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中国行丨入选世界灌溉工程遗产名录 陕西凤堰梯田如何更好实现保护与发展
创始人
2024-09-07 09:30:54
0

央广网西安9月7日消息(记者陈锵 实习记者陈佳凤 陈钰童)秦巴山区,梯田风光。1.2万亩连片水稻迎来丰收,在凤堰稻作梯田系统的核心种植区陕西省安康市汉阴县漩涡镇堰坪村,江汉平原的移民后代在这里辛勤耕耘,穿梭在遍布山上山下的层层稻田里,切割、脱粒、粉碎秸秆、装袋打包一气呵成。

金秋时节,陕西省安康市汉阴县漩涡镇堰坪村农民正在收割稻谷(央广网发 文婷 摄)

“我今年种了十二三亩水田,一亩土地能达到一千三百斤的产量。开了个农家乐,每年把自己吃的留够,其余都卖完了,来的游客都要带一些我们的富硒大米。”漩涡镇堰坪村村民邹宗林掩不住丰收的喜悦。

分布在汉江之北、凤凰山南麓的汉阴凤堰梯田始建于汉代,是目前秦巴山区考古发现的面积最大、保存最完整的清代梯田。9月3日,在澳大利亚召开的第九届亚洲区域灌溉和排水会议和国际灌溉和排水委员会第75次IEC会议上,凤堰梯田成功入选世界灌溉工程遗产名录。

“这已经是陕西省第4个世界灌溉工程遗产。目前全国有38个,陕西占到了十分之一。”陕西省水利厅一级调研员、水文化专家耿涛说。不止于凤堰古梯田,此前,郑国渠、汉中三堰和龙首渠引洛古灌区分别在2016、2017和2020年入选世界灌溉工程遗产名录。

1.2万亩连片水稻田迎来丰收季(央广网发 方亮 摄)

记者了解到,凤堰梯田灌区总面积约5.2万亩,梯田呈现出“山上有林、林中有水;山中有田、田里有屋;屋边有塘、塘下有河”的生态美景,集灌溉文化、农耕文化、移民文化、田园文化于一体,是人水和谐的典范、灌溉文明的代表;又集“渠、溪、田、塘”为一体,构成了完备的梯田灌溉系统,是水利开发利用的经典之作。

“申遗的成功和遗产的保护利用,对于实现‘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实现水兴乡村、水富乡村、水美乡村具有现实和示范意义。”耿涛说。如今的凤堰梯田,不仅是世界灌溉工程遗产,更有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

“古梯田被发现后,省、市、县结合‘让文物活起来’‘活态展示’‘乡村振兴’等保护发展思路,提出筹建古梯田生态博物馆,整合当地文化、生态、民俗、农旅等多种资源。经过10余年的保护开发利用,现已建成全国首个移民生态博物馆。”汉阴县凤堰古梯田移民生态博物馆馆长兰宗说。

不同于传统意义上的博物馆,凤堰古梯田移民生态博物馆是以村寨社区为单位且没有围墙的“活体博物馆”。与传统博物馆展陈的“藏品”不同,生态博物馆里修复展陈的梯田、吴家花屋、冯家堡子、太平寨、都是特色展品。

兰宗告诉记者:“博物馆内的山、水、林、田、湖等资源形成了一个生态循环。从凤凰山水源涵养林、山溪梯田到山塘湿地,落差分布在一千多米的垂直空间里,生产、生活、生态,和谐运转,诠释了‘山水林田、湖草沙生命共同体’的哲理与内涵。”

凤堰梯田空中俯瞰景色(央广网发 文婷 摄)

据介绍,凤堰古梯田移民生态博物馆现存古梯田涉及六个村,共一万二千多亩。为了保护好、利用好这一宝贵资源,当地依托生态博物馆,对基本农田、生态红线、秦岭生态、文物“展品”的保护制定了一系列措施,让凤堰梯田遗产持续发展。

近年来,当地加强对凤堰古梯田周边古建筑的保护与修复,同时以农旅融合为抓手,将梯田、吴家花屋、冯家堡子、太平寨、观光茶园等周边旅游资源整合,建设以梯田为核心的生态旅游集聚区,持续形成“春踏油菜花浪、夏看水田插秧、秋闻金谷飘香、冬赏雪落山庄”的梯田美景,进一步推进文旅融合、农旅融合、水旅融合,不仅实现了群众稳定增收,也为当地带来了生态旅游的新机遇。

如今在凤堰梯田,游客可以观四时风景,参与传统农耕活动,体验制作古老的手工艺品,或是在民俗节日中深入体验地方风情。“下一步将持续发力做好梯田、灌溉体系的保护、修复、陈列展示和管理管控,在保护传承的基础上,积极打造集田园观光、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乡村农旅融合于一体的客家梯田综合旅游示范区。”兰宗告诉记者。

作为农耕文化的“活化石”、民族智慧的结晶、人与自然和谐的典范,凤堰梯田正和丰富的文化遗产共同发挥作用,深刻影响着群众的生产生活方式。“我们将持续加大陕西灌溉遗产工程的保护与利用,编制陕西灌溉工程遗产保护利用规划,前瞻性规划设计保护路径,保护原则和方式方法,成立陕西灌溉工程遗产保护利用联盟,持续推动陕西灌溉工程遗产的保护利用、可持续发展。”耿涛介绍说。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雨雾交加中穿越351国道,在千... 和著名的318、216、219甚至北方的331相比,351国道几乎算是默默无闻的存在,而我这次穿越的...
太康:月饼市场“新意”十足 “... 随着中秋节临近,太康县各大商家纷纷施展创意,不仅有新奇独特的月饼亮相,更有别具一格的造型登场,为市民...
原创 秋... 导语:秋天,吃芋头山药不如多吃它,现在大量上市,护肝明目,养血健脾胃,煮汤特鲜! 最近的菜市场到处都...
云峰山“中国最美桢楠林”引领雅... 雅安市荥经县云峰山凭借“中国最美桢楠林”的生态禀赋与多元乡村产业布局,走出了一条“农旅融合、联农带富...
新加坡旅行商齐鲁“寻新”记:岱... 齐鲁网·闪电新闻9月24日讯在中新建交35周年之际,山东省文化和旅游厅联合中国驻新加坡旅游办事处、山...
山西赏秋第一站:穿越千年的云冈... 秋日暖阳洒在武州山麓,1500年前的佛像泛着金光,这一刻,时光仿佛倒流回北魏王朝。 清晨的第一缕阳光...
文旅观察:县域过“双节”如何打... 中新网丽水9月24日电(傅飞扬)2025年国庆、中秋“双节”将至,各地纷纷推出丰富多彩的文旅活动,邀...
高2.2米的“巨人稻”首次亮相... 国庆长假临近,辰山植物园自然生活节也将回归。10月1日至10月8日,以“自然超‘植’,生活超适”为主...
柳林酒举行盛大“酒海香·天青盛... 秋分时节,长安披锦。正值国庆、中秋“双节”来临之际,陕西柳林酒业集团“酒海香·天青盛宴”活动于9月2...
名厨教做家常菜|职工周末学炒菜... 你发现没?做饭太难了 9月20日,一场特别的烹饪课在山西开课,20多位职工跟着名厨学做家常菜。从西红...
2型糖尿病患者,少吃主食利于控... “老张,你怎么又没吃晚饭?” 饭点刚过,社区公园的长椅上,65岁的张大爷皱着眉头看着手机上的血糖数据...
多数人只顾猛吃,这几道“隐形贵... 这自助餐,说起来是件特实在的事儿,咱们花一个价钱,就能把肚子里塞得满满当当,想吃啥吃啥,这日子过得,...
第一次去恩施旅游别慌!恩施五天... 恩施,这个被地质学家誉为"露天地质博物馆"的秘境,以其独特的地貌景观和深厚的文化底蕴令人心驰神往。此...
山水有约,“峡”客归来!五道峡... 经过6个月的精心打磨,备受全县人民和众多外地游客关注的五道峡景区于9月23日正式开始试营业。此次提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