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疆党旗红丨旅游小城满洲里,如何通过种水果稳边富民
创始人
2024-08-29 19:31:09
0

8月底的满洲里秋风习习,绿草茵茵。尽管暑期旅游热已接近尾声,满洲里国门景区依旧有络绎不绝的游客拍照打卡游玩。

内蒙古自治区的满洲里市,西临蒙古国,北接俄罗斯,是全国最大的陆路口岸城市,也是一个旅游城市。

满洲里市委宣传部提供的数据显示,这个常住人口为12.72万人的城市,旅游直接从业人员近万人,带动相关就业6万余人。2024年1月至7月份,全市接待游客428.59万人次,同比增长22.64%。其中出入境旅游人数45.29万人次,同比增长103.59%。

2023年,满洲里市地区生产总值110.89亿元,增长6.8%,三次产业结构比例为1.8:11.6:86.6。通过这组数据可以看到,第一产业农业占满洲里经济总量的比重很小。

澎湃新闻日前在满洲里市采访了解到,农业产业占比虽小,却在稳边富民方面起到了关键作用。满洲里新开河镇有一个紧挨着中俄边境的二卡社区,近年来在社区党支部的带动下,社区居民利用有限的土地资源发展种植业增加收入,守边兴边,为祖国守好了“东大门”。

8月的满洲里国门景区,游人络绎不绝。澎湃新闻记者 高宇婷 图

紧邻俄罗斯的农业社区

“卡伦”是满语,意为岗哨。光绪三十四年,呼伦贝尔副都统宋小濂在边疆地区设置了二十一个卡伦,其中第二卡伦简称“二卡”,当年的第二卡伦就在今天的二卡社区辖区内,这也是二卡社区名字的由来。

二卡社区也是内蒙古自治区距离边境最近的一个农业社区,有户籍人口898人。2006年二卡社区成立后,当地的村民变居民,但他们的主要生产生活方式并没有变化,依旧是种地为生。

“到了二卡社区,看到的都是绿油油的菜地、温室大棚,我们二卡和城里的社区不一样的。”二卡社区党支部书记、主任胡亚军介绍,最近十多年里,二卡社区党支部带领当地居民建设冷棚、暖棚等设施农业,努力探索“南果北种”“南菜北种”技术,增加居民收入。

十多年前,二卡社区居民徐晓艳看到街上有人卖草莓,自己也想试着种种。最初她租了一栋别人的暖棚试种,“头一年做得还可以,第二年发的(草莓)苗子不适合咱这,有一年就没种成功,剩下都成功了。”徐晓艳总结这十多年来的草莓种植经历时讲道。

再后来种植草莓收益可观,又赶上政策好,居民建设暖棚、冷棚,国家给予相应补贴,于是徐晓艳投入了20余万元建设了一栋占地面积1亩的暖棚,获得国家补贴10万元。

现在,徐晓艳的暖棚里一半种着草莓、一半种着葡萄。草莓苗刚刚种下约有10日,采摘期是11月中下旬至来年6月。价格则按照季节来算,80元至40元不等。

二卡社区居民徐晓艳介绍暖棚里的葡萄、草莓种植情况。澎湃新闻记者 高宇婷 图

葡萄正值采摘期,徐晓艳暖棚里的葡萄架上挂着大串的紫色玫瑰香葡萄,采摘价每斤30元。每年到她家里采摘的回头客也有不少,一年下来一栋暖棚的毛收入有十多万元。最关键的是,这一栋暖棚徐晓艳一个人就能打理得过来。

徐晓艳家几乎是整个二卡社区里第一个开始种植草莓的人。自此之后,社区党支部也加大宣传,推广设施农业。

胡亚军回忆,2007年左右,二卡社区居民建设一个冷棚国家补贴1万元。到2016年左右,社区居民建设一栋暖棚国家补贴10万元。起初居民对种水果、蔬菜,以及建暖棚等并不是很积极,后来有徐晓艳这样种草莓成功的例子,二卡社区的居民也逐渐种起了草莓。再加上社区党支部的联系和宣传,居民种香瓜、西瓜、哈密瓜、樱桃、葡萄等水果的也越来越多了。

新开河镇一位干部告诉澎湃新闻,整个满洲里的农业种植面积并不大,不论是发展农业产业为居民增收,还是为稳边、兴边、富边,当地党员干部都尽可能为百姓积极申请相应补贴。

二卡社区辖区面积155平方公里,可以种植的土地不算多,仅2400余亩。如今,二卡社区有800多个棚,其中暖棚有160个(约160亩)。农业种植已经成为二卡社区70%居民的主要收入来源。也因为二卡社区居民勤于钻研种植技术,居民人均纯收入已从此前的8000元增长至2023年的3.33万元。

2023年,二卡社区党支部书记胡亚军联合辖区民警拍摄短视频宣传二卡葡萄。受访者供图

二卡社区里的暖心服务

二卡社区紧挨着俄罗斯联邦赤塔州后贝加尔斯克区阿巴该图镇,辖区陆地边境线西起58号界碑,东至69号界碑,全长15.18公里,水上交通线5.34公里。

二卡湿地景区里的71号水上界碑。澎湃新闻记者 高宇婷 图

如今,二卡社区党支部依托军警民联防组织,构建了陆上水域为一体的综合联防体系。二卡社区里还有13名居民被选为陆地边境线护边员,定期巡护二卡社区的15.18公里陆上边境线。胡亚军告诉澎湃新闻,护边员不仅要身体素质过关,最好是家里的农田也在距离边境线较近的位置。

今年50岁的高俊杰就是二卡社区的一名护边员,每周最少要巡逻两次。巡边护边每个月仅发600元,高俊杰还是主动报名,他觉得自己时间充裕,完全可以胜任这一工作。

高俊杰非常勤奋,他家里种有玉米、土豆等作物。每天早晨5点,高俊杰还会早起赶早市,“卖得好的时候一天能卖100多块钱。”

二卡社区在市区道南天桥早市里有固定摊位,每天几乎都有百十名二卡的居民在这里赶早市卖菜,他们不用缴纳摊位费,只需要交卫生费即可。

胡亚军说,新开河镇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的一名工作人员恰好是二卡社区辖区的党员。也正是这名二卡社区的党员,帮助二卡居民联系到这个免除摊位费的早市点位,让二卡社区田间地头的蔬菜直达市民饭桌。

二卡社区党支部、党员不仅在居民增收、稳边兴边方面做了很多工作,澎湃新闻了解到,在丰富社区的文化活动方面,二卡社区也做了很多努力。

近年来,几乎每逢佳节二卡社区就会搞些活动。

胡亚军告诉澎湃新闻,社区在2006年刚成立时,居民没事不太愿意到社区来,对社区工作也不太认可,搞活动居民也不愿意参加,需要给居民买些礼品,大家才愿意来。

农民丰收节二卡社区举办的变装走秀活动,居民参与热情很高。 二卡社区供图

后来社区党支部慢慢做了很多实实在在的事情,居民才有所改变。元宵节做花灯、吃元宵,三八妇女节插花,端午节包粽子,七夕做戒指、为金婚银婚老人拍婚纱照,中秋节做月饼,重阳节为老人剪头发、吃长寿蛋糕……每年社区开展的活动内容不一,但是年年佳节社区都有活动。

2023年重阳节,二卡社区邀请理发师为老人剪头发,给老人吃长寿蛋糕。 二卡社区供图

再比如今年母亲节,二卡社区为辖区内的一位贫困母亲送去了一大束鲜花。这位母亲几乎是人生中第一次收到鲜花,非常感动。

社区的工作实实在在,居民也越来越认可社区工作,再逢社区搞活动,参加的居民也越来越多了。“总之现在二卡老百姓很愿意参加社区的各项活动,也愿意在活动中展现自己,唱二人转、自编快板儿表演节目。”胡亚军说,现在二卡社区里还有秧歌队、舞蹈队、锣鼓队、广场舞队、辣妈走秀队、乡村二人转队、快板说唱队等多个文艺小队。

胡亚军告诉澎湃新闻,她想在社区岗位上的时候尽量让大家体验不同节日带来的欢乐。每到佳节,城里会有很多热闹的活动,而二卡比较偏远,只有社区组织活动,把活动搞好了、搞得热闹了,边疆的居民才能更有文化归属感,增加文化自信。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王成伟||到老虎沟吃荷叶面 老虎沟不是一条沟,是家乡湖北十堰的一条普通巷子。为何叫老虎沟不得而知,可是又有什么关系呢?重要的是,...
9月22日清晨正能量满满的早安... 每天早上手机一亮,总能在各种群里看到“早安”两个字刷屏。 这些话就像清晨透过窗帘缝隙挤进来的第一缕阳...
长城汽车×敦煌:以万里精神,架... 敦煌,这座矗立在河西走廊西端的古城,是丝绸之路的“十字路口”,更是东西方文明交融的千年坐标。从玉门关...
原创 一... 中秋的月光洒在窗前,案几上摆着几块造型奇特的月饼,河北博主小林的厨房里飘散着焦糖与坚果的香气。这位9...
广东5天4晚怎么玩,一家三口去... 广东5天4晚怎么玩,一家三口去潮汕玩五天人均花费多少 家人们,是不是经常想着找个时间,带上家人一起出...
【金秋昭华·国庆畅游 】国庆溜... ZTWL 金秋昭华·国庆畅游 国庆不想堵在高速上 “看车展”? 不想挤在热门景区 “数人头”? 那...
从五仁到流心:一代人有一代人的... 每到中秋,月饼总会成为人们茶余饭后的话题。可细细想来,不同年代的人,对月饼的记忆却各不相同。正如有人...
新手也会的家常鱼香鸡蛋:简单好... 鱼香鸡蛋酸甜咸鲜,配米饭超下饭,15 分钟就能做好,新手也能轻松成功。2 人份的话,要准备这些材料:...
老公隔三差五就要点的一个菜,真... 老公隔三差五就要点的一个菜,真的比清蒸的好吃太多了盐焗罗氏虾
国内头号「土味饮料」,最近被韩... 年初那会韩男韩女扎堆出没上海,造成现象级出片热和采购狂潮。 最近这新一波潮流更加有反差感,一大堆「土...
秋天去恩施旅游超爽!4天3晚行... 开篇:邂逅秋日恩施 秋天,总是带着一种独特的诗意与浪漫。当秋风拂过大地,树叶渐渐染上金黄,此时的恩施...
原创 汪... 雨中蜜恋!汪峰森林北济州岛撒糖实录, (倒叙开篇) "我们好着呢!"汪峰近期直接甩照片怼分手传闻...
年轻人都在哪里过国庆?呼和浩特... 中秋国庆·HOHHOT “森”呼吸露营计划 城市周边的“森”呼吸 露营之旅! # HAPPY HOL...
原创 为... 作者:黎荔 曾经走过一个废弃的游乐场,那里有一架已停止的旋转木马,铁锈像藤蔓一样爬满了它曾经鲜艳的...
原创 厦... 厦门金榜山深处,藏一幽谷,名曰“方寸”。 其名如诗,其境如偈——方寸之间,可纳天地;咫尺之地,能照人...
南陵乌霞山:藏于皖南的隐秘仙境 乌霞山坐落在南陵县西部工山镇境内,位于南陵、繁昌、铜陵三县交界处,与繁昌马仁山连为一体,山北地属繁昌...
广东现代化海洋牧场臻品涮进重庆... 秋分将至,丰收正浓。一场跨越山海的“鲜味”奔赴,在重庆火辣上演。9月21日,“粤鲜粤好,渝粤共享——...
【流金岁月】中秋:父母打的月饼... 中秋节快到了,看着商场里那些形色各异的月饼,虽说比起几十年前的要好上几十倍甚至上百倍,但在我的记忆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