踏上绩溪这片古老的土地,脚步总会被街头巷尾飘来的独特香气牵引。循着这股香味,我与当地特色美食绩溪挞粿不期而遇,令人难忘。
相传绩溪挞粿起源于徽州的农耕时代。过去,绩溪百姓为了方便劳作,将家中现有的食材混合揉成面团,擀成薄饼,再放入各种馅料,经烘烤后制成便于携带、耐储存的食物,这便是挞粿的雏形。随着时间推移,挞粿的制作工艺不断改进,馅料也日益丰富,口感也更好,逐渐成为绩溪家喻户晓的特色美食。
初见绩溪挞粿,便被它质朴的外形所吸引。一个个圆形的挞粿,宛如徽州女子精心绣制的绣品,虽不华丽,却透着一股自然的美感。它的表皮金黄酥脆,表面布满了细密的裂纹,仿佛在诉说着烘烤过程中的故事。透过这些裂纹,隐约可见内里馅料的色泽,令人垂涎欲滴。凑近闻,一股混合着麦香、馅料香的气味扑面而来。若是韭菜馅的,清新的韭菜香中带着一丝辛辣。若是笋干馅的,醇厚的笋香裹挟着浓郁的山野气息;而豆沙馅的,则散发着甜蜜的香气,直钻鼻腔,勾起无限食欲。
轻轻咬上一口,酥脆的外皮在齿间发出“咔嚓”的声响,紧接着是软糯的内馅在口中散开。不同馅料带来不同的味觉体验。鲜嫩的韭菜搭配香干,清爽可口。笋干与肉丝的组合,咸香浓郁,充满嚼劲。香甜的豆沙馅,细腻绵密,甜而不腻。丰富的口感层次分明,在舌尖上交织成一曲美妙的味觉交响乐,让人一口接着一口,欲罢不能。
制作挞粿,将面粉与适量的水混合,揉成软硬适中的面团,醒发一段时间,让面团更加筋道。依据个人喜好选择食材,将馅料切碎、调味,搅拌均匀。随后把醒发好的面团分成小剂子,擀成薄如纸的圆形面皮,将馅料均匀地铺在面皮上,像包包子一样收口,再用手掌轻轻按压成饼状。最后将做好的挞粿放入锅中,用小火慢慢烘烤,其间不断翻面,直至两面金黄酥脆,一道美味的绩溪挞粿便新鲜出炉了。
绩溪挞粿,看似普通,却蕴含着绩溪人对生活的热爱与智慧。它不仅是一道美食,更是绩溪文化的缩影。
吴昆
(责编:温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