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月街的风俗是白天进行贸易,晚上在宿营地唱歌跳舞,白族人民,以及附近的汉、彝、纳西、藏、僳僳、回等族群众,纷纷身着节日盛装,赶着牲畜,手携肩挑着山货药材和农副产品,聚集在苍山脚下的广场上,除进行物资交流外,还举行对歌、跳舞、射箭、赛马、球类比赛等,还要演出白剧、花灯戏。三月街亦称“观音市”“观音街”“祭观音街”,白族传统盛大节日,也是白族传统的民间物资交流和文娱活动的盛会,流行于云南大理等地。三月街每年农历三月十五至二十一日在大理城西的点苍山脚下举行。最初它带有宗教活动色彩,后来逐渐变为一个盛大的物资交流会。明清时期,四川、西藏、江南各省都有商人到此贸易。
三月三吃煎饼,踏青春游的节气,三月三。上巳(sì)节,俗称三月三,是汉民族传统节日 ,该节日在汉代以前定为三月上旬的巳日,后来固定在夏历三月初三 。
上巳节是古代举行“祓除畔浴”活动中最重要的节日,人们结伴去水边沐浴,称为“祓禊”,此后又增加了祭祀宴饮、曲水流觞、郊外游春等内容。
中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国家,有很多的民间传统习俗广为流传,迄今仍被保留着。今天是农历三月初六,我国各地都有哪些传统节日风俗呢?
祭山节:每年三月初六是四川庙顶藏族朋友重大的祭山节,人们认为山神有着生死繁盛的职能,取悦山神可以保障物质丰收以及家庭兴旺,每逢祭山时,村里各户会凑钱买鸡和羊,到神山或者神庙的雕房前宰杀,整个活动必须由宗教巫师主持,人们会垒砌一个石头堆代表山神,最上面一层必须堆放白石,然后以家庭为单位举行祭拜活动。
三月三是一个古老的节日,人们将这天定为上巳节。相传三月三是黄帝的诞辰,我国自古有“二月二,龙抬头;三月三,生轩辕”的说法。魏晋以后,上已节改为三月三,后代沿袭。每到三月三各族就会有不同的习俗相传。
农历三月初三日清晨洗濯瓶口和锅、萝、灶等一切厨具。
用拘祀汤或者香燕草药沐浴。
妇女儿童插段野莱花,铺衣席上,留下的供老人挑灯。
官民在水中沐浴嬉戏,以析福消灾。
男女随着策鼓泛舟湖上,欢歌唱咏,采摘兰花、松枝,替配而归。
善于射箭的,刻木为兔形,亲友们分成两队,骑马射兔,先射中者为胜,负者下马,鞠躬倒酒,胜者坐在马上饮酒。
三月三是指上巳节,也只有这一个日子,是中国民间的传统节日。上巳节是古代举行“祓除畔浴”活动中最重要的节日,人们结伴去水边沐浴,称为“祓禊”,此后又增加了祭祀宴饮、曲水流觞、郊外游春等内容。上古时代以“干支”纪日,三月上旬的第一个巳日,谓之“上巳”
上巳节的历史由来已久,在上古时代上巳已成为大规模的民俗节日,春和景明,人们走出家门,集于水边,举行清除不祥的祓除仪式。魏晋以后,由于当时社会中崇尚自然、纵情山水的风尚,对人们而言,上巳节祓除的意义大大减弱,而迎春赏游之意越发浓郁。
上巳节的节期定在了阴历三月三日。到了魏晋时代,上巳节逐渐演化为皇室贵族、公卿大臣、文人雅士临水宴饮的节日,并由此而派生出上巳节的另外一项重要习俗——曲水流觞,即禊饮。
荠菜是春天生长比较茂盛的一种野菜,在乡间地里很多,营养丰富,和鸡蛋一起炒着吃或者煮着吃都可以。相传这是名医华佗曾经替一个老者医治头疼病症时候使用的食物,老者食用后症状得到好转,恰逢当日是三月初三,这个习俗延续至今。
三月三是一个古老的节日,人们将这天定为上巳节。相传三月三是黄帝的诞辰,我国自古有“二月二,龙抬头;三月三,生轩辕”的说法。魏晋以后,上已节改为三月三,后代沿袭。每到三月三各族就会有不同的习俗相传。农历三月初三日清晨洗濯瓶口和锅、萝、灶等一切厨具。用拘祀汤或者香燕草药沐浴。
妇女儿童插段野莱花,铺衣席上,留下的供老人挑灯。在水中沐浴嬉戏,以析福消灾。
男女随着策鼓泛舟湖上,欢歌唱咏,采摘兰花、松枝,替配而归。
善于射箭的,刻木为兔形,亲友们分成两队,骑马射兔,先射中者为胜,负者下马,鞠躬倒酒,胜者坐在马上饮酒。
农历三月初三有吃荠菜煮鸡蛋的习俗,老人们说,吃了可以一年当中腰腿不疼、头不疼。每年农历三月初三是汉人迎接祖先灵魂的日子,用吃鸡蛋的方式纪念祖先,并希望沾点灵气。江南人民自古就有清明放风筝的习俗。
三月三歌圩,又叫歌婆节,是壮族的重大节日。“三月三”是黎族人民的传统节日,也称“爱情节”。这是黎族人民悼念祖先、庆贺新生、赞美生活和歌颂英雄、歌颂爱情的传统佳节。
农历三月三是中国多个民族的传统节日,其中以壮族为典型,也是广西壮族、汉族、瑶族、侗族、苗族等民族传统节日。
广西“三月三”不仅是歌节,也是壮族祭祖扫墓节。那一天,桂西崇左、百色等市县的壮族同胞各家各户都举行隆重的一年一度祭祖扫墓。所谓扫墓,就是各家、各家族聚集到墓地祭祀祖宗的坟墓。
“三月三”是壮族的重大节日之一,是传统骆越文化的主要表现,统称为“三月三”歌圩。目前在广西壮乡南宁市武鸣县举办了六届“三月三”歌圩暨武鸣骆越文化旅游节。在歌圩旁边,摊贩云集,民贸活跃,附近的群众为来赶歌圩的人提供住食,无论相识与否,都热情接待。
“农历三月三,不忘地菜煮鸡蛋。”在湖南省的不少农村,村民仍然保留着农历三月三用地菜煮鸡蛋的习俗。地菜被誉为“菜中甘草”,鸡蛋富含蛋白质等多种营养,将鸡蛋同地菜煎煮,既美味又健康。
地菜也就是“荠菜”,是一种开着星星点点小白花的野生植物。民谚曰:“三月三,地菜当灵丹。”三月三前后,荠菜生长迅速,茎叶变老,不适于直接用来做菜,但这个时候的荠菜药用价值最大。
上一篇:电信诈骗共性特点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