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目新闻记者 王峻
通讯员 李晓明
“太有趣啦!走遍全国这么多景点,还是头回见到把地标‘变’成饼干的!”湖南游客朱女士刚完成支付,便迫不及待地掏出刚买的饼干,摆好姿势拍照打卡发朋友圈,随后心满意足地咬上一口,“真甜,味道好极了。”
这个五一假期,位于武汉江岸区百年老街咸安坊内的FAFA STORE饼干专卖店,摇身一变成为游客们竞相打卡的“新宠”。4月19日新开业的这家首店,推出的“BIG WUHAN那些蛮有味的建筑”文创饼干礼盒,宛如一张张浓缩的武汉名片——黄鹤楼的飞檐斗拱、巴公房子的欧式风情、古德寺的庄重典雅、江汉关的雄浑壮丽、长江大桥的钢铁脊梁、武汉大学的樱花浪漫,都被巧妙“复刻”成一块块霜糖饼干。这些造型精美、独具特色的饼干,引得无数游客在店门口排起长队,只为将这份独特的“武汉味道”收入囊中,并拍照留念。
“黄鹤楼”“巴公房子”……这些地标既好看还好吃
5月4日上午10时许,极目新闻记者走进FAFA STORE。店内热闹非凡,欢声笑语此起彼伏。游客们手捧造型可爱、拍照“出片率”极高的饼干伴手礼,穿梭在附近的街道巷陌,打卡拍照成了他们的“标准动作”。
“五一假期前三天销量很不错,几款爆款饼干很快就卖断了货。”FAFA STORE的创始人周锦难掩喜悦之情。她兴奋地告诉记者,5月3日的销量更是创下了自开店以来的新高。
周锦是武汉本土烘焙行业的领军人物。16年前,她远赴法国蓝带学院,潜心学习甜品制作技艺。回国后,她创立了蛋糕品牌“亲爱的卡梅拉”,凭借300多种造型百变的魔方蛋糕,迅速风靡全国。
此后,周锦将目光投向了短保烘焙领域。“我们希望用食物讲述城市故事,让游客把‘能吃的武汉记忆’带回家。”周锦说。
很快,子品牌FAFA STORE应运而生。它以“城市饼干玩家”为定位,深度挖掘武汉这座城市的文化基因,将其巧妙融入一块块精致的饼干中,打造出一系列独具城市韵味的文创产品。
“礼盒设计团队独具匠心,通过糖霜手绘细腻还原建筑肌理,还巧妙运用武汉方言‘蛮有味’串联起文化与美食,赋予产品双重深刻意义——既形容食物的美味可口,又体现武汉城市文化的独特格调。”周锦介绍道。
在制作工艺上,团队选用了糖霜拉花工艺。糕点师以糖为“笔”,在饼干表面一层一层精心上色,这极其考验糕点师的手艺与审美,全程只能手工制作。每上一层色,都要耐心晾干,整个过程十分耗时,一块饼干制作完成至少需要2个小时。
功夫不负有心人,产品一经推出,便收获了意想不到的好评。去年12月,这套“BIG WUHAN那些蛮有味的建筑”文创饼干礼盒,从3515件参赛作品中脱颖而出,一举斩获湖北省第二届文化产业创意设计大赛一等奖。
能吃的“大武汉”成外地游客心头好
在FAFA STORE店内,除了这些地标建筑饼干,还有别具一格的武汉方言系列产品。“蒜鸟(算你狠)、么羊(没有)、E鹅(恶心)”等趣味十足的方言被制成饼干,成了武汉人的“嘴替”,引得游客们纷纷驻足。店内店外,不断有游客拿着造型各异的饼干打卡拍照,欢声笑语回荡在店内店外。
要问外地游客最爱店内的哪款产品?“黄鹤楼”和“蒜鸟”霜糖饼干一直稳居销量榜首。“外地游客对武汉的第一印象往往就是黄鹤楼,所以这款以霜糖制作的地标饼干特别受欢迎,而‘蒜鸟’作为最近爆火出圈的方言地标,极具武汉地方特色,很好地满足了游客把汉派文化带回家的需求。”周锦解释道。
15岁的刘迪和父母趁着五一假期,专程从南昌自驾到武汉游玩。他手捧刚买到的“六大网红地标”饼干,兴奋地告诉记者:“以前我对武汉的旅游景点了解不多,今天看到这些有意思的文创饼干才知道,原来武汉有这么多好玩的地方,我要拿着它们去打卡这些景点!”
记者拿起一块饼干试吃,入口酥脆而绵密,甜度恰到好处,并不甜腻。周锦介绍,部分文创饼干主体是黄油饼干,口感清淡,含糖量只有普通饼干的六成左右,“更符合当下年轻人追求健康的需求”。
周锦透露,随着“BIG WUHAN那些蛮有味的建筑”文创饼干礼盒逐渐走红,已有北京、杭州、哈尔滨等多地文旅单位前来问询合作事宜。“我们希望未来能有更多文创饼干出现在各地景区,让这份甜蜜与文化传播得更远。”
周锦的FAFA STORE新店开张后的热闹场景,是江岸区首发经济蓬勃发展的一个缩影。
2024年,江岸区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7%、增速居中心城区前列,新增商业面积15万平方米,引进首店117家。保元里、咸安坊二期开街成全国流量地标,百年巴公房子焕新“圈粉”年轻人,武汉天地、武汉万象城获评湖北省夜间消费集聚区。
据悉,2025年,武汉市江岸区将以业态创新挖掘消费潜能,积极拓展数字消费、服务消费,大力发展首发经济、银发经济、假日经济,引进品牌首店100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