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五一文旅市场爆火:700万人次打卡,世遗古城如何玩出新花样?
创始人
2025-05-14 22:27:43
0

怎么说呢,今年的五一假期可真是热闹非凡。作为一枚常年混迹旅游圈的博主,我算是亲眼见证了泉州这座低调的古城如何突然变身"顶流"。700万游客涌入,60亿旅游收入,同比增长近三成...这些数字背后,藏着太多值得说道的故事。

‌西街人潮涌动,移动大数据说了啥‌

话说回来,走在五一期间的西街,那场面简直了——簪花围的姑娘们、举着自拍杆的游客、飘着香气的润饼摊,把这条千年古街挤得水泄不通。官方数据显示,全市日均停留游客量突破200万人次,连带着周边民宿、餐馆排队都成了常态。

对了突然想起,最让我惊讶的是嘀嗒出行的数据:泉州居然冲进了全国顺风车热门目的地Top20,订单增幅115%全国第二!要知道往年这时候,大家讨论的可都是厦门、三亚这些老牌旅游城市。

‌浔埔村持续走红,"头上花园"的流量密码‌

要说今年最出圈的打卡点,浔埔村绝对排得上号。那些用海蛎壳砌成的蚵壳厝,配上姑娘们头顶的簪花围,随手一拍就是妥妥的大片。我亲眼看见十几个网红主播同时在某条巷子直播,这场面你懂的...

当地渔民阿姨们现在可忙了,一边教游客戴簪花,一边还要当"野生摄影师"。有阿姨偷偷跟我说,五一这几天光帮人梳头就赚了平时半年的钱。这种"沉浸式体验"的火爆,或许正是传统文化焕发新生的最好证明。

‌300场活动轰炸,戏剧周玩出文旅新高度‌

今年泉州文旅局可是下了血本,300多项活动轮番上阵。重点打造的"泉州有戏"主题,光听名字就很有戏——全国南戏展演、海丝戏剧周、非遗市集...我在梨园古典剧院看了场《陈三五娘》,台下坐着不少专程飞来的"00后"戏迷,这画风放在五年前简直不敢想。

最绝的是他们设计的30条精品线路,把滨海、山野、古城、村落串成珍珠链。比如我跟着"蟳埔女服饰体验+南音欣赏"路线走,上午还在渔村学盘发,下午就坐在古厝里听千年雅乐,这种时空穿越感绝了!

‌央媒40次报道,流量背后的城市营销智慧‌

《新闻联播》都报道了!这事儿够泉州人骄傲一整年。据统计,五一期间央媒报道超40次,全网曝光20亿次...但你要以为这是运气就错了。我采访文旅局的朋友得知,他们提前半年就开始布局:抖音达人采风、小红书种草笔记、B站纪录片预热,连蟳埔女的簪花教程都做了十几版。

携程数据显示,广东、浙江、上海来的游客最多。说来有趣,我在清净寺遇见个广州小伙,他说是被"泉州:这是你一生至少要去一次的城市"这句宣传语打动。瞧瞧,好的slogan就是能让人说走就走。

‌民宿老板的烦恼:甜蜜的负担‌

在古城区开了八年民宿的张姐,这个五一既开心又头疼。"房间早半个月就订空了,但保洁阿姨根本忙不过来。"她指着院子里新添的咖啡机说,"现在游客不仅要住得舒服,还要拍照好看、有在地文化体验..."

这种"内卷"现象在泉州挺普遍。西街某家老字号面线糊老板告诉我,他们不得不把营业时间延长到凌晨两点,"没办法,游客看完梨园戏出来都要吃夜宵"。

‌交通配套的挑战与机遇‌

虽然泉州旅游火了,但客观说交通还是有点跟不上。五一期间高铁票一票难求,机场吞吐量创纪录,不少游客选择先飞厦门再转车。不过话说回来,这种"幸福的烦恼"也催生了新业态——本地涌现出一批定制包车服务,甚至有人做起了"高铁票代抢"生意。

我试了试新开通的"世遗巴士",8块钱就能逛完22个遗产点,车上还有VR导览。这种创新或许能给其他古城提供参考?

‌在地文化的商业变现难题‌

在蟳埔村遇到非遗传承人黄阿姨时,她正对着手机直播卖簪花。"以前觉得老祖宗的东西不值钱,现在一朵花能卖到50块。"但她也担忧过度商业化,"有些姑娘为了拍照好看,把传统簪花样式改得花里胡哨..."

这种传统与现代的碰撞,在泉州随处可见。比如某网红把润饼改良成彩虹色,老泉州人直摇头,年轻人却排队购买。怎么说呢,找到文化保护与商业开发的平衡点,可能才是持续火爆的关键。

‌游客画像变迁:从观光客到深度体验者‌

记得五年前来泉州的游客,大多走马观花看个开元寺就撤。现在可不一样,我在清源山遇到个上海姑娘,专门为学南音请了半个月假。"在公司996,来这儿跟着老师一句句学《梅花操》,才是真正的治愈。"她这话让我挺感慨。

数据也印证了这种变化:携程显示,文化体验类产品预订量暴涨180%,那些能动手参与的制茶、刻纸、金苍绣课程最受欢迎。看来,游客要的不再是"我来过",而是"我体验过"。

‌在地美食的网红化之路‌

作为吃货,我必须说说泉州美食在这个五月的表现。西街的吴氏麻糍每天卖出上万颗,老板笑着说"手臂都搅麻了"。更绝的是某家姜母鸭店,把传统砂锅改成便携装,一天能卖300多只真空包装的。

但最让我惊喜的是那些藏在巷子里的古早味。比如承天寺旁的萝卜饭,老板坚持用柴火灶,等位时还能看他用传统方法削萝卜皮。这种"慢美食"反而成了小红书爆款,你说是不是很有意思?

‌写在最后:火过之后怎么办?‌

看着五一期间泉州街头巷尾的热闹景象,我突然想起三年前去过的某个网红古镇——现在再去,满街都是同质化的商铺。泉州要避免这种命运,或许得在"爆火"时就想好"长红"的策略。

比如我注意到,泉州文旅局已经在规划错峰旅游产品,还推出非遗传承人驻场计划。那些真正热爱这座城市的人,正在努力让流量变成留量。毕竟,能让游客来了还想来的地方,才是真正的好地方,你说是吧?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镇远古镇一日游攻略短时深度玩转... 一、被暴雨截断的旅程(The Journey Interrupted by Torrential R...
赣江观澜:“南昌假日”何以出圈... 作者 卢梦梦 南昌滕王阁旅游区(含开放区域)客流突破65万人次、秋水广场接待游客量达27万人次、汉代...
无锡鼋头渚:樱花季夜樱灯光秀,... 无锡鼋头渚的樱花季堪称春日盛景,其中夜樱灯光秀与清晨 6 点赏樱体验别具一格。夜樱在绚丽灯光映照下,...
萝卜丝的美味世界:十种创意做法... 萝卜丝,作为一种常见的蔬菜,常常被大家忽视。其实,它的用法之广泛、味道之鲜美,绝对值得我们好好挖掘。...
欲“饮”即墨黄酒,入局青岛饮料... 青岛啤酒“一脚”迈入黄酒界。 近日,青岛啤酒公告称,拟以6.65亿元收购山东即墨黄酒厂有限公司(以下...
饮酒解惑 | 为什么不建议用白... 在厨房忙碌时,不少人会遇到“料酒用完”的尴尬,顺手抓起一瓶高度白酒应急。但这一替换看似方便,实则可能...
稀粥虽好,但营养有限,一起来查... 虽然稀粥容易消化,但其营养成分相对较少。稀粥中的谷物含量少,能量密度低,因此提供的能量和营养成分也较...
开封传统干炸丸子外酥里嫩的做法... 你有没有想过,为什么开封的干炸丸子总是外酥里嫩,吃上一口就让人爱不释手?难道这只是因为食材的优质,还...
天热没胃口?这4道碱性开胃菜拯... 炎热的夏季,许多人常常出现食欲不振、胃口不好等情况,尤其是酷热的天气中,食欲更是大打折扣。这时候,如...
日照已回,两天花了388.5 去日照玩了不下5次了,只要做好攻略真的能少花冤枉钱!住宿做好攻略也能省不少钱,准备去的姐妹建议收藏这...
端午阳江旅游攻略畅玩龙舟海滩与... 五月的风裹挟着咸涩的海潮气息,掠过阳江蜿蜒的海岸线。这座被山海环抱的城市,在端午前夕仿佛被注入了某种...
武汉光谷广场旅游攻略科技潮流圣... 暴雪中的赛博重生(Cyber Rebirth in a Blizzard) 那是2025年的除夕夜,...
泉城广场音乐喷泉,引游人观赏拍... 5月10日下午,济南泉城广场音乐喷泉喷出优美的造型,吸引了许多游客观赏拍照。 高军 摄 泉城广场...
【援藏干部风采】拉萨市财政局党... 秀 秀 秀 忘 初 不 心 记 使 牢 命 “援藏干部风采”系列报道 编者按 1994年中央召开第三...
2025年了,张家界拥堵的根子... “五一”假期期间,张家界国家森林公园众多游客反映“排队七八个小时下山”,上千人深夜滞留高喊退票。5月...
入夏后,三个豆子一起煮,祛湿气... 入夏后,三个豆子一起煮确实是一种非常有效的食疗方法,具有祛湿气、健脾胃和助睡眠的功效。这三种豆子分别...
原创 天... 哪怕只有一个人吃饭,也要做到精致得体,美食、不仅仅是为了果腹,更是对生活的一种品味和追求,用心去过好...
原创 厨... “从手到口,从口到心,中国人延续着对世界和人生特有的感知方式。只要点起炉火,端起碗筷,每个平凡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