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火朝天的暑期旅游随着开学的铃声结束,几家欢喜几家忧,这个旅游旺季基本确定了旅游人一年的收成,盘点一下,能笑的屈指可数。
这个暑期旅游旺不旺?一定不会有否定的意见。但为啥是人旺财不旺呢?
是市场变了,消费理念变了,旅游模式变了。你还在以不变应万变??
现在不是旅游不好,而是你的适配度太差,没有与形势匹配的能力。
这两年旅游市场的形势变化,其实大家有目共睹,旅行社的被边缘化趋势越来越明显,这个问题提出了多年,但得过且过的思维,维持现状的思维一直给这个市场注入萎缩的动力。
还不该清醒清醒,换换思路?
还仅仅把吃住行游购娱作为旅游产品的抓手?
随着网络平台的发展,这六要素哪一个不能通过手机解决?特别是年轻人,玩的太溜了吧。吃啥?上网搜搜,看看评论;住哪?上网搜搜,选择最佳;交通?太容易了,网上订票,落地租车,一键都解决了。去哪玩?网上先把门票订了;买点特产?网上全有,并不用大包小包背着走;娱乐?太多了,网上一搜,想去哪去哪?请问旅行社的优势在哪?为啥还要找你?
看看近两年什么最火?
文旅、体旅、户外、研学、亲子是不是超越了常规的旅游?
你还只是操作常规团?你还只能做普通导游,只能依靠点灯熬油搜集来的趣闻轶事吸引客人?
当前大环境不好,人们钱包空了,但出游的愿望依然存在,只是大家都公认消费降级了,这是不争的事实。
换个玩法行不行?既能实现旅游带来的快乐与收获,又不必抠抠搜搜的担心出门被宰的只剩下裤头了。
以玩促游,以玩助游,让旅游变得更简单,更直接不好吗?
名山大川、古城古镇固然吸引着人们的眼球,引来无数人的追捧,但越来越多的人发现,这些网红也好,著名也罢,千里奔赴的不过是人挤人,是只见人头不见风景。玩出的是热闹中的寂寞。人们对于旅游的实际需求正在下沉。例如走进山乡,徒步穿越、野外露营、拥抱自然,用最淳朴的方式实现旅游目的。
而这一切更需要有专业的领队来指导,专业的策划来实现,才能确保安全。自己盲目的行为会给自己带来诸多意想不到的困难和麻烦。
有没有成功的案例成为范本?有没有经典的玩法可以借鉴?
在云南西双版纳,一家多年从事研游学服务、团建拓展服务、特种旅行服务、户外运动服务的公司,他们以自然教育为抓手,通过助力乡村旅游发展,以雨林徒步、茶山会友、民俗文化为内核,把旅游与体育充分融合, 通过深度旅行、野外技能训练和户外运动等形式,扩展服务范围,把自然教育、人文教育、营地教育和科普教育贯穿游学服务之中 ,满足亲子、团建、聚会等多种社会需求。在当地旅游市场中独树一帜,以玩促游是他们市场立足的根本。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学习不是照搬照套,而是要活学活用,领会其精髓,做到举一反三。正如当年的教员在井冈山,把XXX主义的普遍真理与中国XX实际相结合,才有了今天。不是像过去他家旅行社设计了一个不错行程,拿来,改个名头、改个电话就成自己的了。结果一哄而上的结果就是内卷,长久不了的。
听听人家怎么做,看看人家的精髓在哪里,学习的技能,掌握的是思想,只有这样才能让自己在本地的旅游市场中立于不败之地,才能赢得更大的客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