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自:人民网-安徽频道
这个“五一”假期,安徽肥东聚焦近郊游、亲子游、文化游、乡村游,精心打造特色消费场景,举办丰富多彩的文旅活动,文旅市场呈现供需两旺的繁荣景象,吸引了大批游客前来打卡体验。
文化IP赋能,沉浸式体验受追捧
“给我一日,还你千年。”“五一”期间,处于公示期的国家4A级旅游景区包公故里文化园推出了“宋韵游园,包公探秘”主题活动。包公断案情景剧、《包大人有约》互动演出、宋服巡游、“跟着剧本游景区”等沉浸式体验项目,让游客穿越千年感受宋韵文化。同时,景区还设置了国粹工坊手作体验、传统游艺互动、清风市集等特色项目,实现文化体验与休闲消费的完美融合,共接待游客量超2万人次。
“漫步侨乡,遇见非遗。”这个“五一”假期,“安徽第一侨乡”所在地的江淮侨乡・六家畈景区,推出了“五一时光・潮玩侨乡”主题活动,簪花体验、飞行体验、钓龙虾等互动项目吸引众多家庭游客。旗袍秀、王氏美食艺术、陈氏太极展演等非遗展示活动,让游客在游玩中感受传统文化魅力,实现旅游收入约42万元,展现出文旅融合的强大带动力。
新场景引爆,消费活力再升级
“龙虾佐非遗,越夜越精彩。”夜幕下的安徽省首批商文旅融合发展集聚区撮街,一边是麻辣小龙虾带来的市井欢腾,一边是非遗火花展现的千年绚烂,游客在鲜香的烟火气中触摸文化脉搏。这个假期,撮街举办了龙虾啤酒节、戏曲进街区和花火大会系列活动,为游客打造了一场精彩绝伦、贯穿视听味觉的文旅盛宴。轮番上演的火壶、火刀、火棍、喷火、碳花舞、“打铁花”等十多项传统技艺,让游客在感受传统文化魅力的同时,也为非遗的保护与传承注入了新的活力。活动共吸引24.8万人次的游客打卡,带动整个景区实现营业收入723万元,同比分别增长14.81%和125.94%,创历史新高。除此之外,新晋评选的渡江战役总前委旧址文化生态园、马桥、凤凰井等“撮镇十景”同样成为游客打卡的新宠。
“这种形式太棒了!”来自合肥的参赛者王先生兴奋地表示,“一边运动一边欣赏美景,还能参与文化活动,完全颠覆了传统登山体验。”这个假期,素有合肥近郊第一高峰之称的浮槎山景区,成功举办了2025年肥东县首届登山健身大会,在青山绿水间点燃全民健身新热潮。活动以“登山打卡+文化体验”为特色,让游客在登山过程中参与减脂挑战、山野音乐会、宋服巡游、诗词对答等文化活动,享受运动快乐、饱览自然美景、收获不同的文化体验。据统计,“五一”期间,景区共接待游客近5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约36万元。
多元业态激活全域旅游
“11间客房全部住满。”位于巢湖北岸的西湖印象民宿负责人高兴地说,“我们推出的烤全羊和自助烧烤活动,深受游客喜爱。”
这个“五一”假期,肥东县的旅游民宿市场持续火爆,西湖印象、花朝季・鲜花小院、畈塘・拾伍舍等民宿呈现“一房难求”的盛况,棋盘石书院吸引就餐游客约1500人次,实现销售收入12万元,“住下来、慢下来”正成为肥东旅游的新名片。
此外,途居合肥包公源露营地“五一游园会”成为亲子家庭热门之选。美式飞盘、趣味套圈、摸鱼捉虾等活动趣味十足,让亲子家庭乐享欢乐时光。蓝山湾木艺小镇抓住亲子游新需求,推出高空玻璃栈桥、彩虹滑道等30余项娱乐项目,惊险刺激与欢乐畅快并存,为亲子游客带来丰富体验。东方欢乐谷以五大经典儿童剧目打造童话王国,让孩子们沉浸在奇幻故事中,开启梦幻之旅。正值盛花期的徽州国际牡丹园内,牡丹斗艳、绿竹吐幽,同步开放的恐龙乐园、川剧变脸等趣味项目,与自然景观相得益彰……
从新场景到新体验,一个个活力迸发的文旅项目,共同勾勒出肥东全域旅游新格局。整个“五一”假期,肥东县文旅市场稳中有进,共接待游客约78.26万人次,与去年同期相比增长21%,实现旅游综合收入约2.28亿元,与去年同期相比增长12%。(彭红玲)
上一篇:新疆哈巴河县:激活文旅产业特色牌
下一篇:112.98万人次!打卡江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