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过年习俗有哪些? 南方的过年习俗有哪些?
创始人
2025-02-19 10:00:39
0

南方过年习俗有哪些?

南方过年的习俗:1、扫尘——民谚说:腊月二十四,掸尘扫房子”。北方叫扫房,南方叫掸尘。室内屋外,房间屋后,彻底进行打扫、衣被用具、洗刷一新,干干净净地迎新春。2、门画——据《山海经》载称:唐太宗李世民生病时,梦里常听到鬼哭神嚎之声,以至夜不成眠。这时,大将秦叔宝、尉迟恭二人自告奋勇,全身披挂地站立宫门两侧,结果宫中果然平安无事,李世民认为两位大将太辛苦了,心中过意不去,遂命画工将他俩人的威武形象绘之在宫门上,称为“门神”。3、春联——是从两千多年前战国时期的“桃梗”演变而来的。《淮南子》上说,桃符(即桃梗)是桃木刻成的。上面刻着灭降福的咒语,一年一换。五代后蜀皇帝孟昶在过春节时心血来潮,令人将桃树削片,他提笔在上面题写了联句:“新年纳余庆,佳节号长春”。这就是中国最早的春联了。4、爆竹——春节燃放爆竹之俗始于汉代。据南梁人宗懔撰写的《荆梦岁时记》记载:“正月一日……鸡鸣而起,先于庭前爆竹从辟山妖恶鬼。”古时放爆竹,是用竹子放进火内燃烧,由于竹内空气受热膨胀,便发出“噼噼啪啪”的响声,以此避邪驱鬼,祈盼来年吉祥幸福。到了唐宋以后,发时了用火药制成的鞭炮。5、拜年——据明朝陆容《菽园杂记》记载,拜年习俗最早行于明朝京都。朝官往来,不管认识与否都要互拜,百姓则各拜亲友。清代时兴在春节时送“拜盒”,即将贺年帖放在精致美观的饰盒里送给亲友,以示庄重。今日中国民间,“拜年”已成为一种传统习俗,至亲爱友和同事们,走家串户、登门拜年,互致问候。

南方的过年习俗有哪些?

南方过年的习俗有:

1、贴对联,说到过年一定要说说对联,那可是每家每户都要贴的,为的就是给新年求一个好兆头,一般贴在正门。

2、挂灯笼,在南方,特别是在南方的农村,家家户户都会在春节挂起大红灯笼,象征着新年红红火火。

3、祭祖,南方很多地区过年都要先祭拜祖先,表达对祖先的尊敬,也希望祖先能够保佑家人新年里身体健康、红红火火。

南方过年都有哪些习俗?

中国南方过年风俗如下:

一、贴对联

在南方过年,每家每户都有贴对联的风俗,为的就是给新年求一个好兆头,对联一般贴在正门。

二、挂灯笼

在南方,特别是在南方的农村,家家户户都会在春节挂起大红灯笼,象征着新年红红火火。

三、拜年

拜年是从中国古代就传下来了的,在南方过新年,邻居亲戚会互相拜年,增进感情,也求得好运。

四、吃火锅和鱼

南方过年的年夜饭有吃火锅和鱼的风俗,火锅沸煮,热气腾腾,温馨撩人,红红火火,鱼和余谐音,象征吉庆有余,也喻示着生活幸福,年年有余。

南方的过年习俗?

除 尘

一般从农历二十五开始,家家户户都开始屋里屋外进行相当彻底的大扫除,家家户户定要大干一场,弄个里外一新,用最新的面貌迎接新一年,别有一番过年气象。

2

守 岁

除夕夜,吃完年夜饭,放完鞭炮,家家户户都开始守岁。大家围坐在一起,或者打牌,或者打麻将,或者聊天,或者看电视。而小孩子们是坐不住的,他们跑上跑下,呼朋唤友,在院子里,在空地上玩耍、放炮竹烟花。总之家家灯火辉煌,人们谈笑风声,颇是热闹。

放完鞭炮后由晚辈依次向长辈行礼,长辈们则分给晚辈们"压岁钱"。这时候开始,人们就开始准备供品了。在供桌点上蜡烛,摆上清果、饼干、糖果等,斟上清茶,迎神接神福,祈求吉庆。睡觉前,孩子们把压岁钱放在枕头底下或是衣服口袋里。

除夕晚,海南和潮汕地区,农家水缸要贮满水,米缸要填满米,灯火不能熄灭,以象征"岁岁有余"、"年年不断炊"的好兆头。

3

供 橘

南方,尤其是广东海南一带,过年的时候,人们是要家里摆上橘子,谓之"供橘",因为"橘"与"吉"谐音。所以家家户户都会买盆橘,或是扎好的一束束的橘子,盆橘一般摆在客厅,有些人家还会在盆上贴上红纸黑字的"吉"字。

4

贴春联

大年三十,家家户户拿出早就买好的春联,或有雅兴者,自备纸墨,当场挥毫写下自创或选好的对联,等墨迹一干就拿去贴。春联的内容常以发家致富和吉祥喜庆为主。

除此,人们还会贴上各式的年画,家里被这些春联、年画装点一新。当然门神更是乡下人必不可少的宝物,用意是驱除恶鬼,镇压凶邪,保佑平安,常请的门神一般是秦叔宝和尉迟敬德。

5

祭 祖

南方很多地区,在吃年夜饭前,要先拜祭祖先,人们会先去祖宗堂拜过祖宗,或是在自己家中,点上灯,烧好香,摆上丰盛的菜肴,由家中主事的家长带头,向列祖列宗跪拜磕头烧香。

恭请祖宗降临享用,并祈保合家大小平安,兴旺发达。有些地方还会给列祖列宗烧金箔纸钱。之后,打响早已准备好的爆竹,就开始吃年夜饭了。

6

年夜饭

祖合家团聚吃年夜饭是很重要的事情,在外地工作者,无论远近,过年都会尽量赶回家和家人团圆。

年夜饭是很讲究的,南方年夜饭一般不吃饺子,有些地方吃年糕;在福建,有些地区,人们吃"玉角"(或是芋角)代替饺子,玉角和饺子异曲同工,不过不是用面粉做皮,而是用木薯粉或者地瓜粉,或者木薯粉与地瓜粉合用,用来代替以前祖先南迁过年时没有包饺子的面粉,现在有的地方叫又叫地瓜包。

而江浙一带,饭桌上通常会有扣肉,有些地方,大年三十晚上,人们会炒瓜子,而在平时是不能晚上炒瓜子的。通常年夜饭鸡、鸭、鹅是少不了的,还会有鱿鱼韭菜,表示长长久久、年年有鱼;还会有红萝卜和辣椒,表示生活红红火火......

7

年初一

一大早,大人们就把昨晚关闭的门给打开,意为迎春接福,招财进宝。这一天是孩子们最开心的日子,因为终于可以穿上新衣服,和小伙伴们四处玩去了。

在这天,大人们都会特地叮嘱孩子们讲好话,讲吉利的话,不可乱问,不可乱说话,这在欢乐喜气的春节又增添了一份庄重肃穆。年初一上午,在南方有些地区是不杀生的,而海南潮汕一带,这天早上人们要吃素,一般有芹菜,茄子,葱等。

8

拜 年

从初一开始,人们就开始走街穿巷,互相拜年了。大年初二开始,出嫁的女儿开始带着女婿还有孩子回娘家拜年。初三、初四,人们开始在家宴请亲朋好友。

9

舞 狮

春节期间,舞狮也是人们庆祝的方式之一。南方狮舞一般在广东流行,所以又称为广东狮。广东狮是由一人舞狮头,一人舞狮尾,有一人或二戴大头佛面具作引狮、戏狮、单舞等。舞狮者穿各色灯笼裤,上身穿密钮扣的唐灯笼袖衫或背心。

10

放鞭炮

大年初一,12点整,村里就噼里啪啦响起了鞭炮声,星星点点的鞭炮声逐渐浓密起来,并且持续不断,一直到天大亮,实在是热闹非凡。在江浙一带,春节,人们把鞭炮称为"高升",意为"节节高升"。

在广东海南一带,放完鞭炮的时候,小孩就要讲吉利话,以讨个好彩头,大人呢,此时就会走过来,抱着小孩的头轻轻地往上拽,意思为"年年长高"希望孩子在新的一年里,长个头。

南方习俗有哪些?

南方首先在食物方面,南方一些地方会选择吃年糕。吃年糕象征收成一年比一年高,境界一年比一年高。南方的年夜饭通常伴随着火锅和鱼。南方会贴对联,为的是给新年求一个好兆头,一般贴在正门。会挂起大红灯笼,象征着新年红红火火!

过年习俗有哪些?

1、扫尘:扫尘,又称扫屋、扫房、除尘、除残、掸尘、打埃尘等,是中国民间过年传统习俗之一。年前忙年主要是以除旧布新为活动主题,扫尘就是年终大扫除,南方称“扫屋”,北方称“扫房”。

2、贴春联:春联,又叫“春贴”“门对”“对联”,是过年时所贴的红色喜庆元素“年红”中一个种类。它以对仗工整、简洁精巧的文字描绘美好形象,抒发美好愿望,是中国特有的文学形式,是我们过年的重要习俗。

3、贴年画:年画,是中国绘画的一种,始于古代的“门神画”,是中国民间艺术之一,亦是常见的民间工艺品之一。

4、守岁:中国民间在除夕有守岁的习惯,俗名“熬年”。守岁从吃年夜饭开始,这顿年夜饭要慢慢地吃,从掌灯时分入席,有的人家一直要吃到深夜。

5、拜年:春节里的一项重要活动,是到亲朋好友家和邻居那里祝贺新春,旧称拜年。

6、放爆竹:春节早晨,开门大吉,先放爆竹,叫做“开门炮仗”。爆竹声后,碎红满地,灿若云锦,称为“满堂红”。这时满街瑞气,喜气洋洋。

南方人过年习俗?

我老家安徽,过年时有这样些习俗:

1.贴对联。基本全国都一样了;

2.很多人说过年吃饺子,我们那过年固定食物反而是鱼。而且要整条红烧的。

3.祭祖。我们那类似清明,是要到坟头上去的。小年二十四和大年三十都要去。

4.迎祖宗。年夜饭前,需要端上祭品,燃放爆竹礼炮、烧纸。完了才吃年夜饭。

5.贴对联。贴对联一般在中午饭后,前些年基本上家里有门框的都贴,现在只贴对外的大门了。

6.走亲戚。正月里我们那走亲戚可能跟一般地方不一样。我们必须要每家来往的亲戚家都要到,我们到亲戚家去,亲戚也要到我们家来。一般串门都是带上酒一瓶,一箱奶或者饮料,糕,冰糖(包成三角锥形的),到长辈家去可能加一条烟。基本上去各家都要吃饭。

7.包红包。包红包这些年没那么讲究了。亲一点的,别人孩子来你家只要还没出去工作,都要包红包。疏一点的,人家孩子头一次来你家要包红包。

8.腌腊肉。一般是年前天气晴朗的时候,选好猪肉,用盐覆盖好抹匀,趁天晴拿出来晒。

南方过年习俗是什么?

南方人多在腊月二十四过小年,南方人过小年的习俗如下:在南方,小年这一天做年糕是很多地方的传统,年糕又称年年糕,与年年高谐音,寓意人们的工作和生活一年比一年提高。

在南方过小年,这一天家家户户黎明即起,扫房擦窗,清洗衣物,刷洗锅瓢,实施干净彻底的卫生大扫除。

南方小年习俗有哪些?

1、掸尘

小年这一天家家户户黎明即起,扫房擦窗,清洗衣物,刷洗锅瓢,实施干净彻底的卫生大扫除。小年的前几天,家家打扫房屋,意为不让灶王爷把土带走。据《拾遗记》记载此俗可追溯到三千多年前,当时它汉先民驱疫鬼,祈安康的宗教仪式。后“尘”与“陈”谐音,故扫尘也就是把陈旧的东西一扫而光,这既指庭院内的陈年积垢,也指旧岁中遇到的不快。

2、祭灶

即祭送灶神升天,因此小年也叫祭灶节。人们在腊月二十四都要祭灶,灶君神像,贴在锅灶旁边正对风匣的墙上。两边配联多为“上天言好事,下界保平安”,下联也有写成“回宫降吉祥”,横批是“一家之主”。中间是灶君夫妇神像,神像旁边往往画两匹马作为坐骑。

在灶王像前的桌案上供放糖果、清水、料豆、秣草;其中,后三样是为灶王升天的坐骑备料,祭灶时,还要把关东糖用火融化粘住灶王爷的嘴,让它不在玉帝那里讲坏话,也有意为让灶王的嘴甜,光说好话。

3、吃年糕

在南方,小年这一天做年糕是很多地方的传统。年糕又称“年年糕”,与“年年高”谐音,意寓人们的工作和生活一年比一年提高。

过年吃饭习俗有哪些?

年夜饭:除夕晚上,中国人会全家团员一起吃年夜饭,又称围炉,起源于古人皆围着炉子吃饭。围炉时不分长幼皆一起吃,在家的成员一定要等到全家到齐了才可动手,也要为未能回家吃团员饭的家人摆碗筷,以表示全家团员,在人际关系流离的现代社会中,象征团员的年夜饭尤为重要。年夜饭要吃得愈慢愈好,每样菜都要吃一口。有几道菜肴,因含有吉祥意味,在年夜饭中是不可少的,如:[长年菜](芥菜)要一根一根从头吃到尾,年首才能长长久久;[菜头]表示好彩头;[全鸡]象征全家福([鸡]与[家]谐音);吃[蚶]与[胖]谐音,取其发福之意;吃鱼丸、虾丸、肉丸,乃指[三元及第]之意(即状元、会元、解元)。餐桌上唯有鱼不能吃,表示[年年有余]之意。 中国春节吃的习俗。

饺子:正月初一吃饺子,在我国北方,几乎家家如此。这一顿饺子与一年中的其他饺子不一样。这顿饺子要求除夕晚上包好,半夜十二点开始吃。吃饺子就是为了取“更岁交子”的意思。这个风俗开始于明朝初年,原来“交子”的谐音便演变为“饺子”。初一破晓,北方人家家户户吃饺子,为了讨吉利,北方人往往把硬币、糖、花生仁、枣子和栗子等和肉馅一起包进新年的饺子里。吃到硬币的人,象征新年发财;吃到糖的人表示来年日子更甜美;吃到花生仁的象征健康长寿等。

年糕:全国各地几乎都用江米面和黍子黏面做成黏糕(也叫年糕),寓意“年年高”。春节吃的食物大部分是节前准备好的,北方人大多吃馒头。南方是头几天淘米,名叫"万年粮米",意思是年年有余粮。年糕也是汉族过新年的必备食物。做年糕的谷物有多种,各地作法不尽相同。其中以江南的水磨黏糕最为著名。北方则吃白糕或黄米黏糕,西南少数民族习惯吃糯米粑粑。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武汉邮政展区在2025中国文旅... 9月12日,2025中国文化旅游产业博览会在武汉国际博览中心盛大启幕。 据了解,本届博览会以“深化文...
2025大香格里拉环线·乡城白... 中新网甘孜9月13日电 (王鹏 袁牟知博)金秋九月,以田园白藏房闻名于世的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乡城县...
浙江安吉:昔日矿山“变身”瀑布... 9月13日,浙江安吉余村,瀑布咖啡馆吸引游客。瀑布咖啡馆由余村冷水洞矿坑遗址改造而来,2025年8月...
探秘中国古羌城——九寨沟行之四 2025年9月7日5点半手机叫醒,6点开始有早餐,7点离开酒店。 大巴车行驶10分钟就到了中国...
去张家界跟团和自由行哪个便宜?... 嘿,大家好!我是最近刚从张家界玩回来的旅行爱好者,这次旅行让我彻底搞懂了跟团和自由行的价格差异。说实...
带父母游山西,我终于找到了“不... 作为一个被“低价团”坑过两次的人,这次带父母游山西,我做了整整两周攻略,最后选了朋友推荐的山西春秋国...
咸宁亮相2025中国文化旅游产... 9月12日,为期3天的2025中国文化旅游产业博览会在武汉国际博览中心开幕。此次文旅产业博览会汇聚全...
紫牛热点|游客擅闯西藏未开发区... 近日,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从西藏普兰县文旅局获悉,最近个别游客无视安全警示,经多次劝阻仍拒不配合,...
12款餐厅新菜品,做法一绝,味... 12款餐厅新菜品,做法一绝,味道一流,这样的好菜值得大家收藏。 蒜香蒸软骨 1.取一斤猪软骨剁成2...
仁怀的“白酒+X”绝了! 赤水河畔酒香浓,产业变革势正涌。作为世界酱香白酒核心产区,仁怀市在坚守千年酿造工艺的同时,以“延链补...
甘肃景区智能票务系统 旅游景区... 启点创新甘肃旅游景区智能化售检票系统介绍 一、系统核心功能 全渠道购票: 支持景区官网、微...
许三多?王宝强?江小白?金六福... 随着以Z世代为主的年轻人逐渐成为核心消费人群,消费升级愈演愈烈,理性消费也成为了时代新趋势。就连一直...
晋祠之外最推荐的神秘之地,葡萄... 夏秋交替,不只有“贴秋膘”还要“涨知识”“轻养生”,白天找个人少的小众景点逛一逛,午后,来点应季水果...
10道凉拌面筋,口味各异,好吃... 10道凉拌面筋,口味各异,好吃入味,做法简单,大家可以收藏了。 麻酱面筋,麻酱味浓,咸鲜微甜,面筋...
国际航班票价大跳水 飞往曼谷航... 眼下的9月,正值暑运高峰刚刚结束、国庆假期尚未到来之际,因此成为了出行机票的“价格洼地”。 9月12...
一碗云吞面的治愈魔法:从零开始... 清晨的厨房飘着小麦香,案板上散落着面粉,锅里咕嘟着骨头汤——这大概就是最接地气的幸福场景。云吞面这道...
传统年馍玩转“72变”!舌尖上... 央视网消息:都说山西是“碳水大省”,山西不仅有刀削面、剔尖等种类繁多的面条,就连日常吃的馍馍,也就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