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场直播。
老字号产品。
□本报记者 付宇
白发老者驻足试吃台前细细咀嚼,年轻人举着手机追拍主播的即兴直播,展商们手捧样品穿梭于洽谈桌间。灯光、镜头、香气在此交织,而这场盛会的主角,正是那些“老字号”企业。
第三十四届哈尔滨国际经济贸易洽谈会现场,人头攒动,随处可见中华老字号、龙江老字号。为了更好展现黑土地上的国货精品,黑龙江省商务厅汇聚秋林、马迭尔、老鼎丰、大羅新等耳熟能详的国民品牌“组团”来袭,开设“老字号嘉年华·龙江好物精品展”,吸引无数目光。
展馆内,大羅新食品的试吃台前排起长队,两款新品引发关注。副总经理李晓男手持欧式香肠介绍:“这款牛肉肠含95%纯牛肉,用大豆蛋白替代部分动物脂肪,既保留肉感,又降低热量。”这一配方精准击中消费者对“高蛋白、低负担”的需求点,现场试吃者频频点头。
佳木斯冬梅大豆食品已有60多年历史,1988年正式启动豆粉项目,并于1989年推出了第一代中老年豆粉,开创了全国豆粉生产的先河。在现代化健康浪潮中,作为龙江老字号的“冬梅”,通过多维创新实现传统食品的“轻”突围,其省级研发中心攻克淀粉复原难题,首创喷雾干燥绿豆粉专利技术,并推动豆粉跨界应用于冷饮、餐饮及液体饮料行业,打破传统产品边界。
同样深耕健康的还有老鼎丰。其改良版软列巴打破俄式面包“硬如砖”的刻板印象,绵软口感让老年消费者直呼“终于能放心吃”。而低甜油茶与茉莉花茶点系列,则通过工艺革新与口味迭代,将传统糕点融入低糖饮食潮流。一位年轻消费者感叹:“原来老字号也能这么‘轻盈’。”
老字号的创新不仅是产品升级,更是文化价值的重塑。老鼎丰的“百年方石”系列礼盒,将中央大街的方砖元素印刻在包装上,成为哈尔滨旅游伴手礼的新名片。“我们希望游客带走的不只是美食,还有对这座城市的记忆。”哈尔滨老鼎丰食品有限公司渠道部部长王亮说。目前,该系列已在黑龙江文旅部门备案,成为官方推荐的“龙江味道”。
“家人们,这是正宗的哈尔滨红肠,配料表比脸还干净!”主播“东北老肥”的吆喝声回荡在展馆。在今年哈洽会的展馆内,随处可见主播举着自拍杆穿梭,直播间弹幕如雪花般滚动。
17日至21日,黑龙江省商务厅联合省委网信办于哈洽会期间,共同主办“龙江好物”直播和“龙江主播展会行”系列活动,组织了龙江主播“百人团”在哈洽会现场开展直播活动,秋林红肠、冬梅豆奶粉等众多老字号参与其中。据统计,仅直播两日,龙江主播团队便创下2800万元销售额。
线上“老字号嘉年华精品展”同样火爆。黑龙江省数字商务协会联合省商务厅推出的“老字号嘉年华精品展”线上专区,用3D建模与VR技术将1049个老字号品牌搬上云端。消费者可360度查看产品细节,甚至“走进”企业车间观看生产过程。“传统展会受时空限制,但云展区能让老字号365天‘在线营业’。”协会会长焦惠颖介绍。
月亮八珍的转型印证了数字化的威力。这个由“00后”掌舵的品牌,在美团、抖音等平台推出“现煮椒麻鸡”直播,观众透过屏幕能看到滚烫红油浇淋鸡肉的全过程。
“直播间的即时互动让我们能快速捕捉市场需求。”第四代传承人徐豪屿说,老字号不能只靠情怀吃饭,必须让年轻人觉得“潮”。目前,其线上年销售额已突破3000万元,吸引众多年轻人下单。同时,月亮八珍创新开发低脂健康系列、即食休闲系列等新产品,覆盖家庭餐桌、礼品馈赠、便捷餐饮等多消费场景。
本版图片均由本报记者 刘心杨 苏强 杨惠暄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