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江十大旅游景点
1.墨江北回归线标识园 AAAA
思茅(普洱)州墨江哈尼族自治县位于北纬22.51~23.59°,东经101.07~102.04°之间,北回归线从县城穿过。
2.他郎八景
他郎八景墨江县原名他郎厅,清道光年间,当地的文人学士曾将境内的风景名胜,择优选出八景。
3.金丝场双湖
从黎明乘车至哈古都村,然后又往南步行约10小时后,可至金丝场峰腰的双湖,这是一条探险旅游线。
4.普益公园
普益公园普益公园坐落在县城南。民国12年(1923)原清代“社稷堂改称“普益社”。
5.双胞文化园
公园以展示双胞文化和生殖文化为主体,以“水”为景观轴,游路为纽带,连接各景观节点。
6.忠爱桥
忠爱桥像一条长龙横卧在阿墨江上的忠爱桥,是墨江清代“他郎八景”之一的“墨江锦澜”所在地。
7.墨江文庙
云南墨江文庙始建于清道光元年(公元1821年),历时10年之久,于道光十年建成。历经三个朝代。
8.墨江
墨江哈尼族自治县位于云南省南部,思茅地区东部,地处东经101°08′~102°04′,县城一角北纬22°5l′~23°59′。
9.金马通关
金马通关通关镇自古以来就是“茶马古道”的重要驿站之一,是西南物资交流的重要商道。
10.太阳广场
太阳广场太阳广场是墨江县城的标志,以雕塑为主、绿化为辅,融天文、地理、观赏、休闲为一体。
墨江北回归线标识园(北回归线标志园)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
介绍:思茅(普洱)州墨江哈尼族自治县位于北纬22.51~23.59°,东经101.07~102.04°之间,北回归线从县城穿过。北回归线标志园建于1997年,占地1500平方米,融天文、地理、植物及科普知识和园林艺术、旅游文化为一体。
北回归线标志园,1997年已建好,标志园占地1500平方米,融天文、地理、植物及科普知识和园林艺术、旅游文化为一体,以公元2038年北回归线的位置(北纬23。26)为主轴线。双胞文化园
公园以展示双胞文化和生殖文化为主体,以“水”为景观轴,游路为纽带,连接各景观节点,提供人们感受自然、亲近自然的空间环境。
墨江国际双胞文化园建设于县城西片区河西村内,核心区占地面积75亩,整个园区以两潭清澈见底的双胞井为主,泉水干冽清甜,无论春夏秋冬,既不满溢,也不下降。
景观主要由大门入口广场、双胞文化长廊、儿童游乐场、双胞井文化广场、阳文化广场、阴文化广场、求子殿、景观配套设施和服务配套设施组成。 双生植物、双子雕塑遍布园区,向人们展示出一个双胞的丰富、多彩世界,细细品味双胞文化的韵味。
墨江县有以下旅游景点:
北回归线标志园
作为一个人工修建的景区,总体规划和设计还是不错的,较适合亲子游,孩子可以学到些知识。
碧溪古镇
碧溪古镇地处昆明、玉溪滇中旅游片区与西双版纳滇南旅游片区之间的必经之路上。它始建于明代,是茶马古道上的一个重要驿站,秀美、古朴、富庶,形制完整,保存完好,是古代墨江县城所在地。
墨江文庙
墨江文庙位于墨江县东正街。整个文庙依山而建,从形制而言喻步步高升,在各地文庙中也属少见。在此安安静静地走一走、坐一坐还是很舒服的。
庾恩旸故居
就在距离墨江县城10公里的碧溪古镇。院子不大,古镇也很小,可以顺路看看,比较安静,没有过度的商业包装。
墨江哈尼族自治县是云南省普洱市下辖县之一,县境位于云南省南部,普洱市东部,北距省会昆明市350千米,西南距普洱市220千米,是中国内地通往云南西南边疆的交通要道。
若干个位置旅游水墨江南是以苏州为起点,按照一定路线游览苏州园林、水乡古镇等景区的线路,所以没有一个固定的位置如果你要参加旅游水墨江南的活动,可以在旅游公司或者旅游网站上进行咨询并报名,他们会给你详细的路线和景点位置信息
暮江吟
[ 唐 ] 白居易
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
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
译文
快要落山的夕阳,霞光柔和的铺在江水上,江水一半碧绿,一半艳红。
最可爱的是那九月初三之夜,露珠似颗颗珍珠,朗朗新月形如弯弓。
注释
暮江吟:黄昏时分在江边所作的诗。吟,古代诗歌的一种形式。
残阳:快落山的太阳的光。也指晚霞。
瑟瑟:原意为碧色珍宝,此处指碧绿色 。
可怜:可爱。
九月初三:农历九月初三的时候。
真珠:即珍珠。
月似弓:农历九月初三,上弦月,其弯如弓。
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
诗人抓住了傍晚夕阳斜射下的江面上呈现出的两种不同的颜色,表现出江面微波粼粼、光色瞬息变化的绚烂景象。
这句诗的意思是:傍晚时分,快要落山的夕阳,柔和地铺在江水之上。晚霞斜映下的江水看上去好似鲜红色的,而绿波却又在红色上面滚动。
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
诗人在这里把天上地上的两种景象压缩在诗里,通过对“露”和“月”的视觉形象的描写,创造出秋夜一派和谐宁静的意境。
这句诗的意思是:九月初三这个夜晚多么可爱啊,岸边草茎树叶上的露珠像稀少的珍珠一样,而升起的一弯新月像一张精巧的弯弓。
白居易纯粹写景的作品很少,这是一首颇为人称道的小诗。全诗构思妙绝之处,在于摄取了两幅幽美的自然界的画面,加以组接。一幅是夕阳西沉、晚霞映江的绚丽景象,一幅是弯月初升,露珠晶莹的朦胧夜色。两者分开看各具佳景,合起来读更显妙境,诗人又在诗句中妥帖地加入比喻的写法,使景色倍显生动。由于这首诗渗透了诗人自愿远离朝廷后轻松愉悦的解放情绪和个性色彩,因而又使全诗成了诗人特定境遇下审美心理功能的艺术载体。
“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写夕阳落照中的江水。“一道残阳铺水中”,残阳照射在江面上,不说“照”,却说“铺”,这是因为“残阳”已经接近地平线,几乎是贴着地面照射过来,确像“铺”在江上,很形象;这个“铺”字也显得委婉、平缓,写出了秋天夕阳独特的柔和,给人以亲切、安闲的感觉。
@蜗牛爱学习
“半江瑟瑟半江红”,天气晴朗无风,江水缓缓流动,江面皱起细小的波纹。受光多的部分,呈现一片“红”色;受光少的地方,呈现出深深的碧色。诗人抓住江面上呈现出的两种颜色,却表现出残阳照射下,暮江细波粼粼、光色瞬息变化的景象。诗人沉醉了,把他自己的喜悦之情寄寓在景物描写之中了。
“可怜九月初三夜”,是个过渡。可怜,可爱。九月初三,是农历,指进入深秋。意思说:深秋的夜晚多么可爱啊!前两句描写日落时景象,这一句很自然地把时间从日落过渡到夜晚。看似随意写来,实际很重要,让读者明确感到时间在推移,继续观赏后面的画面。
鸡胗、鸡心、鸡肝、泡野山椒、泡小米辣、线椒、蒜苔、大蒜、生姜、自制火锅底料、泡姜
4、先把鸡心上的油膜给它拉掉,鸡胗也同样给它拉掉,然后再鸡胗、鸡肝、鸡心上放两勺食盐,用手揉抓下起到去腥的作用,然后用清水冲洗干净,鸡胗上横着打上花刀,然后再切片,切好是带花型的
5、鸡肝切段,鸡心当中切开,再片一下,线椒去蒂以后切斜段,蒜苗切小段,泡小米辣、泡野山椒分别切辣椒圈,蒜子切片。把鸡杂放入锅中焯水,放入姜片和料酒去腥,锅开后撇去浮沫,捞出清洗干净
6、锅控干后倒入色拉油,放入自制火锅底料、豆瓣酱炒出红油,放入泡椒等辅料炒香,放入鸡杂炒干水分,再放入辅料一起翻炒,再淋入少许生抽、白糖两勺提鲜,翻炒入味,出锅钱撒入少许白胡椒粉去腥,翻炒均匀即可出锅
1/17 酸菜鱼食材。
2/17 葱切片,姜、干辣椒切成丝备用。
3/17 把鱼两面的肉片下来。
4/17 然后用刀斜着把鱼片成0.4公分的片。
5/17 所有的鱼片片好后用料酒腌制一下。
6/17 然后把鱼骨也剁成段。
7/17 把鱼骨头清洗后放入料酒和姜丝腌制一下。
8/17 然后再把鱼肉清洗后放入少许蛋清、姜丝和盐抓匀腌制10分钟左右。
9/17 锅内放水或者鸡汤烧开后放入腌制好的鱼骨,煮开后去掉漂浮的沫子,盖锅煮10分钟左右。
10/17 然后等待的时候我们把酸菜洗一下切成粗丝。
11/17 炒锅热锅凉油六成热放入花椒、大料、香叶炸香。
12/17 然后放入葱姜炸香放入干辣椒丝。
13/17 然后放入酸菜翻炒。
14/17 放入泡椒、酸菜翻炒好了放入生抽和胡椒粉和花椒麻椒粉。
15/17 然后把炒好的酸菜倒入煮鱼骨的过锅里并酌情加入适量的盐,有的酸菜咸味重,就不要加了。
16/17 开锅后2分钟左右放入腌制好的鱼片,等全部放入煮开后放入鸡精即可停火。
17/17 做好酸菜鱼装入汤锅内开吃。
.买回家的五花肉,拉条切,一寸厚比较好,户外晾干一晚。
2.五花肉表面抹高度白酒、粗海盐,花椒,抹好后装进土陶锅。
3.肉装好后,塑料袋盖住肉、土陶锅盖好。放置在北阳台比较好,阴冷适合。
4.腌制第二晚,锅内有积水,用干毛巾擦干,肉继续放好盖好。
5.腌肉第三天:五花肉表面再抹盐,锅内水擦干,放置好。
6.第四天,锅内水擦干,五花肉按原来方法继续放好盖好锅盖。
7.腌肉第六天,五花肉表面最后一次抹盐,锅内水擦干,放置好。
8.腌制第七天,用棉线穿好,咸肉晾晒户外,白天户外,晚上阳台上都可以。
9.基本晾晒10-15天,晾晒至肉质比较干,表面泛白,就可以收好放在冰箱冷藏。
10.腌制好的咸肉,吃之前,切大块,沸水里煮五分钟,切片,蒸锅里加料酒蒸半个小时后,炒菜炖菜煲汤放几片都不错哦。
所产茶品茶汤金黄稠绵、柔润厚实,香味独特悠然、甘醇可口、韵味悠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