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9日,游客在江苏连云港在海一方公园游玩。
五月十九日,游客在山东省邹平市台子镇的齐东古城遗址黄河文化园游玩。
5月19日,在山东省荣成市海驴岛海域,游客乘坐游船与海鸟互动(无人机照片)。
多地亮绝活出新招
5月19日,第15个“中国旅游日”如约而至。今年,“锦绣山河,美好旅程”的主题不仅描绘着山河如画的壮阔图景,更映射出中国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澎湃气象——各地正在通过深挖特色资源激活市场潜能、补贴“真金白银”释放消费活力、优化消费环境提升旅游体验,不断激发文旅消费新动能。
近日,在杭州湘湖直升机基地,一场“City-fly”之旅正颠覆人们对观光游的认知。杭州市民张先生首次体验市内低空飞行时惊叹:“在空中看,钱塘江像一条丝带穿过繁华都市,西湖与宝石山也尽收眼底。”
而在千里之外的四川,一场“安逸游四川”的文旅交响曲正在上演。5月18日,成都、德阳、眉山等地联合推出的“百里百景”线路,将大熊猫基地、三星堆遗址与雪山温泉等串联。
以创新为笔,各地勾勒出更多“诗与远方”的新画卷。中央文化和旅游管理干部学院副研究员孙佳山认为,文旅的繁荣创造了更多消费热点和经济增长点,折射出国内消费的巨大潜力,为未来市场潜力进一步释放提供了想象空间。
作为2025年“中国旅游日”主会场,宁波以83家A级景区免费开放、1290万元消费券投放为支点,撬动惠民政策与文旅场景深度融合。宁波市文化广电旅游局局长应建勇介绍,浙江今夏还将在全省范围内推出覆盖“食住行游购娱学”的千项优惠,形成政策“组合拳”。
旅行不仅是看风景,更是人与“他乡”的温情互动。当下,越来越多旅游目的地通过精细化服务,让游客感受“宾至如归”的温暖。在贵州荔波,当地用歌舞洗去游客白天奔波的疲惫。
业内专家认为,提升旅游目的地口碑,传播是“加分项”,服务才是“基础分”。只有顺应消费新趋势,以全面提升旅游品质为目标,持续补短板、强特色,才能更好地实现“近悦远来”的美好愿景。
跨越时空的山水之约
旅游,明代“旅行博主”徐霞客的快乐,正成为当代中国人的日常。这是一场和徐霞客开启的跨越时空的山水之约。5月19日,浙江省宁波市宁海县西门城楼前,人头攒动,“中国旅游日”全国主会场活动在此举行。
400多年前,公元1613年5月19日,徐霞客就是从宁海出发,怀着“云散日朗,人意山光,俱有喜态”的心情,开始了万里旅程,写就了60余万字的《徐霞客游记》。如今,旅游已经成为人们的一种生活方式,成为经济社会图景中的一抹亮彩。
主会场活动上,沉浸式情景剧《山河行歌》首演。剧中,“徐霞客”遇上当代游客,回到宁波、再看山河。今天的旅游,会给徐霞客怎样的惊喜?
广袤富饶的平原,碧波荡漾的水乡,辽阔壮美的草原,浩瀚无垠的沙漠,奔腾不息的江海,巍峨挺拔的山脉……960万平方公里土地上,旅游资源无比丰富,自然之美美不胜收。
景区街区游人如织、文博场馆成为热门、乡村旅游提质升级、旅游专列陆续开行……“文旅+百业”“百业+文旅”,旅游为社会发展增添强劲动能。
自古就崇尚“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的中国人民,如今又为旅游赋予了文化传承和文明创造的重要使命。多彩非遗、民俗活动、文化遗产、先烈故事……景区已经成为充分展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载体。
游历中,人们越来越感受到悠悠文脉的滋养:传统文化类景区由2013年的2230个增加到2022年的近4000个。约80%的A级旅游景区融入了各类各级非遗项目。
从“中国旅游日”再启程!让我们追随徐霞客的脚步,共赴“诗和远方”。
本栏文图均据新华社
下一篇:吃住行购游都有夏日惊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