味觉伦理与文明根脉
创始人
2025-05-25 10:42:09
0

《粤食记》

三生三笑 著

花城出版社

2024年2月

■孙 葳

社会节奏的日渐加快,任何地方饮食的面孔都变得模糊起来。在匆忙人群的印象里,粤食同样缩减为两幅面孔,要么是高档酒楼里淹没在觥筹交错的寂寞精致,要么是快餐档口前满足于果腹充饥的千篇一律。偶或有大堂推车或街边摊点笼屉里的腾腾热气氤氲开来,也时常恍惚间幻化作食神电影中周星驰式的市井传奇。碎片化认知,已是我们难以摆脱的现代宿命。

所幸还有《粤食记》,所幸还有三生三笑,执拗地用文字撑开一片空间,能够让我们聆听来自生活深处的足音。这别样的节奏,足以让生命记起那些滋养它的细节:它们从来就没有消失,时代的光鲜平滑从来只是文明的表面,肠粉般绵密的时空褶皱里,弯曲伸展着提供养料的岭南文明根须。以一粥一饭为标点,沿着一个个我们并不陌生的生活故事,从舌尖不断重返记忆,抵达时代的深处,因此,《粤食记》是一种方法,在方寸碟碗间连接起传统与当下,连接着生活的本然和生存的真谛。

小说首先从寻找本味开始。林家姐妹带领“番书仔”麦希明和程子华寻找老字号,探寻的正是粤食所重的食物本味。食以味为先,在粤地,大酒楼也好,街坊小馆也罢,讲究的是真材实料、新鲜味美。当然,单一个“味”字就有多重面相。时令之味,清明虾重阳蟹,春鳊秋鲤,一旦摘下便快速酸化的急脚莓果加上刚下树的枇杷做腌料,碾出的汁水浸透田间的白玉小黄瓜,才能酿出开胃生津的顶级咸酸。火候之味,武火快炒、文火细烘、旺火收汁,如此一轮食材风味才能充分激发;泛、滚、翻转四手功夫引得米浆稳挂竹匾,才有莹白细腻如浪花迭起千堆雪的肠粉。调和之味,斋肠配麒麟梅酱,牛肉蛋肠配青椒圈酱油;蒸鱼调味要淡,炒肉芡汁要咸,烧腊配酸甜;煎炸的东西容易上热气,但降热度不能靠生冷,要靠黄皮果调和酸甜汁,佐炸物,扶正气祛火邪。不废食物相生之道,又能最大限度激发味蕾,食客与厨师亦如是,师傅按时节材料灵活调整菜品,用心正则意正,意正则味道正,食客感应厨师之意,吃到嘴的菜肴才得正味。

对本味的尊重,实在已经内化为岭南民间伦理的精髓。作者的描述“妙笔生津”,菜肴的烹饪与品尝绝非简单的味觉实验,而是承载粤地民间伦理的仪式展演。文昌鸡桃胶祛毛,经山泉水三冷四热,登上旧时状元郎谢师席面,意气风发状元郎须先吃一颗带芯莲子,“忆起十年寒窗苦,定定神,才好接着吃下面的好东西”,吃块鸡腿,状元郎忆起自己步步过关来时艰辛路;鸡胸夹着鸡肝火腿错综杂味淋上清如水玻璃芡汁,望状元郎莫忘百姓苦,为官如水清;一只文昌鸡蕴含诸般滋味,只吃六块便要停箸,暗含“中庸节制”“克己复礼”的儒家伦理。旧时宴状元今日待贵客,味觉记忆的代际传递维系着民间社会“耕读传家”的文化基因传承。

但小说远非装点消费文化的“非遗”式展演,那些直面时代难题而又始终烟火漫卷的市井寻常,更是三生三笑着力刻写也擅长书写的岭南文明的生命韧性所在。那台风天坚持开档的牛杂摊,袅袅热气对抗着无常世事,正如潮汕人用工夫茶道驯服漂泊的命运。难题是实在的,直面难题的,从来就不是什么传奇,而是一个个鲜活的身边人。绿蕉街肠粉档胖乎乎的银姨,本是一把火钳打跑大只佬的江湖儿女阿银,“银河倒挂金匮收”的真功夫用在了日日打交道的肠粉皮;水上人家四代传,坚守明炉艇仔粥的疍家人池叔,望着水上公司化经营的“中式粥包,兑水量贩”艇仔船队,也有“随缘做随缘吃,就当自己打份皇帝工”的酸涩坦然;麻辣鲜香刺激下的味蕾耐心不再,朝生夕死的网红店前赴后继,探店博主的炒作空口白牙,流水作业的餐饮资本环伺四周。也无须什么宏大叙事的拯救,日常生活每时每刻的坚忍和街坊邻里间的团结互助,从来才是渡过难关的依凭。粤地早餐店,食客都是经年老街坊,自来熟搭讪,看到新面孔便娓娓道来小店的前世今生、老板的独门手艺;阿茂中风,街坊邻里、叔伯兄弟的帮扶虽亲如一家,但照顾父亲、挣钱看病、撑起牛腩店,每一样都需要大学刚毕业的林家姐妹一肩挑起。

难题也不止是故事里的,粤菜的制式化生产连锁经营毕竟是现实中存在的一种趋势,那些食不厌精、脍不厌细的粤菜手艺,那些小档口里鲜活的饮食记忆,如何在现代的冲击下存活下去?小说没有简单地给出答案。蒸汽间模糊面容的“老勤行”既非固守传统的活化石,也非资本洪流中的碎叶浮萍。新有新的征程,旧有旧的活法,大企业负责科学把控材料与流程,将制式化粤菜送出国门,青年一代则接过父辈的炉灶铲勺,重整旗鼓,将粥粉面饭送回其赖以生存的街坊四邻间,五条街一家店,老城区老门店星罗棋布再开张,昨日灶台前的心意揉进明日街巷烟火,不管未来多少事,吃饭大如天。

网文里多见个人逆袭破局重生、产业春雷滚滚向前的爽感无限,三生三笑的现实题材网络小说却始终牢牢扎根普通人的生活世界,用丰富而具体的情感体验和生活细节,织成一个又一个能够让我们触摸到现实本味的文字世界。《粤食记》中,粤菜传承是一个菜系的赓续,更是日常与情感的绵延,承载着平凡百姓的生活热望。对于已是大众读者另一种日常食粮的网文写作,三生三笑显然深得其味。在她的笔下,妙趣时常横生于叙述语言的日常机锋,情感从来共鸣在代入情境的细节连缀,粤地饮食这样一个关乎岭南文明秘密的话题,就在扑面而来的烟火气息中与你我都关联起来。

(作者为海南大学讲师,文学博士)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黄... 这时候要是还顿顿大鱼大肉,别说孩子挑食了,大人也提不起筷子。您还别说,我昨儿在早市上寻摸到个神仙吃法...
绯红千年:荔枝纹脉里的东方爱情... 南方财经全媒体记者程浩 深圳报道 岭南的季风掠过千年荔林,叶片背面淡银色的绒毛在阳光下泛着微光,恰似...
海浪见证!11对新人在东澳岛许... 南都讯 记者赵雨琪 以山海为幕、爱意为诗,5月24日,“牵手团缘·青春偕进”海岛集体婚礼在珠海东澳岛...
10号馆里能看“海” 10号馆... 深圳新闻网2025年5月25日讯(深圳晚报记者 林冬雯) 国家海洋博物馆与天津市滨城海洋文化旅游发展...
2025年新疆文旅最新宣传片重... 从丝绸之路的悠远回响,到四季风物的诗意流转,2025年新疆文旅最新宣传片重磅首发!新疆是个好地方。山...
武穴市第二实验小学2025年春... 武穴市实验二小 本周营养食谱 2025.05.26-2025.05.30 新的一周即将来临 我校主厨...
端午制作豆沙粽子,这20分钟快... 小时候最盼着端午节,不光是为了看龙舟,更是惦记外婆那口甜滋滋的豆沙粽。她总说:"豆沙要绵得像绸缎,甜...
煮小龙虾有绝招,水里加这三物,... 夏天最让人惦记的,除了空调西瓜,大概就是那一盆红彤彤、油亮亮的小龙虾了。每次路过夜市,那股麻辣鲜香的...
粽子口味多样 香包寓意吉祥 端... 本文转自【央视网】; 央视网消息:下周六就是端午节了。这几天,端午传统美食粽子开始热销。各地纷纷推出...
​丹东市直属学校校外供餐营养菜... 丹东市直属学校校外供餐营养菜谱 (5月26日至5月30日) 丹东一康餐饮管理有限公司营养食谱: 丹...
陕西榆林:塞上美景 尽享清凉 五月的陕西榆林,黄土高坡绿意正浓,无定河上碧波荡漾。品陕北美食,观大漠风光。陕北榆林正以古老的风味与...
月入过万的早餐摊真香?凌晨三点... 关于“卖早餐日入四位数”的现象,综合信息显示其存在一定可能性,但需结合具体条件与实际情况辩证看待: ...
原创 康... 在清朝盛世的故宫深处,一场有关味觉与文化的神秘邂逅正悄然酝酿。那是一个春暖花开的清晨,温暖的阳光透过...
孤星奇境:大弯曲国家公园探秘 当德克萨斯州的热浪与墨西哥边境的风沙在此相遇,大弯曲国家公园以一种近乎桀骜的姿态,在广袤的荒原上勾勒...
一叶香茗引客来 交口采茶活动点... 黄河新闻网吕梁讯(记者 梁燕则 薛思佳)5月25日,交口县西交子村委广场成为茶香与欢乐交织的海洋,山...
原创 如... 青藏高原,作为世界上最高的高原,同时也是中国面积最大的高原,被誉为“世界屋脊”和“亚洲水塔”,堪比南...
酱豆腐怎么做好吃?分享隔壁老奶... 酱豆腐怎么做好吃?分享隔壁老奶奶家常做法秘方,大人小孩都喜欢! 在中国传统美食的宝库中,酱豆腐以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