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e公司
近期,“年輕人擠爆寺廟”、“上香比上學還認真”、“靈隱寺十八籽手串限購”等話題頻頻占據熱搜榜。熱搜的背後,是年輕人對寺廟熱情迅速升溫的現實。
許多網友調侃,這屆年輕人在‘“上班”與“上進”之間,選擇瞭“上香”;在“求人”與“求己”之間,選擇瞭“求佛”……
報告:寺廟熱度大漲
前不久,北京臥佛寺僅因與“offer”諧音,便被網友冠以“offer寺”之名,不少祈求“上岸”的年輕人,前往臥佛寺虔誠膜拜。
更早之前,杭州法喜寺因寺內一株500年白玉蘭拍照效果絕佳,在多個社交平臺火出圈。如今法喜寺已是許多年輕人心中必打卡的寺廟之一。
年輕人對寺廟的熱情升溫,得到瞭相關數據或報告的支撐。
攜程此前發佈的一份報告提到,除瞭海濱度假、主題樂園等旅遊打卡點,越來越多年輕人將放松身心的方式寄托在瞭寺廟。
數據顯示,2023年2月以來,預訂寺廟景區門票的人群中,90後、00後占比接近50%。年輕人們正在成為點燃寺廟旺盛香火的主力。
總體來看,攜程數據顯示,今年以來寺廟相關景區門票訂單量同比增長310%。從搜索熱度來看,關註度較高的寺廟景區分別是:靈隱寺、普陀山、寒山寺、雍和宮、佛光寺、白馬寺等。相比時間較為隨性的老年人,周末是年輕人們去寺廟的熱門時段。
巨量引擎數據顯示,2023年開年至3月22日,“寺廟”關鍵詞的搜索指數同比增長600%以上。寺廟的搜索人群中,30歲以下年輕人占瞭44.31%,18歲至23歲年齡段人群的偏好度(TGI)最高。
而馬蜂窩3月23日發佈的2023年春季“旅行蜂向標”顯示,近一周各地“寺廟”的平均熱度漲幅高達138%。
在最受年輕人關註的寺廟榜單中,杭州靈隱寺拔得頭籌,雞鳴寺、法喜寺、大明寺、白馬寺等寺廟也占據春季最受年輕人關註的寺廟前五。
尤其是法喜寺的火爆,可謂是年輕人寺廟熱提升的縮影。雖然與靈隱寺同處西湖風景區內,但法喜寺在幾年前還是一座相對冷門的寺廟。
但近幾年,法喜寺在小紅書等社交平臺不斷出圈,逐漸成為年輕人必打卡的寺廟景區,在一些時段,其熱度甚至超過靈隱寺,並成為各大旅行目的地榜單上的“常客”。
“電子木魚”下載量近600萬
對寺廟的興趣不斷攀升之下,年輕人對寺廟相關產品的關註也在不斷增長。
早在2022年,靈隱寺十八籽佛珠手串就在各大社交平臺走紅。去年8月,在杭州40℃的天氣裡,有時6點就有超過200人排隊請購。
“一串難求”的現實下,為瞭方便買到手串,一些網友還制作瞭詳盡的攻略。如今在小紅書裡以“靈隱寺十八籽”為關鍵詞搜索,能找到大量購買攻略、佩戴註意事項等相關筆記。
而無法前往線下的許多年輕人,更是把目光瞄向瞭線上。
2022年,“電子木魚”一度在年輕群體中走紅。七麥數據顯示,目前市場上與木魚、佛珠有關的應用多達十多款。
僅在華為一個應用市場,某“電子木魚”APP的下載量就高達574萬次。用戶可選擇木魚樣式、聲音,點擊屏幕則可發出震動或類似敲木魚的聲音。
從評論來看,大多數網友選擇電子木魚還是為瞭緩解壓力。有網友表示,“電子木魚”很解壓,沒事敲一敲,心情都好瞭。
上海某網絡公司還開發瞭一款名為”電子佛珠”的應用。頁面介紹顯示,其模擬真實念珠手感,在手機上點擊屏幕轉動佛珠自帶震動及音效。應用介紹上還寫著,“電子佛珠治愈每一個打工人靈魂”。
相關數據顯示,國內4A級旅遊景區以及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中,寺廟景點占瞭相當大的比重。年輕人走進寺廟,或是因為單純喜愛寺廟文化,也有可能是希望獲得心理慰藉。
而年輕人被寺廟吸引的同時,寺廟其實也在努力“擁抱”年輕人。近年來,各地不少寺廟在文創、周邊產品方面下瞭大量功夫。一些寺廟區域的咖啡館,也受到網友熱捧。
最有名的是位於杭州的永福寺開設的一傢名為“慈杯咖啡”的咖啡店,店裡賣的咖啡取瞭滌煩、隨緣、禪初、歡喜等富有禪意的名字,備受年輕人喜歡。據悉想要到寺裡喝杯咖啡,可能要等上兩個小時。
(杭州的永福寺“慈杯咖啡”)
責編:楊喻程
校對:祝甜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