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坛即岁月,一饮品春秋。在中国的酿酒版图上,河南省宝丰酒应是一颗璀璨的明珠。据《吕氏春秋》言:仪狄始作酒醪,变五味,于汝海之南,应邑之野。古时汝河流经汝州至宝丰段,因河面开阔称之为汝海,汝海之南就是汝河之南,宝丰位于汝河的南岸,印证了宝丰酒的酿造技艺传承于酿酒鼻祖仪狄的造酒方法。
宝丰酒的酿造工艺传承于940年前北宋时期的程氏酿造法,在漫长的岁月中,宝丰酒人以程氏古法六艺为基础,不断融合新技术和现代科研成果,形成了新时期的宝丰酒“44223”工艺品质密码。选用高粱、小麦、大麦、豌豆四种原粮酿造,相较于其他传统清香酒,特别增加河南产区优质小麦,酒体更厚重,口感更饱满。在传统清香三色酒曲基础上,创新加入宝丰特制高温曲,“四曲同酿”酒更香。并且,在传统清香地缸发酵前,新增24小时有氧堆积发酵,采用两种发酵方式,使酒体香甜感和丰满度大幅增加。最后经清蒸二次清工艺,酒体清香纯正。原酒在古篓酒海、特制陶坛、不锈钢罐三种容器中陈藏,且三轮陈藏时间不低于三年,进一步保证了产品醇厚柔顺,陈香突出。
宝丰酒是我国清香型白酒的典型代表,位列“中国十七大名酒”,1915年,宝丰酒荣获巴拿马万国博览会甲等大奖章;2008年,河南省宝丰县申报的蒸馏酒传统酿造技艺(宝丰酒传统酿造技艺)入选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2019年,宝丰酒曾作为第68届世界调酒师大赛指定用酒,并荣获金奖;同年,荣获比利时布鲁塞尔国际烈酒大赛大金奖,获得国际评委的一致认可。
宝丰酒久盛不衰的历史原因,还在于历代名人的赞赏推崇。唐代著名诗人刘希夷是汝州人,上元年间他登进士后,与宋之问、沈伦期结伴游三峡,归至故园,以家乡汝州龙兴美酒(宝丰酒的前身)盛情款待友人,赋诗《故园置酒》,畅言“愿逢千日醉,得缓百年忧”。诗人劝朋友畅饮龙兴美酒,以缓解百年忧愁,字里行间表达了对家乡美酒的赞誉。唐代时,宝丰(龙兴)酒被定为贡酒,李白游经宝丰(今叶县石门山)时,因酒香雅致,创作了《将进酒》等诗篇,诗句如“元子合逸趣,而我饮清芳”被传为赞美宝丰酒。另有记载显示,李白在龙兴寺观吴道子壁画后,留下“三杯通大道,一斗合自然”等诗句,进一步佐证其与宝丰酒的关联。后有平顶山广播电视台融媒体中心报道:根据河南叶县发现的两块残断石碑,学者进行文献比对分析,指出《将进酒》可能写于今天的平顶山叶县,喝的就是龙兴酒(宝丰酒)。(根据资料编辑整理)
走进名酒宝丰 探秘醇厚陈香
走进名酒宝丰 探秘醇厚陈香
走进名酒宝丰 探秘醇厚陈香
走进名酒宝丰 探秘醇厚陈香
走进名酒宝丰 探秘醇厚陈香
走进名酒宝丰 探秘醇厚陈香
走进名酒宝丰 探秘醇厚陈香
走进名酒宝丰 探秘醇厚陈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