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面!是對新疆面食最基礎的尊重
我从新疆来
2023-03-30 01:48:39
0

原標題:加面!是對新疆面食最基礎的尊重

在新疆人眼裡,“加面”已不單單是加一份面那麼簡單。“加面”更像是一門藝術,是由無數辛酸和懷念編織起來的藝術。“加面”來源於生活,高於生活。

我嘗試在瀏覽器裡搜索“新疆加面的由來”,但以失敗告終,但這並不影響我給出“新疆加面的由來”這個答案。

“加面”一詞來源於新疆平常百姓傢,後來在各種新疆飯館流行起來。“加面”一般指拌面的加面,還有大盤雞的加面,大盤雞的加面叫皮帶面。

皮帶面以寬面為主,因為大盤雞裡湯水比較多,寬面能吸油,有嚼勁更入味兒。如果把加面換成細面,就缺少那份吃面的體驗,面的味道也沒那麼足。

“拌面”又叫拉條子、拉面。拌面的拉面,一般是手搟的細面,如果有人給你加機子面,那傢店不是偷懶,就是不是地道的新疆拌面飯館。

對於新疆人來說,山珍海味再多,也給傢裡的拌面留瞭一個位置。

關於“加面”最初的印象,應該是母親往你碟子裡加的面吧。吃著傢常拌面,加著一碟子接一碟子的拌面,嘮著傢常,如果能再來一碗面湯,內心無比的踏實,幸福感爆棚!

當其中一部分很會做拌面的人開起瞭拌面飯館,並將新疆拌面館開到瞭全國各地,加面也尾隨瞭一路。有的加面迷路消失瞭,有的加面味道變瞭,有的加面身價變高瞭。

作為一個留在新疆讀書的孩子,我是幸福的。因為我能做到逢面必加,能吃到大份加面,甚至能要到不要錢的加面。

“什麼?加面不要錢?”

“對,在新疆,絕大多數拌面館第一份加面不要錢,有的甚至管飽不限制加面次數。”

出瞭疆就不一樣,啥都要錢,加面也要錢。加的面不僅少,還特別貴。有人說,內地拌面的份量還沒新疆加面足。甚至有人給蓋澆面打上新疆拌面的幌子,加的面是牛肉面的面。

太氣人瞭哎,當我們從小吃拌面的兒子娃娃不知道拌面和加面長啥樣子嘛?!米飯加米,拌面加面,可能隻有在新疆才可以實現。疊加面的快感,別提有多攢勁瞭!

如果我問,你最多要過幾個加面?此刻,我隔著屏幕仿佛都能聽到好多巴郎子不厚道地笑。

以我自己為例,最多的一次要過四個加面。那天我要的碎肉拌面,那味道真像傢裡做的一樣,亞麻攢勁啊!一口氣要瞭四份加面,而且那傢館子加幾個面都不要錢,管飽!

我要兩個加面的時候,我看那老板還挺和藹可親的,等我要到第四個加面的時候,那老板的臉都綠瞭。可能那老板在想,應該是遇到對手瞭。多來幾個像我這樣的“狼人”,非得把這館子吃倒閉瞭不成。

要加面的方式,因人而異,要法不同。像那種普普通通要加面的方式我就不提瞭,這裡講一講狠人是怎麼要加面的。

我舍友和我說,有一次他和朋友去吃拌面。第一份加面不要錢,但後面每一份加面三塊錢。他朋友飯量大,但他那天沒什麼胃口。他朋友給他們兩個人都要瞭一份加面,把他那份也一塊兒吃瞭。既省瞭加面錢,又吃到瞭兩份加面。

誇飯館老板手藝好,寒暄套近乎,也容易要到加面。

拌面館如果是女人開的,就叫姐。如果老板是男人,就叫哥。不要看年齡,不要把“阿姨”“叔叔”這種稱呼搬上來。

“姐,手藝不錯呀,一吃就能感覺到是咱老牌子新疆拌面。”

“哈哈,好吃就多吃點。”

“姐,你這飯館開瞭好多年瞭吧,口碑很好呀,看來你這兒吃拌面的人很多呀!”

“小夥子好眼力呀,是啊,開瞭五年瞭……”

故事朝這個情節發展下去,最後你不要加面,老板也會把加面送上來。

如果你第一次到一傢拌面館吃飯,為瞭享受更周到的服務,務必要扮演一個常客或很瞭解這傢飯館的樣子。

“哥,我同學經常來你這兒吃飯,他說在你這兒吃飯實惠,周圍的同學都準備來你這兒吃飯。”

什麼樣的客人最討老板喜歡,就是回頭客。

“那你以後也要多帶同學來我這兒吃飯呀,方圓幾裡隻有在我這兒學生吃得好,吃得飽。”

“沒問題!”

隻要要加面的功夫深,花卷雞可以免費加花卷,湯餃可以免費加餃子,抓飯可以免費加米。

加面和什麼最配?蒜!

因為新疆拌面的加面份量比較足,所以一般吃飯的時候不要把老板給你的菜全倒在拌面上瞭,也給加面留一點菜。

要一份加面,把菜倒在上面,就著大蒜。吃有勁道的加面,把所有不開心的事統統拋在腦後。

什麼時候想要加面?餓!

可能是上瞭一天班,不想回傢做飯,就和室友一起去吃拌面。中午吃的自助,所以下午還想要一份加面,才不至於半夜被餓醒。

可能是吃膩瞭學校的拌面,一碟子拌面都吃不完。決定今天和女朋友一起下館子,要瞭兩個過油肉拌面,又疊瞭三份加面。

可能是單純想傢瞭,想到媽媽問我:“你要棍棍兒加面還是片片兒加面?”

“棍棍兒和片片兒都可以。”

漂泊在外的人兒,哪裡有那麼多溫馨的選擇可以做?心酸的是,離開瞭新疆,小小的一份加面也變成一種奢侈。懷念的是,媽媽親手給你下的加面。

“加面”之所以稱得上是藝術,是因為它被無數人傾註瞭情感,每個人都可以是藝術傢。

“加面”超出瞭“加面”本身的意義,情懷變成瞭它的衍生物。

你,有多久沒吃加面瞭?

-END-

本文由“我從新疆來”原創,歡迎關註,帶你瞭解熟悉而又陌生的新疆!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梅亦专题调研滕王阁景区业态提升... 9月1日,江西省委宣传部副部长,省文化和旅游厅党组书记、厅长梅亦率队深入南昌滕王阁景区,围绕景区业态...
第三批北京市级旅游休闲街区名单... 日前,北京市级旅游休街区 评选结果公布 6个街区成为第三批 “北京市旅游休闲街区” 为市民游客提供了...
苍山禁止采菌游后,采菌游领队:... 封面新闻记者 周翼8月24日,云南大理公开宣布,不得在苍山保护区违规组织“采菌游”“研学游”“探险游...
雪媚娘皮的制作方法及配方揭秘 雪媚娘是一款口感丰富、外皮Q弹、内馅鲜美的甜品,而制作雪媚娘皮则是制作这款甜品的关键步骤之一。本文将...
大反转!密密麻麻“又惊悚又恶心... 正值开渔季,吃货广东人的快乐又回来了!接下来的餐桌将会是这样的——🐟🦀🦞🦐🦑 开渔以来,各种各样的美...
鼓浪屿:不以沙滩质量见长,更像... 去其他海岛是“度假”,去鼓浪屿是“感受一种不一样的文化和生活氛围”。 和国内其他知名海岛相比,位于福...
原创 最... 1971年10月25日,纽约联合国总部见证了一个载入史册的重要时刻——中华人民共和国成功恢复在联合国...
原创 春... 春寒湿气重,祛湿养脾是关键!这6道家常菜要常吃!健脾祛湿一身轻 春初寒湿气重,祛湿养脾是关键! 今...
原创 莲... “滋啦——”油锅刚热,妈妈便将切好的莲藕片滑入锅中。瞬间,清甜的香气伴着“咔嚓”声炸开,那是莲藕在高...
零失败可乐鸡翅:厨房小白的逆袭... "妈!我又把菜炒糊了!"这大概是不少厨房新手的日常哀嚎。但今天,我要给大家分享一道让手残党秒变米其林...
原创 排... 排骨蒸香芋是一道经典的粤式家常菜,以其软糯鲜香、营养丰富的特点深受人们喜爱。这道菜将排骨的鲜美与香芋...
原创 初... 民间常说 “秋食果,胜补药”,入秋后不少人总盯着苹果、梨买,觉得它们润秋燥,却把黄桃这 “宝藏果子”...
双城联动,Fun肆秋游——黄山... 西子湖畔桂香初蕴,黄山云海遥映碧波——2025年9月2日,作为“四季安徽”文旅推广系列活动之一的“F...
晚潮|云散日朗,俱有喜态——天... 潮新闻客户端 吉娜 缘起:循霞客之路,寻诗仙之梦 初识天台山,在诗仙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天台四...
有料、有趣、有深度 今年暑期旅... 今年暑期,旅游市场“热”力四射,点燃了大家的消费热情。各大景区街巷间人流如织,消费场景持续焕新,文化...
两大一小去黄山三日游要多少钱?... 黄山,这座被誉为“天下第一奇山”的名山,一直是我心中向往的地方。从小就在书本上看到黄山的奇松、怪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