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五一”假期,贵州省遵义市习水县旅游市场持续火热,核心景区人潮涌动,文化展演精彩纷呈、互动场景业态丰富,全域呈现出“文化味浓、烟火气足、体验感好”的生动图景。
红色旅游焕发新活力
“五一”假期期间,习水县土城古镇的四渡赤水体验园成为热门打卡地,众多游客前来感受红色文化,重温那段波澜壮阔的革命历史。
体验园以四渡赤水战役为背景,通过声、光、电等先进技术模拟战场场景,结合实景布置与真人演绎,让游客亲自参与,切身体验红军当年“出奇制胜”的艰难与智慧。“我们运用数字化、智能化手段,让革命历史‘活起来’‘动起来’,为游客带来全新的红色文化体验。”体验园负责人说。
土城古镇四渡赤水体验园一隅(习水县融媒体中心供图)
当下,科技已成为红色旅游的新引擎,是对红色文化传承与创新的有益探索。它不仅丰富了红色旅游的内容和形式,吸引更多人走进红色景区,也让红色文化以更加生动、鲜活的方式走进人们的心中。
目前,“五一”期间,四渡赤水体验园日均接待游客超一千人次。
酒文旅融合释放消费潜能
作为中国酱香型白酒核心产区,习水县在“五一”期间举办了2025年贵州(习水)酒文旅融合季酱酒电商直播大赛,以“酒旅融合、数字赋能、全民共创”为主线,开启了“美酒+文旅+电商”的创新融合篇章。
大赛期间,“酱酒主播训练营”“百名网红探秘宣传习水酱酒产区”等核心举措引发业界关注。游客不仅能深入酒厂,见证酱香酒的酿造技艺,探秘千年洞藏,感受岁月赋予酱香的神秘;还能在古镇的酱酒直播大舞台,通过网红主播的生动讲述,更深入地了解习水酱酒的独特魅力,助力传统酱酒产业与数字经济紧密结合。
网红达人正在进行酱酒直播(习水县融媒体中心供图)
如今,古镇的酱香与数字经济的浪潮正交织升腾,为游客打造出一站式酒文旅体验,更勾勒出习水“以酒兴旅、以旅促酒”的高质量发展路径。
在本次大赛启动仪式当天,带货销售额就已超180万元。
多元活动打造特色体验
“五一”期间,土城古镇化身多元文旅盛宴的“超级盲盒”,以一场融合传统与潮流的沉浸式体验,让八方来客解锁古镇新魅力。活动以酱酒、非遗、古风等为多元主题,十余项跨界活动打造“可看、可玩、可品”的沉浸式文旅新场景。
古风快闪和古镇巡游让游客体验到穿越时空的奇妙感觉,演员们身着特色服饰,与游客亲密互动,让千年古韵在人群中流转生香。非物质文化遗产表演更是吸睛亮点,充满力量感的斗脚舞、欢快灵动的竹竿舞、活泼浪漫的芦笙舞生动展现了少数民族的人文风情,引得观众喝彩不断。此外,“醉美土城·声动山河”音乐节、热气球体验、低碳骑行与高空观光等特色节目精彩不断,让游客收获一段充满乐趣的难忘旅程。
苗族服饰展示(习水县融媒体中心供图)
据悉,“五一”期间到习水旅游的游客呈现多样化趋势,自驾游、自助游、乡村游所占比重较高,返乡游、探亲游游客数量也日益增长,游客以散客自驾为主。
全链条发力护航旅游市场
“五一”期间,习水明确“属地管理、部门联动、分级负责”原则,形成“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责任体系,通过统筹部署、精准施策、创新服务等举措,全方位护航旅游市场安全、平稳、有序运行。
“‘五一’期间,县旅投公司调配了65名工作人员参与景区一线服务保障工作。”土城景区运营公司负责人陈红妃介绍。
习水从安全监管、交通疏导、服务保障等多方面发力,通过靶向监管,筑牢安全风险“防火墙”,运用智慧调度,疏通交通出行“主动脉”,提供细致暖心服务,为游客打造安心舒心的旅游环境。
土城供电所工作人员检查供电设备(习水县融媒体中心供图)
习水旅游市场的火爆,是丰富旅游资源、创新旅游模式以及不断提升旅游服务质量的成果体现。2025年,习水“五一”期间接待游客人次与实现旅游综合收入,较去年同期相比均提升超10个百分点,为当地经济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任思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