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是否经历过焦虑时胃部痉挛,压力大时腹泻不止,生气后反酸烧心……这是身体发出的"脑肠对话"信号。
本期健康大课堂由我院国际医疗部主任医师石倩玮作题为《善待肠胃 养护心情——脾胃专家的夏日健康锦囊》线上讲座,为您介绍夏日脾胃的养护方法。
胃肠是身体的晴雨表
现代医学揭示:肠道拥有仅次于大脑的神经网络,中医经典《黄帝内经》早言"脾在志为思",二者跨越千年达成共识——肠胃健康,始于情绪管理。
中医智慧:七情伤脾胃的现代解码
木克土:肝郁犯胃的科学验证
临床数据显示,73%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伴随焦虑抑郁情绪。中医"肝气横逆犯胃"理论,正对应现代"脑肠轴失衡",当压力激素皮质醇飙升,直接抑制胃肠蠕动,造成腹胀、嗳气。
火生土:好心情是最佳消化酶
有团队做"笑疗实验"证实:观看喜剧后,受试者唾液淀粉酶活性提升40%,胃排空速度加快25%。正如《养生论》所言"神躁而腑伤",愉悦情绪能激活迷走神经,给肠胃做SPA。
今夏养胃攻略:三重防护体系:
第一重:膳食养胃黄金法则
1.辰时食温·巳时运化(7-9点进食关键期)
推荐早餐组合:小米南瓜粥(修复胃粘膜)+ 发酵面食(易消化)+ 醋泡姜3片(提升胃蛋白酶活性)
2. 夏季特饮消暑不伤阳
替代冰镇饮料:
① 紫苏陈皮饮(紫苏叶6g+陈皮3g煮水)
② 三豆汤(赤小豆+绿豆+黑豆1:1:1)
3.进食禁忌清单
冰镇食物:低于20℃损伤胃气
西瓜+海鲜:高渗性腹泻风险
深夜烧烤+冰啤酒:胃酸分泌紊乱组合拳
第二重:情绪胃肠联动训练
1.腹式呼吸抗压法
吸气4秒鼓腹→屏息7秒→呼气8秒收腹,每天3次,每次5分钟,可调节自主神经节律
2.经络情绪释放操
按揉"开心穴":顺时针揉按膻中穴36次
(膻中穴:两乳连线中点)
拍打"解郁通道":沿大腿内侧肝经走向,从曲泉穴拍打至三阴交
(曲泉穴:坐位,弯曲膝盖时可见膝关节内侧腘横纹,其横纹头凹陷处,即为曲泉穴)
3.正念饮食训练
实施"321咀嚼法":每口食物咀嚼30次+感受20种味道+进行1次感恩默念
第三重:二十四节气养胃表
结合北方地区特点:
小暑(7/7): 荷叶山楂茶,消暑开胃
大暑(7/23): 羊肉汤(佐以砂仁、白蔻) ,以热攻热
立秋(8/7): 四神汤(茯苓+芡实+莲子+山药),培土生金
【胃肠求救信号·必须警惕的症状】
⚠️ 持续1个月以上的早饱感,排查胃癌
⚠️ 大便突然变细,肠镜排查指征
⚠️ 夜间痛醒伴背部放射痛,胰腺炎征兆
夏季胃肠养护与情绪平衡:中医教你科学应对
(一)夏季饮食“三避三宜”黄金法则
1.避坑指南——伤胃行为解析
冰饮危害:4℃以下饮品直接刺激胃黏膜,5分钟内血流减少50%,诱发痉挛。
隔夜菜风险:凉拌菜25℃存放2小时,细菌数超标10倍(李斯特菌、沙门氏菌)。
2.养胃食谱与实操
陈皮绿豆沙:
材料:绿豆100g、陈皮10g、莲子20g、冰糖适量;
步骤:绿豆泡发2小时,与陈皮、莲子同煮30分钟,加冰糖调味。
姜枣茶升级版:
基础方:生姜3片+红枣6颗;
加减法:虚寒加桂圆5颗,湿重加茯苓10g。
(二)情绪型胃肠问题实战调适
1.中医分型调理
肝郁脾虚型(占比70%),胁胀、嗳气、大便不成形为主要症状;
药茶方:玫瑰花5g+炒白术10g+陈皮5g,沸水焖泡15分钟。
2.应急外治法
穴位按压:
足三里(膝下3寸):顺时针按揉3分钟,促消化;
太冲穴(足背第1-2跖骨间):点按泄肝火,缓解压力型胃痛。
呼吸训练法:
4-7-8呼吸法:吸气4秒→屏息7秒→呼气8秒,循环5组。
(三)三伏天急救预案
1.典型风险场景
冷热交替:如从户外35℃进入22℃空调房,温差超10℃,可能导致胃肠痉挛。
饮食误区:错误搭配:海鲜+啤酒,引起嘌呤升高+乳酸堆积,导致痛风+腹泻。
2.家庭急救方案
【轻度腹泻】
补液盐配方:1L温水+3g盐+18g糖,分次饮用;
忌口清单:高纤维蔬菜、豆类、乳制品。
【疑似食物中毒】
关键动作:保留可疑食物样本,记录呕吐/腹泻频率。
送医指征:6小时内腹泻超5次、伴38.5℃以上发热。
来源:国际医疗部
编辑:张 婧
审核:樊瑷晗
统筹:尹 璐
监制:刘 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