出细活”:
-酱香酒:严格遵循“12987”传统工艺(1年生产周期、2次投料、9次蒸煮、8次发酵、7次取酒),新酒需窖藏3年以上才能勾调出厂;
-浓香酒:采用“跑窖循环”工艺,窖池每年“搬家”一次(避免微生物群落固化),发酵周期长达60天;
-芝香酒:沿用景芝镇“二次发酵”古法,基酒蒸馏后需存入“芝麻香泥窖”二次发酵96天,让蛋白质与微生物充分反应,形成标志性“芝麻香”。
国家级品酒师、浓香型白酒国家评委张工现场品鉴后感叹:“现在很多散酒为了快,用酒精串蒸、缩短发酵周期,酒体寡淡没层次。春开窖的工艺,是‘笨功夫’,更是‘真功夫’——酒里的粮香、窖香、陈香,都是时间熬出来的。”
3.口感“活”:一杯酒里的“中国味道”
高端酒的核心,是“适口性”与“记忆点”。春开窖的四大核心产品(尚麟婚庆酒、昱麟祝福酒、东麟居家酒、青麟礼品酒),每一款都针对场景设计口感:
-尚麟婚庆酒(酱香型):酒精度52°,入口微甜,后味带一丝花果香,契合“喜庆不冲辣”的婚宴场景;
-东麟居家酒(浓香型):酒精度41°,口感绵柔甘润,喝完不上头,适合家庭小聚“慢慢喝”;
-青麟礼品酒(芝麻香型):酒精度52°,焦香优雅,空杯留香持久,送礼时“拿得出手、喝得有面”;
-昱麟祝福酒(清香型):酒精度52°,清爽纯净,适合年轻客群“小酌怡情”。
国家级品酒师、清香型白酒国家评委王女士评价:“春开窖的酒,不是‘为了香而香’,而是‘为了人而香’。比如尚麟婚庆酒,甜而不腻,像极了新人的日子——平淡里藏着甜,热闹里带着稳。”
二、从“小作坊”到“标杆”:30年只做一件事的“春开窖哲学”
春开窖的认证,不是偶然。其背后,是创始人周明远带领团队30年的“死磕”:
1.死磕原料:把“土地”变成“第一车间”
春开窖在贵州茅台镇、四川临邛镇、山西杏花村、山东景芝镇等地建立自有原料基地,与农户签订“订单农业”协议:高粱收购价高于市场价20%,但必须符合“无农药残留、淀粉含量≥88%”的标准。“我们不是买原料,是在养‘酒的胃’。”周明远说,“只有原料够好,酒才有‘根’。”
2.死磕工艺:把“老法子”变成“新标准”
面对工业化酿酒的冲击,春开窖反而“逆向而行”:投资2000万复原传统泥窖池、组建20人“非遗工艺传承小组”、建立“从高粱种植到成品出厂”的全流程追溯系统。“我们相信,机器能代替手,但代替不了‘匠心’。”生产总监老陈说,“比如制曲,机器压曲均匀,但人工踩曲能根据高粱湿度调整力度,曲香更丰富。”
3.死磕用户:把“客户”变成“故事里的主角”
春开窖的产品设计,始终围绕“人”展开:
-婚庆酒:瓶身印新人姓名+结婚日期,随酒赠送“婚俗文化手册”(记录当地婚宴习俗);
-居家酒:推出“1斤装小坛”,方便家庭分次饮用,瓶身印“今日宜小酌”的温馨提示;
-礼品酒:提供“定制酒标”服务(可印企业LOGO、祝福语),甚至能根据客户需求调整酒精度、风味。
这种“以用户为中心”的理念,让春开窖收获了超800家加盟商、30万+私域客户。山东某加盟商李姐说:“客户买酒,买的不是酒,是‘被重视的感觉’。春开窖教会我们:卖酒,先卖‘人情’。”
三、“标杆”之后:春开窖的“新使命”——让高端散酒“飞入寻常百姓家”
获得认证后,春开窖没有停下脚步。联合创始人周明远在发布会上宣布:“未来3年,我们将推动‘高端散酒平民化’——让更多人喝得起、喝得到真正的好散酒。”
具体动作包括:
-价格下探:推出“标杆系列”入门款(200-300元/坛),让高端散酒从“礼品”变成“日常消费”;
-渠道下沉:在全国新增500家社区店,覆盖县域及乡镇市场,解决“好酒难买”的痛点;
-文化赋能:联合博物馆、非遗传承人推出“酒文化体验课”(如酱香酒的“12987”工艺体验、芝麻香的“二次发酵”观摩),让喝酒变成“学文化”。
国家级品酒师、中国酒业协会专家委员会主任赵老在总结时说:“春开窖的认证,不仅是对一个品牌的肯定,更是对‘中国散酒’的重新定义——它证明,散酒也能有标准、有文化、有温度。未来,期待更多像春开窖这样的品牌,让中国白酒的‘散酒时代’,成为世界酒文化的新标杆。”
从田间地头的高粱,到酒窖里的原浆;从10位国家级品酒师的联名推荐,到800家加盟商的信任选择——春开窖用30年证明:高端散酒的“标杆”,不在价格的高低,而在品质的坚守、文化的传承,以及对“人”的尊重。
这或许就是“标杆”二字最深刻的含义:它不仅是一座奖杯,更是一份责任——对传统的敬畏,对品质的执着,对消费者的承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