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岳
唐·杜甫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杜甫—(曾祖父杜依艺——祖父杜审言——父亲杜闲——杜甫——儿子宗武——孙子嗣业)
杜甫——玄宗任命杜甫曹参军,肃宗任他右拾遗,为救房琯被贬,受好友郑国公严武帮助,带家人躲避战乱,耒阳聂令帮助杜甫,永泰二年杜甫去世。
朝扣富儿门,暮随肥马尘,残杯与冷炙,到处潜悲辛
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
为了躲避安史之乱。
详细:成都杜甫草堂,是中国唐代大诗人杜甫流寓成都时的居所。
公元759年冬天,杜甫为避 “安史之乱”,携家带口由陇右 (今甘肃省南部)入蜀辗转来到成都。
次年春,在友人的帮助下,在成都西郊风景如画的浣花溪畔修建茅屋居住。
第二年春天,茅屋落成,称 “成都草堂”。
他的诗“万里桥西一草堂,百花潭水即沧浪”(《狂夫》)中提到的便是成都草堂。
他在这里先后居住了将近四年,因曾被授“检校工部员外郎”之衔,而又被称做杜工部。
因为杜甫穷,故在草堂居住,草堂因杜甫居住才叫杜甫草堂。
鼠
杜甫(公元712年-公元770年),字子美,汉族,本襄阳人,后徙河南巩县。
公元年号除以12余数是4的年份,都是鼠年。
列成公式为:公元年号÷12=某个商,同时余数是4。
例如: 712÷12=商59,同时余数是4。那么,712年就是鼠年。
忧国忧民,关心国家大事,同情民间疾苦
杜宗武
杜宗武,唐代人物,生于唐玄宗天宝十二年,是唐朝大诗人杜甫次子。杜宗武,小名骥子,唐朝大诗人杜甫次子。生于唐玄宗天宝十二年(公元753年)秋。善诗。后唐冯贽《云仙杂记·卷七》记载:杜甫子宗武以诗示阮兵曹,兵曹答以石斧一具,随使并诗还之。宗武曰:“斧,父斤也,使我呈父加斤削也。”俄而阮闻之,曰:“误矣!欲子砍断其手,此手若存,则天下诗名又在杜家矣!”宋周紫芝《竹坡诗话》亦云:杜少陵之子宗武,以诗示阮兵曹,兵曹答以斧一具,而告之曰:“欲子砍断其手,不然天下诗名,又在杜家矣。”杜甫《宗武生日诗》云:“自从都邑语,已伴老夫名。诗是吾家事,人传世上情。”则宗武之能诗为可知矣。可惜他的诗作没有传于后世(惜乎其不可得而见也)。娶何氏,葬衡山。生子嗣业。卒年不详。
前出塞·挽弓当挽强 唐.杜甫
挽弓当挽强,用箭当用长。
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
杀人亦有限,立国自有疆。
苟能制侵陵,岂在多杀伤。
赏析
汉乐府有《出塞》《入塞》曲,是写边疆战斗生活的。唐人写边塞诗常以"塞"为题。杜甫写有《出塞》曲多首,先写的九首称《前出塞》,后写的五首称《后出塞》。天宝末年,边将哥舒翰贪功于吐蕃,安禄山构祸于契丹,于是征调半天下。巨大的战争灾难和负担落到了人民的头上。《前出塞》通过集中描写一个战士戍边十年的过程,反映了唐王朝发动的开边战争给人民带来的深重苦难,讽刺唐玄宗穷兵黩武的政策。这组诗采用第一人称的写法,抓住人物特征,着重心理刻划,结构紧凑,层次井然,九首只如一首。这里选的是第六首。诗中既表达了反对穷兵黩武的意向,也表示出通过政治手段解决边疆问题的主张。《杜诗详注》云:"为当时黩武而叹也。张綖注:章意只在'擒王'一句,上三句皆引兴语,下四句申明不必滥杀之故。"
下一篇:北方民居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