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制菜”这一概念在饮食界掀起了不小的波澜。去年,专家的一句“预制菜是猪狗食”引发了激烈的讨论。时至今日,提起预制菜,许多人仍旧避之不及,仿佛它是洪水猛兽。但预制菜真的如此不堪吗?
预制菜,顾名思义,是指那些事先加工好的食品,包括切好的蔬菜、肉类、海鲜等食材,以及调味料和调料。这些食品经过精心包装,只需简单加热,即可在家中或餐厅中享用,为现代快节奏生活提供了极大的便利。然而,在追求“锅气”的中餐文化中,预制菜似乎与“主流”背道而驰。
许多人对预制菜的抵制,主要基于以下几点:不新鲜、含有添加剂、口感不佳、对健康不利。一些商家为了标榜自家产品的新鲜度,纷纷打出“拒绝预制菜”“新鲜现炒”的口号。对于是否能接受预制菜,网友们的意见分歧:
- “其实我们无形中已经吃过很多预制菜了,只是以前没注意而已……”
- “餐馆用的那些预制菜不知道放了多少添加剂和防腐剂,想想都觉得反胃了!”
- “吃预制菜还不如不吃,既不新鲜又没营养,而且隔夜菜还有损健康。”
- “只要是质量卫生都达标的预制菜,我觉得我是能接受的。”
预制菜既有优点也有缺点,但对于追求食材口味和品质的人来说,预制菜确实难以接受。然而,对于打工人来说,预制菜并不是那么难以接受的选择,甚至在一定程度上,它解决了“吃饭难”的问题。
如何解决午饭,是打工人之间永恒的话题。从“社区食堂”到“成人小饭桌”,再到最近流行的“白领饭”,都充分证明了一点:打工人想在工作日吃上一顿新鲜饭菜真的不容易。所以对于那些公司没有食堂又不包餐的打工人来说,选择外卖才是常态。而外卖,往往是预制菜的“聚集地”,你拿到手的黄焖鸡、酸菜鱼、猪肚鸡汤……都有可能是预制菜。
尽管网络上有很多教大家如何辨别外卖预制菜的方法,但也没有太大作用,打工人只是从“平静地吃”变成了“心惊胆战地吃”。对打工人而言,外卖店是预制菜的劝退程度,还不如一张脏乱差的外卖门店图。即使门店餐厅也时常打着“现炒”的旗号用着料理包,可以大胆猜测一下,禁止明火的商场餐厅里售卖的真的是现炒菜吗?
所以有网友想到了,既然外卖店卫生不透明,餐厅也会用预制菜,那我为什么不能自己做预制菜呢?不仅省时省力,还能保证所用食材和烹制过程都是干净卫生的。一位已经自制预制菜小半年的网友表示:“只需要每周抽一天花费三小时,准备好一周的午餐,对连续工作吃n年外卖的人来说,这是最便捷又最健康的方式了。”提前将一周的饭菜做好,分成好几份,用饭盒打包好装进冰箱,上班前取出带去公司加热,就能饱餐一顿。
网上还有不少自制预制菜的网友提供了一些小窍门,比如要趁饭菜还很烫的时候放入冰箱,减少细菌滋生;直接放冷冻比冷藏保质期更长;能用饭盒装就别用保鲜袋……
质疑预制菜,理解预制菜,自制预制菜。做饭两小时,吃饭五分钟的年轻人,早就和预制菜和解了,预制菜也逐渐成为打工人填饱肚子的首要选择。对打工人来说,时间是奢侈品,下班后的时间每一分每一秒都是珍贵的。每天下班拖着疲惫身体到家,除了躺着已经不想再多动一下了,没有更多的精力去做准备饭菜这样一件麻烦的事情。尤其是一到夏天,在厨房的每一秒钟都是煎熬,与其每天承受“痛苦”,不如一次性“买断”,有点长痛不如短痛的意思。
当然,很多人对预制对身体有害的担忧是可以理解的,但也不必站在下厨房的制高点睥睨众人,甚至贬低那些吃预制菜的人:“谁会吃这种毫无营养、难以下口的东西?”“吃这个不如直接饿死呢”。但,难道是他们不想吃新鲜饭菜吗?要说营养价值那确实可能谈不上,但这些预制菜却能让打工人在忙碌的间隙快速充饥饱腹,也可以理解为“续命餐”。更何况,都已经吃预制菜了,谁还在乎有多高的营养啊?吃个饭都要搞鄙视链,不累吗?况且打工人也不是一年365天都在吃预制菜,不忙碌的时候当然会选择新鲜食物来犒劳自己。
反正吃什么、怎么吃,都是为了生活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