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州除夕夜的习俗包括贴春联、挂灯笼、吃年夜饭、放鞭炮、守岁等。
贴春联是在门上贴上对联,寓意着迎接新年的来临。挂灯笼则是为了庆祝新年,照亮前路。年夜饭则是家人团聚的重要时刻,吃团圆饭象征着家庭和睦、幸福安康。
放鞭炮则是为了驱赶邪恶,招财进宝。
守岁则是指熬夜等待新年的到来,同时在除夕夜期间要注意祭祀祖先、清扫房屋等。这些习俗在温州地区已经传承了很久,成为了人们迎接新年的重要方式。
一、年夜饭 一年一度的团年饭充分表现出中华族家庭成员的互敬互爱,这种互敬互爱使一家人之间的关系更为紧密。团圆饭桌上有大菜、冷盆、热炒、点心,一般少不了两样东西:一是火锅,一是鱼。火锅沸煮,热气腾腾,温馨撩人,说明红红火火;"鱼"和"余"谐音,是象征"吉庆有余",也喻示“年年有余”。
二、贴春联 春联也叫门对、春贴、对联、对子、桃符等等,它以工整、对偶、简洁、精巧的文字描绘时代背景,抒发美好愿望,是我国特有的文学形式。每逢春节,无论城市还是农村,家家户户都要精选一副大红春联贴于门上,为节日增加喜庆气氛。
三、贴窗花
四、贴福字 春节贴“福”字,是我国汉族民间由来已久的风俗。“福”字指福气、福运,寄托了人们对幸福生活的向往,对美好未来的祝愿。为了更充分地体现这种向往和祝愿,有的人干脆将“福”字倒过来贴,表示“幸福已到”“福气已到”。
五、贴年画 年画是我国的一种古老的汉族民间艺术,反映了人民朴素的风俗和信仰,寄托着他们对未来的希望。
六、燃爆竹 即在新的一年到来之际,家家户户开门的第一件事就是燃放爆竹,以哔哔叭叭的爆竹声除旧迎新,可以给人们带来欢愉和吉利。
七、挂灯笼 每年的除夕节前后,人们都挂起象征团圆意义的红灯笼,来营造一种喜庆的氛围。
八、压岁钱 压岁钱是由长辈发给晚辈的,有的家里是吃完年夜饭后,人人坐在桌旁不许走,等大家都吃完了,由长辈发给晚辈,并勉励儿孙在在新的一年里学习长进,好好做人。
一到年根,大家放下工作,活动多围绕家事、亲情、年货等。年底最后一天晚饭要吃饺子。注: 这个晚饭比较早,大概三四点就开始了,与平时说的年夜饭不是一顿饭。
年末这天要敬天地、灶王爷和祖先等,必须用到饺子,一般用红糖馅。饺子比平时要小,但可甜可甜,小时特爱吃。
另外,过年祭祖上坟也必须有饺子。
上述糖饺是用于祭拜之用。当然也会有其他馅的,荤素不讲究。这顿饺子吃的比较形式些,相当于为大年夜拉开序幕。
这天村里人各种忙碌,串门的也多,相互送年货的,或者谁家做了糕点送给邻居的。还有更搞笑的,去邻居家找萝卜剁馅子的。年末这天主要为新年准备。
商河农村的,晚上各家各户会集中到主要干道上放烟花,看看谁家的鞭炮声大,谁家烟花漂亮,晚饭后去和自己家比较亲近的家里串串门,商量好第二天几点起床去拜年,然后回家看春晚。
饺子是必不可少的,再加上丰富多样的菜品。除夕夜吃饺子,是北方人的必选,即是一种饮食习俗,更是一种过年时的重要仪式。
过去的除夕夜有很多习俗讲究,比如,儿子一家要一早穿戴整齐带着礼物到父母帮着干活,天黑前要把家里所有的灯都打开,亮亮堂堂的,到吃饭的时候要给家里故去的亲人摆供,上香,磕头,做的菜要也10个,寓意十全十美,必须有鸡,鱼,寓意吉庆有余,丸子也要有,寓意团团圆圆,夜里12点吃饺子,寓意新旧交替。
北方元宵节早上吃饺子!晚上煮元宵!
披红亦叫“挂红”。是新郎的老小外家人,在新娘未娶进门前,为新郎搭披的红绫。旧时,红绫一般为红棉布,宽五寸左右,长一丈二尺。新时代,多为红绸缎绣花被面折迭的条带。在娶新娘的人马未回来前,由总管安排好一桌酒菜,把新郎的老小外家人(舅父)请到桌子上给新郎举行披红仪式。主持人先要说明请老小外家给新郎披红的请语后,即令新郎给老小外家人作辑叩头。在鞭炮声与唢呐锣鼓声中,老小外家人将自己带来的红绫披在新郎肩上。先由老外家人将红绫斜披在新郎左肩上,再由小外家人将红绫斜披在新郎右肩上。两条红绫的下端要挽住,以防溜掉。披红时,主持人要唱《披红歌》:
手拿红绫丈二长,双手拿来披新郎。一披你要喜气洋洋,二披你地久天长,三被你荣华富贵,四披你金玉满堂,五披你五子登科,六披你孝顺爹娘,七披你从麒麟送子,八披你八界安康,九披你九九长寿,十披你儿孙满堂。新姑娘,配新郎,后辈儿孙状元郎。
新郎批了红,意思就是结婚会红火吉利。新郎如果有三个外家,三个外家均要给披红,左肩披二条,右肩披一条。披红结束,总管要招呼老小外家喝酒吃菜。
白露有祭禹王、吃龙眼、喝白露茶、喝米酒的习俗。
祭禹王
白露时节也是太湖人祭禹王的日子。禹王就是治水的英雄大禹,每年的白露时节,太湖畔的渔民都会举行盛大的祭祀大禹的香会。
吃龙眼
福州有个传统叫做“白露必吃龙眼”的说法。民间的人认为,在白露的时候吃龙眼会对身体有很大的好处,而且这个时候也正是吃龙眼的好时候,所以这个习俗就一直流传下来了。
喝白露茶
老南京人都十分青睐白露茶,此时的茶树经过夏季的酷热,白露前后正是生长的极好时期。这个时候的茶叶带着一种独特的香味,非常受一些爱茶人士的喜欢。
喝米酒
兴宁、三都、寥江一带历来有酿酒习俗。每年一到白露,家家户户都要开始酿酒,如果有客人来,就用这个酒来招待客人。
东北立春的民间风俗
1.咬春
立春的这一天,东北民间讲究要吃萝卜,也叫做咬春。因为萝卜的味道比较辣,取自古人咬得草根断,则百事可做的寓意,东北人讲究时令吃食,所以在立春这天要吃春饼,吃春饼也就是咬春,还有的也叫吃春盘的,在立春的这一,人们从一大清早,就挑着担子在胡同里吆喝:萝卜赛梨。很早之前,即使是再穷的人家,也要买个萝卜给孩子咬咬春。
2.吃春饼、春卷
在立春这一天,东北民间还有吃春饼、春卷的风俗。根据古书上记载,立春日春饼、生菜,号春盘。春饼是用麦面烙制或蒸制的薄饼,用豆芽、韭黄、粉丝等炒成的合菜作馅儿包着食用。春饼的特点是薄而软,形状根据各人的喜好可大可小。
上一篇:滇菜的代表菜? 滇菜辣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