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經的刺桐港走過千年歲月,為現在的泉州留下諸多遺跡,大街小巷,無處不有。因此想尋訪泉州的“舊”便特別容易。老城中心地帶,南起順濟橋,北至泉山門,約2.5公裡長的中山路更是一處集中瞭傳統和現代,故事和傳說的歷史文化街區。
即使隔著很遠也能看到路口交叉處高高佇立的白色鐘樓,線條簡潔雅致,有明顯的歐式風格,在一片南洋風的騎樓中格外醒目,中西方建築元素在這裡完成瞭巧妙的混搭,也明證著歷史上那個刺桐城有多麼開放和包容。
街區中的店鋪還沿用著民國風格的名字,就連字體都帶著時間的韻腳。鐘樓商場為典型的廊柱式騎樓,二樓則配以閩南民居經典的“出磚入石”建築風格,端正簡潔又不失質樸。
這是一座不大的城市,摩托車、電動車比汽車更常見,北上廣深呼嘯而過的汽車帶來緊張和快節奏,而“心愛的小摩托”帶給人們的是小城特有的安逸悠閑,是心情徹底放松的妥帖和親近感。
作為歷史悠久的老街區,中山路上也曾一片混亂,附近居民生活環境嘈雜,房舍破舊不堪,煙火氣是夠瞭,臟亂差讓人望而卻步。現在街區精心打造瞭海絲主題藝文段、國潮主題藝潮段、IP主題藝品段三個功能區,不同路段不同體驗,保留瞭原始風貌,也註入瞭更現代更濃鬱的商業氣息。
鐘樓、威遠樓、清朝四川總督蘇廷玉故居,還有源和堂、水門國等傳統老字號,大上海理發店、羅克照相館等民國老店,將人們帶回到“被遺忘的時光”,夜晚燈火迷離,一棟棟老建築讓人恍如隔世。
夜更深,遊客漸漸散去,整條街區仿佛正在漸漸入睡。紅燈籠悄悄懸掛在榕樹枝頭,風吹過便輕輕擺動,那種古舊的感覺更加濃鬱,穿越感也更強。
靜悄悄的街道上仿佛有時光匆匆而逝,白天街區的繁華喧囂讓此時的靜謐顯得既夢幻又縹緲。可以想象,千年歷史中有多少故事、多少悲歡離合曾在老街上一幕幕上演。
長長的小吃街上集中瞭閩南當地特色小吃、全國各地網紅美食。宮燈高懸,抬頭看,各個相異,各個都精美靈巧,讓簡單的一餐也變得有瞭滿滿的儀式感。
來泉州旅行,如果喜歡歷史,鐘情懷舊,不妨到古城裡的中山路歷史文化街區轉轉,在熱熱鬧鬧的街頭依然有歷史的回響,在中西建築之間,依然有曾經的輝煌若隱若現。(更多精彩內容,敬請關註/ 落榜進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