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洱茶由生到熟,是人与天、地、微生物共同参与“ 炒制 ”的结果。世界茶源地优异的自然地理环境孕育了内含物质极其丰富的云南大叶种茶。云南独一份的明媚阳光,造就了普洱茶独一份的晒青工艺,既快速降低了茶叶含水量,也保留了足够的微生物、活性酶来促成后续的变化 —— 当人工渥堆技术开始介入后,这些得到保留的微生物、活性酶又重新活跃起来,它们像一群大厨,按照各自的烹饪方式在茶叶中“ 加料 ”“ 调味 ”,在持续几十天地“ 烹调 ”之后,普洱茶便“ 熟 ”了。
普洱茶“ 熟 ”了,是对世界茶文化和饮食文化的一项绝大贡献。自远古以来,生与熟的区分就蕴含着丰富的文化意涵。当人类学会用火,并发明出烤、煮、熏等烹饪方式,不仅促使食物远离自然而具有文化意义,也让人类一步步迈入文明时代。由此看来,“ 熟 ”似乎都象征着一种文化亲和性和进步意义。就像普洱熟茶,但凡喝过的人都不得不承认,相比生茶的苦涩霸道,熟茶确实是更为醇滑适口的。
熟茶的出现,是对普洱茶加工工艺和普洱茶文化的重要发展,也是对普洱茶这种“ 大自然的全息产品 ”更为深入的阐释。普洱茶虽“ 熟 ”,但熟茶还是个“ 年轻人 ”。相比普洱生茶已经走过的上千年岁月,如果从 1975 年现代普洱茶人工渥堆技术正式形成算起,熟茶也不过才五十岁。
很多人喜欢把普洱茶圈子称作江湖,如果真是这样,那么熟茶就是初入江湖的毛头小子,其貌不扬,却天赋异禀,只需要有人来打通它的任督二脉,再加以勤奋地修炼,最终武功盖世并不是奢望。
今年是熟茶诞生五十周年,各地都在举办庆祝活动,有人说“ 普洱茶即将走入熟茶时代 ”,也有人说“ 普洱熟茶的微生物科技新时代已经到来 ”。无论如何,以熟为名的熟茶正在不断走向成熟,而其中最为突出的表现便是熟茶健康功效研究地不断深入。
从广为人知的艾米尔实验报告开始,到如今的科学家们愈发全面、精细和深入的研究探索,熟茶就像被丢进了太上老君的炼丹炉,不断接受着科学的检视与剖析,期间虽然不无误解与争议,但愈来愈多的研究结论表明,熟茶越炼越强、越炼越香,尤其是它的健康价值更是无可非议。
数十天的高温发酵,加上数十年的科学探索,再加上半个世纪的时光淬炼,现代社会锻造了熟茶的温润与坚毅。我们没有理由不相信,它就是打开我们这个时代健康生活的秘钥。熟茶也是时候“ 出炉 ”,温润我们的现代生活了。
普洱熟茶的好喝有很多层面,本期独家关注我们尝试从当下人们普遍比较关心的饮食健康的角度出发,去看看现代科学中的熟茶健康功效研究的新进展,去看看以健康为核心价值的熟茶究竟达到了何种健康程度。相信看完本期内容的读者们会不无感概地发现:熟茶熟矣!
1
新刊封面 / Magazine cover
编者注:
1、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平台立场,以上图文,贵在分享,如涉及版权问题,请后台联系我们删除。
2、热忱欢迎广大茶友投稿,投稿请发至:admin@chinadarkte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