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土坑酸菜”的生产过程,不禁让人想到源自于欧洲的葡萄酒的生产过程。那么一个是吃进肚子里,一个是喝进肚子里,都是“脚踩”生产的为什么大家没有抵制葡萄酒呢?反而是愿意花上千上万购买葡萄酒呢?
在今年的央视“315晚会”上,最大的曝光便就是湖南插旗菜业的“土坑酸菜”了。在央视曝光视频中,作为多家知名食品企业的酸菜供应商以及酸菜调料包供应商,插旗菜业的一袋袋酸菜在腌制好后,被随意的堆放在地上,有的工人们有的穿着拖鞋、有的光着脚踩在酸菜上。
根据我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所规定:食品生产者应当查验合格证明,对无法提供合格证明的食品原料,应该按照食品安全标准进行检验。但是根据相关负责人的介绍,插旗菜业从不对在外收购的腌制酸菜进行卫生指标检测。
我们在市面上所见到的老坛酸菜面,其在进行宣传时,均以“老坛工艺足时发酵”为宣传语,但是根据央视记者的曝光视频来看,老坛酸菜包里面的酸菜并没有经过坛子发酵。
所以我们常见的老坛酸菜也仅仅只是普通的“土坑酸菜”,而作为酸菜加工商的插旗菜业虽然有标准化的腌制池,但是我们国内市场的老坛酸菜却都没有经过二次发酵。而其生产负责人更是告知记者,从标准化腌制池中生产出来的酸菜,因为不含杂质,所以都是供应到出口商品中。而为国内市场代加工的酸菜,都是插旗菜业在外所收的“土坑酸菜”。
插旗菜业的黑心做法,应该遭到全民抵制。作为我国土生土长的中小企业,应该良心地做到取之于民用之于民。而不应该出现两面性的做法,取悦国外市场,迫害同胞血脉。
曾经为了拯救波尔多的葡萄产业,智慧的波尔多人将冻损的葡萄发酵成为了波尔多葡萄酒。在这之后,葡萄酒就成为了世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东西。
而我们在看很多介绍葡萄酒生产的视频时都会发现,很多传统的葡萄酒生产工坊,都是使用人工对葡萄进行脚踩加工发酵。那么为何葡萄酒这般高贵的物品,会使用脚踩生产呢?我们都知道,葡萄酒的味道均是葡萄皮中众多物质所带来的。葡萄中含有大量的芳香酚类物质,这类物质是为葡萄酒提供芳香味道的主要源头。
所以在葡萄酒制作之前的第一个步骤便是让葡萄果粒破裂,充分地释放其果汁。使葡萄的汁液与果皮充分接触,这样可以更好地提取更多的色素、单宁以及其他风味物质。在整个葡萄破皮过程中,必须使用适当的力度,以减少葡萄梗以及葡萄籽中的劣质物质的释放。并且这样还可以避免葡萄籽中的苦油混入葡萄汁中,避免影响葡萄酒的口感。
在葡萄酒由古希腊传入欧洲大陆时,脚踩葡萄的技艺也随之传入欧洲大陆。在考古发掘中,史学家在一幅罗马石棺上,发现了一幅一群半神在踩葡萄庆祝罗马的乡村节日的石画。这就是在机械化压榨没有出现之前,许多酿酒人在酿造葡萄酒时所采取的最直接的人工方式——脚踩。
而令人印象最为深刻的脚踩葡萄景象,应该就是在1995年所上映的《云中漫步》中葡萄园为庆祝丰收,将葡萄放入巨盆,人们在边踩葡萄边载歌载舞的场景。
为了更好地提炼葡萄酒的风味,聪明的劳动人民选择了脚踩加工的方式,并没有使用石板压榨。这种工艺所制造出的葡萄酒甘甜香醇、无苦涩之味。那么这种加工工艺是否卫生干净呢?
在人们的普遍观念中:脚部细菌极多,使用脚踩工艺加工,会使细菌进入酒中,非常不卫生。但是其实事实并不是这样的,因为当酒精度数达到15%左右时,大部分的真菌和腐败菌都是可以杀死的。并且在现代的制酒工艺中,酿酒师们会在葡萄酒中添加适度的二氧化硫,而加入二氧化硫的目的也是为了杀灭葡萄酒制作过程中的所产生的真菌。
并且也无需担心杂物掉落在挤压生成的葡萄汁中,因为在葡萄酒酿造的最后过程是下胶工艺,葡萄酒中的杂质包括葡萄皮、葡萄籽碎块均可过滤清除。
那么为何以脚踩葡萄制作而成的工艺所酿成的葡萄酒千金难得呢?随着现代化工艺的愈发普及,现在传统的人工脚踩方式酿酒工艺已经被现代化机械工艺所取代,只有极少数的高端酒庄还保留着这种传统工艺。
在现代化的机械酿酒过程中,葡萄破皮工序已经完全由专用的机械设备来完成。这样一来,葡萄酒的制造成本将大大下降,机械破皮的制造成本以及人工成本要比脚踩破皮价格低得多。
并且相较于传统的脚踩葡萄酒酿造方式,机械工艺破皮能够很好地根据葡萄酒的风格、葡萄皮的薄厚进行加工控制,使葡萄在葡萄在破皮的过程中能够得到很好的控制。机械工艺可以根据不同的葡萄品种、葡萄皮的薄厚,采取不同的按压压力。
所以在现今的葡萄酒产业中,脚踩葡萄的价值因为越来越高,所以越来越高。并且脚踩葡萄还是非常危险的行业,因为在这个过程中,会有大量二氧化碳挥发出来,引起窒息,在古时欧洲因踩葡萄而去世的现象是很常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