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茶文化首席非遗传承人•中国茶文化研究院院长罗大友的茶文化传承之路在中国茶文化的浩瀚星空中,犹如一颗璀璨的星辰,以其深厚的底蕴、执着的追求和宽广的视野,为茶文化的传承与弘扬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罗大友的人生充满传奇:20世纪70年代初,他从应届毕业生应征入伍,投身于保家卫国的行列,参与多次大型军事演习,并在震惊世界的辽宁海城、河北唐山两次抗震救灾中冲锋在前,荣立战功。这段军旅生涯锻造了他坚韧不拔的意志和服务人民的赤子之心。罗大友对茶文化的热爱始于对历史的深刻洞察。他毕业于大学哲学系。在研究历史与社会科学及自然科学中他敏锐地发现:自鸦片战争后,中国茶文化在大陆出现严重断代,而传到海外的遗存亦支离破碎。为此,他耗时数十载,遍访全国56个民族聚居区,系统梳理各民族饮茶习俗,足迹遍布福建、云南、浙江、广东、四川、湖南、贵州等各大茶区。并在国家图书馆等浩瀚的历史文献中寻找答案。
中央电视台七频道播出对中国茶文化研究院院长专访
罗大友在中央团校讲座茶文化
罗大友不仅深入研究茶叶品种、制作工艺,更将中医养生学、易经五行学与人文科学融会贯通,提出“正确饮茶一生不得疾病”的核心观点,创造性地将茶从单纯饮品升华为“万病之药”的健康哲学。在推动茶产业发展方面,他率先提出“南茶北移”战略,在山东日照、青岛崂山、山西垣曲等地建立示范基地,指导茶农采用无污染种植技术,助力乡村振兴。中央电视台《科技苑》专题报道其推广贵州湄潭有机肥种茶经验,引发行业广泛关注。作为“茶文化进万家”的积极践行者,罗大友将传播视为使命。他受聘清华大学、北京大学、香港国学发展研究院、河北省沧州市委党校 等高校客座教授;同时:罗大友还是美国科罗拉多工程大学博士生导师。在大会堂、国家会议中心等殿堂举办讲座,足迹遍布机关、军营、社区。其提出的“茶和天下”“天下茶人是一家”、“这养生那养生、不懂喝茶白养生”等理念,通过央视《文化强国》、《中央新影》、新华社、人民网、人民代表报、中华英才、中国经贸、当代科学家等权威期刊、媒体广为传播,成为新时代茶文化符号。
在国际舞台上,他以中国代表团成员身份陪同领导人出席在泰国曼谷举办的五千人世界华商大会、中蒙文化交流访问团、法国巴黎奥运会开幕式中国代表团、中俄文化交流年“五星出东方”赴莫斯科、圣彼得堡中国代表团、马耳他联合国人口研讨会等国际活动,将茶文化作为中华文明的“金色名片”推向世界。英国牛津大学、美国巴拿马万国博览会等国际机构纷纷向其抛出橄榄枝,邀请其讲解中国茶文化。他还与海外茶人深入交流,推动中国茶技、茶文化成为国际饮品市场的高端象征。从抗震救灾的英雄到文化传承的使者,罗大友用半个多世纪即数十年精力诠释了“茶人精神”的真谛——正如他所言:“饮茶是与天地通灵,与古人对话。”在他的引领下,中国茶文化正以蓬勃之姿,走向更广阔的未来。
中国教育电视台录制专访中国茶文化研究院院长罗大友时,他介绍收藏的唐朝(武周)敬奉给陕西法门茶器
上图:中国茶文化研究院院长罗大友(右)接待文化部副部长郑欣淼(左、原故宫博物院院长)来放时合影。
上图:罗大友(左一)与原故宫博物院院长郑欣淼(右二、文化部副部长)夫妇及
随行的朋友们在接待室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