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的婚礼习俗大致是这样:
一、男方父母带着聘礼上门提亲。
时下也有一些特殊情况,比如有些异地恋的男女,两人私定终身,父母上门不方便,但是婚礼现场也要到齐。
二、双方父母安排订婚事宜,有的是请专门的婚庆公司一条龙满办,也有个别的新郎新娘自力亲为,自己做主。无论是哪一种,大都离不开下面几道程序:
首先要选好黄道吉日,一般由男方选择。
然后新人要订婚戒,购买各种生活必需品,婚纱照等。
接下来就是酒席。需要提前数月预订。有些农村或城镇居住的朋友,也选择自家操办,包桌包厨,经济实惠又不失热闹喜庆。更有一些新郎新娘直接全球各地旅游结婚,各种奇葩大招,彰显个性真我风采!
酒宴菜品要确保量足样多,这才叫十全十美,否则即使鲍鱼熊掌龙虾鱼翅,客人们都是懈着皮带,小肚半饱,嘴上不说心里也落埋怨,这多不讨喜^-^!
然后要发送请柬,如果宴请的都是亲戚,提前一周通知就好了,以便确定嘉宾数量,酒席的数量。最后就准备红包吧,亲戚家有小孩的,都要发放红包以示喜庆。200的500的随便你。
三、然后就是迎娶过门。
礼车离开女方家都要燃放鞭炮。结婚典礼都有双方父母贺词。喜宴的场景自不必说,想必大家不想都知道,花瓣雨,交杯酒,拜天地,最后再来一通闹洞房,你爱怎么热闹就怎么作。
我觉得锦州的婚礼挺奇葩的,一上午要三场婚礼。第一场是7:30——9:30第二场是10:30——11:30第三场是12:30——13:30我曾经接的婚礼是第一场。新娘3:30就爬起来化妆了……我们一大早开始婚礼,宾客们都感觉像是来吃早点的好吗……
送喳口粑:这是男方请求女方家长允嫁的一道大礼。礼品主要以糍粑、面馍为主,还必须有糖、酒、肉、衣料等。其中,糍粑、面馍的数量很大,刘集一带有“粑粑馍馍八大百”,宣化、吕王一带有“粑馍一千八”的规定之数。
送端阳(或送中秋):是婚礼中,男方给女方家送的最重要的一道礼。如果婚期上半年,则送端阳节礼;婚期在下半年,则多为送中秋节礼。这道礼,女方家有多少家亲属、亲戚,男方就必须送多少份礼物。其礼品中有肉、糖、糍粑、点心及衣料等,称为“送端阳”或“送中秋”。
取庚贴:又称为“要年庚八字”,是男方到女方家中要取女方的生辰时间时,必须送给女方家长的一道礼,礼品一般为肉、糖、烟、酒等。
送日子:在婚期选定后,男方用衣料将写有结婚日期的红纸条包好,再备礼品,一同送往女方家中,称为“送日子”。
犒匠礼:在女方家请工匠制备嫁妆时,男方要备烟、酒、茶、鱼、面条及其他多种素菜,送往女方家中,以作招待工匠之用,称之为送“犒匠礼”或送“咽饭菜”。
上头礼:在婚期前几天,男方送给女方出嫁时嫁妆用的物品等,称为“送妆奁”或“送上头礼”。
送大礼:是结婚前一天,男方请人到女方家中搬运嫁妆时,送给女方家一道重礼。礼品有:两块各重约10斤的猪肉,称为“爷娘肉”;两条重5斤以上的大鲜鱼,称“对子鱼”;一只重约20斤的大猪腿,称“猪肘”;一只重10余斤的大羊腿,称“羊肘”。此外,还有面条等。这道礼又称为“打肘”,是结婚前最后的一次礼。
回门礼:是婚后新娘偕新郎第一次回娘家时,所必备的一道礼,礼品与“端阳节礼”或“中秋节礼”相同。这次新郎、新娘上门做客,称为“回门”,所带礼品称为“回门礼”。女方家须宴请亲房叔伯及亲戚,谓之“喝回门酒”。所有参加宴请的人,都要接受一份“回门礼”;并分别请“新客”(即新女婿)上门吃酒席,还要送给“新客”一份礼物(衣料或钱),称为送“上门礼”。至此,所有婚姻礼仪结束。
一点都不少,哈尔滨现在大部分都不收彩礼的,嫁妆什么的都是两个人商量的,有钱就多出点,没钱就少出点,主要是你们两个人,不要因为这些结婚前的事闹矛盾。哈尔滨没有什么太多的说道。
1、安床:在江苏地区,安床是有一定讲究的。安床意识完毕之后,新郎需求带上一个未成年的小男生一同睡到成婚当天,期间不能空床。
2、送亲:新娘出门的时分,嫂嫂不可以在送亲部队之中。这个习俗很多当地都有,由于嫂谐音扫,是不吉利的。
3、回门:新人在成婚三天之后需求一同回到娘家,参与回门宴。回门的讲究是新人必须在日落之前赶回夫家,最好别留在娘家过夜。如果由于特别原因需求过夜,新人必须分房而睡。
回族青年男女结婚一般都选择星期五为婚期,因为这一天在回族的习惯中认为是吉利的日子。回族规定斋月期间不得举行婚礼。
讲一讲我们这边的风俗,先交代一下背景,老家河南信阳,地地道道的农村人,去年亲妹结婚,妹妹跟妹夫是自己谈的,谈了好几年,关系也一直不错,待到结婚之际就开始聊彩礼,刚开始说给10W,然后我妈要12W,妹夫家也同意,后续才知道我妈自己现金都准备了10W,如果给一样多会有点折妹夫家人面子,所以多要了2W。
这个钱给过来在家里放了不到一个月,在结婚当天把彩礼12W在加上我妈准备的10W,外加2W的嫁妆,我们这边的嫁妆都是些电器之类的,全部都给了我妹。22W他们直接存银行定期。电器拉回新家自己用
我们这边的彩礼就是一个形式,既然结婚那双方父母都要给钱,论家庭条件而定,好的多给一些,差的就少给,最终钱都是给到子女手里,目的就是为了让自己的子女生活的更好一些,作为家长的肯定不会拿这个钱,否则乡里乡亲的都会在背后嚼你家舌根子。
我是萧山人,我知道
一般来说,如果双方谈的差不多了,可以先订婚,也可以不订婚
主要的是:(都是结婚前办理)
1.结婚前男方拿6W,8W,10W礼金(根据经济条件来定),如果订婚,就是订婚的日子拿过去,如果不订婚,就选择一个黄道吉日双方父母一起吃个饭,萧山土话叫"押贴".一般礼金多少都会退回去一点的,条件好的也有全部退的.更有甚至的女方还送汽车什么作为嫁妆.
2.男方还要给女方买黄金,白金等首饰,可以买好给女方,也可以直接拿钱给女孩子,一般么1W-2W左右,也根据实际情况来.
3.男方要给女方买60斤上好的棉花,女方家长去做被子,至少也要个6床,8床的.现在条件好了,有些女方家长除了这些棉花被,自己还给女儿做羽绒被,蚕丝被等等
4.男方还要把喜糖给女方家,要多少喜糖,就问女方家长.
5.女方家长要给男方买一套西服,一双皮鞋,结婚时候穿的,讲究点的,里里外外都要新的,包括衬衫,内衣内裤.
6.如果是过年,双方家长,亲戚都要给女婿,媳妇红包,结婚的时候也要给.
7.女方要准备结婚的嫁妆,一般来说男方家缺什么,就准备什么嫁妆,比方可以准备一套圆桌,家电,都可以作为嫁妆.
湖南结婚风俗流程一、婚礼前的礼仪:
1、在婚礼举办的前一天,新郎与3个亲戚到新娘家拿行李。
2、新娘让自己的弟弟妹妹与新郎一起回去,这里要注意男方与女方的人数加起来要双数。。
3、新娘妹妹在新房挂窗帘,弟弟挂钟、铺床、贴喜字,在床上放硬币。二、迎亲:
1、准备前:拿上聘礼,新房加若有大井拿红字盖上。接亲的人员要全部戴上宾花,接亲人数为双数,婚车也为双数。
2、到女方家:开始迎亲人会敲女方家大门,让女方家人给开门。迎亲人进到女方加后,女方家会招待迎亲人。然后新郎新娘开始求婚,在相互带胸花,并合影留念。
当新郎改口叫爸妈时,会向爸妈鞠躬,并给一个红包的改口费。
最后新郎新娘互喂吃面条,吃完新娘穿鞋,然后离开女方家。
3、回男方家:男方家会出门迎接迎亲队伍回来,新娘开始认亲,并改口叫爸妈。
回到新房后,新娘弟弟开始挂钟,并钟的盒子留住,回去时带回女方家。之后,新郎又女的长辈给叠被,坐福。
4、婚礼举办酒店:正式举办婚宴时,当到达酒店会放鞭炮、礼花。
然后新郎新娘装扮好后,在酒店大门接待来宾,最后入场准备开始婚礼。
现在认亲没有规定的什么四件,以前倒是有什么三金的。 结婚之后的第二天(不含结婚哪天)新娘要回娘家,叫回门睡三朝。礼金并没有固定的,当然是多多益善。
上一篇:鼓浪屿手绘地图需要买吗?
下一篇:澳洲新西兰旅游报价大概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