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手记丨走访中国首个援外地质公园项目
创始人
2025-05-04 22:17:56
0

记者手记丨走访中国首个援外地质公园项目

位于坦桑尼亚北部的恩戈罗恩戈罗火山口因其相对封闭的生态系统而享有“非洲伊甸园”的美誉。“死火山会‘活’过来吗”“火山口内的水从哪里来”……浏览火山口观景平台旁的解说牌,记者发现,除了有坦桑尼亚官方语言斯瓦希里语和英语介绍,牌上还印着中文介绍和“中国援助”标识。

这是4月26日在坦桑尼亚阿鲁沙拍摄的恩戈罗恩戈罗-伦盖地质公园博物馆施工现场(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 李亚辉 摄

站在火山口一处新建的观景平台俯瞰,广袤的谷底恰似一幅徐徐展开的自然画卷:在雨后的蓝天白云映衬下,澄澈的湖泊宛若宝石般镶嵌在草原上;成群的角马、斑马与羚羊等野生动物化作一个个黑点,如同律动的音符,在天地间奏响着一曲原始而壮美的生命乐章。

这是4月26日在坦桑尼亚阿鲁沙拍摄的恩戈罗恩戈罗-伦盖地质公园博物馆施工现场(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 李亚辉 摄

恩戈罗恩戈罗-伦盖地质公园是坦桑尼亚第一个世界地质公园,以其独特的地质特征、生态景观以及珍贵的考古遗迹闻名于世。然而,这样一个兼具自然与文化双重价值的地质公园,因配套基础设施条件欠佳、景区信息展示不够充分、原有展厅地质科普内容偏少等问题,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2022年的评估中被亮“黄牌”警告,面临摘牌风险。

这是4月26日在坦桑尼亚阿鲁沙拍摄的恩戈罗恩戈罗-伦盖地质公园博物馆施工现场(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 李亚辉 摄

关键时刻,中国伸出了援手!援坦桑尼亚恩戈罗恩戈罗-伦盖地质公园项目于2023年6月正式启动,由中国商务部国际经济合作事务局组织实施并监督管理。项目包括技术援助和基础设施援助两部分,分别由中国地质调查局天津地质调查中心和中铁二十五局承担。

这是4月26日在坦桑尼亚阿鲁沙拍摄的恩戈罗恩戈罗-伦盖地质公园博物馆施工现场(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 李亚辉 摄

这是中方首次实施地质公园类对外援助项目,通过开展地质遗迹调查与研究、编制公园总体规划、培训当地工作人员等软性援助,以及修建博物馆、观景平台和解说牌、莱托利古人类遗迹保护设施等硬性工程,助力该地质公园2024年12月顺利通过再评估。

这是4月26日在坦桑尼亚阿鲁沙拍摄的恩戈罗恩戈罗-伦盖地质公园博物馆施工现场(无人机全景照片)。新华社记者 李亚辉 摄

记者在采访期间,听到最多的关键词就是“合作”。由于此前从未有过类似援外地质公园项目的先例可借鉴,中方施工团队虽大多是身经百战的“老海外”,但在项目启动伊始,仍犹如初次投身海外建设,只能“摸着石头过河”。

这是4月26日在坦桑尼亚阿鲁沙拍摄的恩戈罗恩戈罗-伦盖地质公园博物馆施工现场。新华社记者 李亚辉 摄

“时间紧,任务重!在项目执行过程中,我们和天津地质调查中心团队加强沟通,双方按照各自任务节点提出需求,互相协作配合,与坦方工人一道克服物资匮乏、设备调配难度大、雨季施工困难等挑战,确保工程进度稳步推进。”中铁二十五局援坦桑尼亚恩戈罗恩戈罗-伦盖地质公园项目技术组组长徐江博说。

这是4月26日拍摄的坦桑尼亚阿鲁沙恩戈罗恩戈罗-伦盖地质公园风光。新华社记者 李亚辉 摄

截至目前,技术援助部分已进入收尾阶段,预计今年11月完成。基础设施援助部分也已完成绝大部分施工任务,目前正开展博物馆展陈布置,预计6月完工。博物馆建好后,将成为恩戈罗恩戈罗-伦盖地质公园的标志性建筑,也将成为游客到访地质公园的必经之地。

这是4月26日在坦桑尼亚阿鲁沙恩戈罗恩戈罗-伦盖地质公园拍摄的中企修建的解说牌。新华社记者 李亚辉 摄

走进博物馆的施工现场,工具敲击声此起彼伏,中坦施工队伍正全力投入展厅隔断搭建与展板安装工作。展厅将利用数字化技术,系统呈现恩戈罗恩戈罗-伦盖地质公园的地质演化历程、生物多样性资源以及古人类文明遗迹,为游客打造多感官沉浸式体验,成为向世界展示这片神奇土地的重要窗口。

这是4月26日在坦桑尼亚阿鲁沙恩戈罗恩戈罗-伦盖地质公园拍摄的中企修建的解说牌。新华社记者 李亚辉 摄

“等博物馆开放后,我要第一个带家人来看看。”当地工人西蒙·摩西站在博物馆效果图前对记者说。

这是4月26日在坦桑尼亚阿鲁沙拍摄的恩戈罗恩戈罗-伦盖地质公园博物馆施工现场。新华社记者 李亚辉 摄

记者在参观期间,有时还能捕捉到一种若隐若现的中式美学。博物馆主体的设计灵感来源于地质公园内的伦盖火山,而内庭和内廊的设计则借鉴北京天坛祈年殿和福建土楼,同时融入非洲部落传统纹样作为装饰元素,实现了中非文化的有机融合。博物馆的建设充分贯彻了节能环保理念,不仅采用光伏技术实现部分电力供给,还选用高性能保温材料等绿色建材。

这是4月26日在坦桑尼亚阿鲁沙拍摄的恩戈罗恩戈罗-伦盖地质公园博物馆施工现场。新华社记者 李亚辉 摄

天津地质调查中心南部非洲地质调查合作中心副主任孙凯说:“这个项目既能提升当地地质科研水平,促进旅游业发展,又能向世人展示地质遗迹保护的‘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4月26日,在坦桑尼亚阿鲁沙恩戈罗恩戈罗-伦盖地质公园,一名工人在博物馆施工现场工作。新华社记者 李亚辉 摄

“我听说地质公园的博物馆、观景平台以及许多保护设施都是中国援建的,真的很了不起!”当地游客基托伊·姆比塞是一名中学地理老师,他在景区门口接受记者采访时竖起大拇指说,“这个(地质公园)项目让课本知识变得生动而具象。将来在课堂讲解地质遗迹、文化遗产以及可持续发展等概念时,我可以借助这个案例,让学生切实感受到理论在现实中的具体应用。”

4月26日,在坦桑尼亚阿鲁沙恩戈罗恩戈罗-伦盖地质公园博物馆,中铁二十五局援坦桑尼亚恩戈罗恩戈罗-伦盖地质公园项目技术组组长徐江博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新华社记者 李亚辉 摄

4月26日,在坦桑尼亚阿鲁沙恩戈罗恩戈罗-伦盖地质公园博物馆,当地工人西蒙·摩西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新华社记者 李亚辉 摄

4月26日,在坦桑尼亚阿鲁沙恩戈罗恩戈罗-伦盖地质公园博物馆,天津地质调查中心南部非洲地质调查合作中心副主任孙凯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新华社记者 李亚辉 摄

评论0

  • 还没有添加任何评论,快去APP中抢沙发吧!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黄山3天捡了18个孩子:家长出... 据媒体报道,五一假期,黄山景区迎来客流高峰,部分家长和孩子走散。 有一位来自江苏的妈妈向景区工作人员...
旅游爬山图像怎么画 在众多旅游活动中,爬山无疑是一种能够让人亲近自然、锻炼身体、放松心情的活动。城市的历史往往与周边的山...
黄河文化赋能县域转型 山西偏关... 中新网忻州5月2日电 题:黄河文化赋能县域转型 山西偏关文旅融合释放古关隘新魅力 作者 杨静 陈鑫...
山东淄博:乐享小长假 沉醉山水... “五一”假期,远离城市、亲近自然成为不少游客放松心情、愉悦身心的度假方式。在山东淄博淄川区的潭溪山旅...
不只是海滨|影迷打卡地图:青岛... 当电影与城市相遇,青岛的每一帧风景都成了流动的胶片。2025年五一假期,随着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爱看电...
青红彩椒芹菜炒河虾、荷塘小炒和... 在食欲不佳的日子里,一顿清爽可口、不油腻的家常菜无疑是最好的慰藉。今天就为大家分享三道清淡又解馋的家...
「清爽下饭」黄瓜炒肉片:家常美... 1. 准备材料黄瓜猪肉(切成薄片)蒜片盐生抽 2. 制作过程步骤一:处理黄瓜将黄瓜洗净后切成薄片。...
基础芝士煎牛排的做法步骤 基础芝士煎牛排的做法步骤 (专业版指南,突出关键技巧与易错点) 一、食材与工具准备 核心材料(1人份...
西芹炒腊肉:家常美味,简单营养... 西芹炒腊肉是一道非常受欢迎的家常菜,它以西芹的清脆和腊肉的香味相结合,打造出独特的美味。这道菜不仅简...
五一文旅有多卷?古镇夜游+露营... 五一小长假刚过去,你是不是也刷到了朋友圈里满屏的打卡照?从古镇的烟火气到大城市的夜游船,从山野的帐篷...
五一假期第四日,全省4A级及以... 记者从省文旅厅获悉,5月4日,全省文化和旅游市场平稳运行、秩序安全稳定。据初步测算,2025年五一假...
五一畅游“商城之心”,做郑州赏... 大象新闻记者程冰冰 谷艳敏 五一假期,郑州商代都城遗址博物院推出“畅游‘商城之心’,做郑州赏城人”主...
京津冀“吃货”云集沧州 火锅鸡是沧州的“地标性美食”,赏运河盛景,吃火锅鸡成为到沧州一游的标配。沧州第二届火锅鸡文化节于5月...
五一假期最适合露营的8个绝美营... 1露营的意义星空为被,青草为席。在繁忙的都市生活中,我们渐渐忘却了与自然相处的简单美好。累了,倦了,...
贵州黔西游船倾覆事故已致3人死... 据央视新闻消息:5月4日16时40分许,贵州毕节市黔西市新仁乡化屋村百里画廊景区发生游船倾覆事故。截...
“五一”假期,景德镇停车难、出... “五一”假期,景德镇市政公用集团与交警部门联手出招,通过闲置地块改造、免费接驳专线、志愿管家服务及大...
文旅局局长回应"游客... 5月2日,湖北宜昌市民王女士一行四人驱车抵达湖北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宣恩县,因未预订客房住进宣恩县文...
文旅局长回应让游客住自己家:临... 五一假期,湖北恩施宣恩县这个常驻人口10万人的小城,3天迎来65万游客。4名游客临时订不到酒店,被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