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醉:很满意地沉浸在某种境界或思想活动中。
陶醉:杨沫 《青春之歌》第二部第一章:“她觉得自己想入非非,不觉脸红起来。整个心灵被年轻人的狂热的幻想陶醉了。”
陶醉:指抽象的。
陶醉于:就是陶醉在…中,
陶醉于”是一种清醒、冷静而放松的状态,多用于表示美好、令人向往或满意的方面。
1、百花丛里过,片叶不沾身这句话的出处是“万绿丛中过,片叶不沾身” 出自《金刚经》。2、花心愁欲断,春色岂知心。红牡丹作者:王维 (唐代)绿艳闲且静,红衣浅复深。花心愁欲断,春色岂知心。3、卜算子·咏梅作者:毛读陆游咏梅词,反其意而用之。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
1、心旷神怡:
释义:旷,开阔;怡:愉快。心境开阔,精神愉快。
出处:宋·范仲淹《岳阳楼记》:“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皆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也。”
2、如痴如醉:
释义:形容神态失常,失去自制。
出处:元·马致远《汉宫秋》第二折:“得见了王昭君,使朕如痴似醉。”
3、恍若仙境
释意:形容风景优美,好像仙境一样。
4、目酣神醉
释意:形容景色优美令人陶醉。又用来比喻醉酒后对景物的迷醉
出处: 明· 袁宏道《初至 西湖记》:“山色如娥,花光如颊,温风如酒,波纹如绫,才一举头,已不觉目酣神醉。”
5、诗中有画
释意:形容长于描写景物的诗,使读者如置身图画当中。也形容诗的意境非常优美。
出处:宋·苏轼《东坡题跋·书摩诘〈蓝关烟雨图〉》:“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
春天,阳光明媚,风和日丽,百花齐放,百鸟争鸣。春风犹如一只隐形的手,抚摸着大地的万物。刚经历过冬天的树木,被隐形的手抚摸着,开始是神经紧绷,突然就焕然一新,长出了嫩芽,这就足以看出树木无比的轻松。
春天一到,空气顺畅起来,使人们精神充沛。
阳光照一照,分子运动得就快些,空气中都弥漫着花香气息,这种香的气息,令人陶醉,也是人们春耕的催化剂。大家也都清楚,一年之季在于春,有这么清新的空气,这么好的环境,这么令人陶醉的气息,读书人怎么能不行动起来呢?怎么还能贪睡呢?
这也许就是春的力量。
1、山有木兮木有枝,脆皮烤鸭吃不吃。
2、炎炎夏日,来杯清凉水果茶怎么样?
3、生活不止要尝甜头,还要吃甜品。
4、粒米虽小犹不易,莫把辛苦当儿戏。
5、深夜放毒的我,还是低调点吧。
6、纵有花间一壶酒,好吃不过一碗面。
7、对美食的爱,往往是发自内心的。
8、唤醒沉睡的味蕾,与食物相濡以。
9、视体重为无物,视美食为全部。
10、我之所以胖,因为身边都是吃货。
11、吃要吃的有技巧,吃要吃的有战术!
12、甜点汇集无限甜蜜,细品生活甜美。
13、吃喜欢的东西,过可爱的人生。
14、青青竹笋迎船出,白白红鱼入馔来。
15、两耳不闻窗外事,只为淮南牛肉汤。
16、总有一碗粉面,让你无法抗拒。
陶醉于某种事物中是补充短语。陶醉是形容词谓语,回答怎么样的问题。于某种事物中是介宾短语后置作补语,补充说明陶醉的状态。补充短语中就是要求短语中的主词为主,主词后面的词是补语,补充说明动词状态性质等内容。故为之补充短语。
陶醉造句
1、美妙的旋律总能令人陶醉其中。
2、他被旗开得胜的喜悦陶醉了,高兴得两夜没合眼。
3、厅前放着两盆腊梅,嫩黄色的花朵开得密密茂茂,吐出了使人陶醉的清芬。
4、小伙伴们的夸奖、赞扬声,使我陶醉在幸福之中。
5、美丽的九寨沟是一个多么令人陶醉的地方啊!
6、他们为光明的前景而陶醉。
(1) 田甜那美妙的歌声真让人陶醉!
(2) 沿岸美丽的景色令我们陶醉。
(3) 同学们纷纷陶醉在这迷人的春色之中。
(4) 场内的听众陶醉在美妙的歌声中。
(5) 那十足的京腔京韵,使全场的戏迷都陶醉了。
近义词 : 沉迷、 陶醉
沉,普通话读音为chén。“沉”字,《说文解字》解释为陵上滈水也。从水冘声。一曰浊黕也。直深切。又,尸甚切〖注〗臣铉等曰:今俗别作沉,冗不成字,非是。“沉”字基本含义为没(mò)入水中,与“浮”相对,如:沉没、沉渣;引申含义为落下,陷入,如:沉陷。
我陶醉于春天的风,它轻柔稚嫩,像母亲温暖的大手将我从睡梦中轻轻唤醒。
我喜欢夏天的雨,它激烈狂妄,像沉睡的狮子,被雷公公的大鼓将它的美梦敲破,他桀骜不驯。
我钟情于秋天的香,它温婉绵长,有着优雅富贵的体态。
我热爱冬日的白雪皑皑,尽管肃杀冷清,但却纯洁肃静。
上一篇:美术鉴赏怎么写?
下一篇:湖北荆门到湖北恩施有多少公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