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旅游特色示范村(乡村旅游示范村创建方案)
创始人
2024-12-29 11:40:56

1. 乡村旅游示范村创建方案

首先,创建文明生态村活动是在广大农村落实科学发展观,推动小康社会建设的必然要求。通过广泛开展这一活动,使农民群众在生动、具体的实践中,提高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促进农村的文化、教育、卫生、体育等项事业;提高自我教育、自我服务、自我管理的本领,促进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建设;提高勤劳致富、科技致富的能力和关心生态、保护环境的自觉性,促进经济与社会、农村与城市、人与自然的协调发展。

第二,创建文明生态村活动是在广大农村坚持以人为本,践行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重大举措。广泛开展创建文明生态村活动,就是要在实现农民愿望、满足农民需要、维护农民利益特别是增加农民收入上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使农民群众的居住环境更加整洁,精神更加充实,物质文化生活水平有一个显著的提高。

第三,创建文明生态村活动是在广大农村建立新的生活方式、改善人居环境的一场伟大革命。千百年来形成的落后生活方式、生活习惯以及脏乱差的居住环境,与农村建设小康社会的要求极不适应。随着温饱问题的基本解决和小康社会建设的全面推进,广大农民对改变这种状态的愿望越来越迫切,解决这些问题的客观条件已经基本具备。通过广泛开展这一活动,引导广大农民建立起科学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依靠农村和社会各方面力量营造出文明整洁优美的生活环境,使农民群众的精神面貌和广大农村的环境面貌发生一个历史性的变化。

2. 乡村旅游示范村创建方案范文

乡村振兴工作需要规划引领、示范带动,乡村振兴示范村可以提供可参考可学习的经验,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不断提升广大村民群众的获得感和满意度。

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乡村振兴总要求,结合多地推出乡村振兴示范村创建工作方案,综合各地乡村振兴创建要求,乡村振兴示范村应该以合理规划为前提,秉承共建共享、因地制宜、特色发展、农民主体的原则,从“五大振兴”入手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示范村建设。

3. 乡村旅游示范村评定标准

一、示范村建设标准

1、村庄经济繁荣。大力推进“一村一品”建设,示范村有带动农民致富的主导特色产业,农村劳动力实现充分就业,纯收入逐年增长,户户有盈余。农民人均纯收入高于本县(市)区平均水平,低收入人口比重(低收入人口数/本村总人口*100%)小于10%;集体经济可持续发展,人均村集体经济可支配收入逐年增加。

2、民居功能完善。村庄规划建设布局合理,符合县域镇村体系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县域产业发展规划。新民居整洁美观,功能完善,方便生活,坚固耐用,符合抗震设防要求,达到“三新六有”(结构体现新设计、建设采用新材料、外观呈现新面貌,有干净整洁的厨房、有安全卫生的饮水设施、有沼气或其他清洁能源、有太阳能或其他淋浴设施、有卫生型厕所、有节能取暖设施)标准,70%以上的农户住上新民居。

3、基础设施配套。“水、路、电、讯(邮)”基础设施建设和“科、教、文、卫”公共服务设施基本配套,长效管理机制健全。示范村达到“七通六有”和“四化一处理”,(即,七通:通自来水、通有线电视、通宽带、通柏油或水泥、通客运班车或公交车、通电话或无线通讯、通邮。六有:有标准化的幼儿园或小学、卫生室、村民活动中心或文化活动广场、村级组织活动场所、农家店或农资超市、农家书屋。四化:村内道路硬化、街道亮化、街院净化、村庄绿化。一处理:生活垃圾实现集中收集处理)。村内路网布局合理,实现户户通。村内排水系统完善,生活垃圾得到集中处理。

4、生活环境优美。通过村庄综合治理和重点建设,达到示范村建设与周围环境协调,村容整洁、生态宜居、便利生活。村规民约和村庄环境卫生日常维护、管理的长效机制健全,“五乱现象”得到有效控制(柴草乱垛、粪土乱堆、垃圾乱倒、污水乱流、畜禽乱跑)。街道路面平整,卫生状况良好,道路两旁绿树环绕。农家庭院设计布局合理、杂物摆放整齐、清洁卫生、栽花种树、清新自然舒适。

5、社会事业发展。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管理运行机制完善,村级卫生室达标、村民实现小病不出村、大病有报销,新农合参合率达到100%。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小学普及率达到100%,初中普率达到98%,幼儿入园率达到90%以上。社会保障体系健全,新型农村 社会养老保险适龄人口全覆盖;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实现动态管理下的应保尽保,五保户供养率达到100%。示范村基本达到学有所教、病有所医、老有所养、娱有所乐。

6、精神文明进步。广泛开展“十星级”文明户等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全村星级文明户挂牌率达到100%,“十星级”文明户达到60%以上。认真落实计划生育政策,无计划外生育。群众精神文化生活丰富多彩、生活方式文明健康。村民遵纪守法,无刑事案件发生。村风民风淳朴,村民道德风尚良好,诚信友爱、家庭和睦、邻里和谐、村风文明。

7、社会管理高效。村党组织领导的充满活力的村民自治运行机制健全完善,实现基层党组织、基层民主组织、经济合作组织、综治维稳组织“四个覆盖”。“四议两公开”、“四权一体”先进经验和工作方法得到落实(“四议”:党支部会提议、“两委”会商议、党员大会审议、村民代表会议或村民会议决议;“两公开”:决议公开、实施结果公开。“四权”:强化村党组织领导权、规范村民会议和村民代表会议决策权、落实村委会执行权、保障农民群众监督权)。《村规民约》和《村民自治章程》健全完善,群众诉求表达、利益协调、权益保护渠道畅通和规范。村两委班子坚强有力,干群关系和谐融洽,社会秩序稳定。

8、幸福指数提高。示范村村民对实现劳动就业、家庭收入、生活水平提高基本满意。对“水、路、电、讯(邮)、科、教、文、卫”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和对文化、教育、医疗、养老、医疗等公共服务、社会保障基本满意。对农村住房、村容村貌等居住条件和生活环境基本满意。对村务公开民主管理等村民自治情况基本满意。对社会治安、和谐稳定基本满意。

二、示范区建设标准

1、有规划科学合理、主导产业突出、城镇功能完善、生态环境良好、生活水平较高,宜居宜业、文明风尚、社会和谐、带动辐射能力较强的中心镇。

2、新民居建设相对密度较高、建设集中、成效显著的省级示范村5个以上。

3、示范区内省级幸福乡村计划示范村全部达到幸福乡村计划示范村建设标准。

4、区域经济发展较快,主导特色产业明显,特别是二、三产业发达,能安排示范区农民充分就业,农民能从中获得较高比例的工资性收入。示范区农民人均纯收入和工资性收入比率高于本县(市)区平均水平。

5、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完善。示范区全部实现道路村村通,形成畅通便利的交通网络。村庄主要街道全部硬化、绿化、亮化。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健全完善,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建设管理达标。中小学校和幼儿园建设布局合理,九年义务教育普及,农村幼儿教育、职业教育、成人教育、劳动技能和就业培训、就业指导服务体系健全。邮电、通讯、电力等基础设施建设发达,能有力支撑农村社会事业较快地发展。社会保障体系健全,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适龄人口全覆盖;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实现动态管理下的应保尽保;乡镇敬老院建设达标,五保户实现应保尽保,集中供养率达到70%以上。

4. 乡村旅游示范村创建方案及措施

着力推进新型城镇化。

将农村产业融合发展与新型城镇化建设有机结合,引导农村二三产业向县城、重点乡镇及产业园区等集中。加强规划引导和市场开发,培育农产品加工、商贸物流等专业特色小城镇。

强化产业支撑,实施差别化落户政策,努力实现城镇基本公共服务常住人口全覆盖,稳定吸纳农业转移人口。(发展改革委、农业部、商务部等负责)

加快农业结构调整。

以农牧结合、农林结合、循环发展为导向,调整优化农业种植养殖结构,加快发展绿色农业。建设现代饲草料产业体系,推广优质饲草料种植,促进粮食、经济作物、饲草料三元种植结构协调发展。

大力发展种养结合循环农业,合理布局规模化养殖场。加强海洋牧场建设。积极发展林下经济,推进农林复合经营。推广适合精深加工、休闲采摘的作物新品种。加强农业标准体系建设,严格生产全过程管理。(农业部、林业局、科技部等负责)

延伸农业产业链。

发展农业生产性服务业,鼓励开展代耕代种代收、大田托管、统防统治、烘干储藏等市场化和专业化服务。完善农产品产地初加工补助政策,扩大实施区域和品种范围,初加工用电享受农用电政策。

加强政策引导,支持农产品深加工发展,促进其向优势产区和关键物流节点集中,加快消化粮棉油库存。支持农村特色加工业发展。加快农产品冷链物流体系建设,支持优势产区产地批发市场建设,推进市场流通体系与储运加工布局有机衔接。

在各省(区、市)年度建设用地指标中单列一定比例,专门用于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进行农产品加工、仓储物流、产地批发市场等辅助设施建设。健全农产品产地营销体系,推广农超、农企等形式的产销对接,鼓励在城市社区设立鲜活农产品直销网点。

拓展农业多种功能。

加强统筹规划,推进农业与旅游、教育、文化、健康养老等产业深度融合。积极发展多种形式的农家乐,提升管理水平和服务质量。建设一批具有历史、地域、民族特点的特色旅游村镇和乡村旅游示范村,有序发展新型乡村旅游休闲产品。

鼓励有条件的地区发展智慧乡村游,提高在线营销能力。加强农村传统文化保护,合理开发农业文化遗产,大力推进农耕文化教育进校园,统筹利用现有资源建设农业教育和社会实践基地,引导公众特别是中小学生参与农业科普和农事体验。

大力发展农业新型业态。实施“互联网+现代农业”行动,推进现代信息技术应用于农业生产、经营、管理和服务,鼓励对大田种植、畜禽养殖、渔业生产等进行物联网改造。采用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改进监测统计、分析预警、信息发布等手段,健全农业信息监测预警体系。

大力发展农产品电子商务,完善配送及综合服务网络。推动科技、人文等元素融入农业,发展农田艺术景观、阳台农艺等创意农业。鼓励在大城市郊区发展工厂化、立体化等高科技农业,提高本地鲜活农产品供应保障能力。鼓励发展农业生产租赁业务,积极探索农产品个性化定制服务、会展农业、农业众筹等新型业态。

引导产业集聚发展。

加强农村产业融合发展与城乡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有效衔接,完善县域产业空间布局和功能定位。通过农村闲置宅基地整理、土地整治等新增的耕地和建设用地,优先用于农村产业融合发展。创建农业产业化示范基地和现代农业示范区,完善配套服务体系,形成农产品集散中心、物流配送中心和展销中心。

扶持发展一乡(县)一业、一村一品,加快培育乡村手工艺品和农村土特产品品牌,推进农产品品牌建设。依托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农业科研院校和“星创天地”,培育农业科技创新应用企业集群。

5. 打造乡村旅游示范点

经过治理,乡村面貌发生很大改变,环境变化,村民收入增加,精神焕然一新。

6. 打造乡村旅游示范村

乡村振兴示范村主要展示乡村发展过程取得成绩,通过前后对比,拓展乡村振兴取的成果,有了崭新的变化。

主要突出乡村特色经济发展,提升农副业商品价值,既保持原生态产业平衡又促进新技术推广,提高人民群众生活水平,改变乡村发展面貌,使乡村振兴取得实质成果。

7. 乡村旅游示范村标语

数字联通,联通你我,数字联通,创造乡村。

建立“万亩智慧示范农场”,积极探索数字农业发展新模式。

积极探索数字乡村发展模式,培育新动能、新业态,打造新场景。

运用科技手段,赋能乡村振兴。

环境美、语言美、行为美、心灵美。

勤劳是幸福的`右手,节俭是幸福的左手。

邻里和睦心情舒畅,村院整洁身体健康。

保护乡村风情,培育特色乡村,建设美好家园。

热爱美好家园,创造美好生活,建设美好乡村。

提高幸福指数,满足幸福需求,建设美好乡村。

改善农村环境,提升农民素质,促进农业发展。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了解白酒酸味的来源,助力你更懂... 品鉴白酒时,有时能品出白酒中的酸味,那么白酒中的酸味从哪来呢?白酒的酸味主要来自原料发酵、工艺操作及...
天一冷,这锅白菜豆腐煲就是我家... 天气一冷,人就本能地渴望一些温暖实在的食物。这时候,一锅热气腾腾的白菜豆腐煲,配上香甜的红薯米饭,就...
天冷就馋这锅铁锅炖大鹅!教你“... 寒风凛冽的冬天,有什么能比围坐在热气腾腾的铁锅旁,来一锅肉烂汤浓的铁锅炖大鹅更治愈的呢?但很多朋友在...
省事又精致!50岁女人的晚餐,... 经常有人不理解,问我反正家里只有一个人,吃完晚饭又要赶来上班,为什么不在食堂买点算了,还可以省好多钱...
今年中欧班列中通道通行量突破3... 2025年11月20日,一列满载55个集装箱的中欧班列从内蒙古二连浩特铁路口岸启程,驶向俄罗斯,标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