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英文讲好西安故事
创始人
2024-08-27 07:30:54
0

沈军波说他对导游这个职业非常有热情。(受访者供图)

从业25年,接待过来自100多个国家的约50000名游客,这是国家金牌导游沈军波对自己职业生涯的概括。他说:“我接待过政界要人、商界名人、体育明星……不管客人是什么身份,我都会尽自己所能,把西安最有特色的一面介绍给大家。”

导游是西安文旅的名片和窗口,也是传播历史文化、反映地方特色的“活字典”。多年来,英语导游沈军波带领国外游客游遍西安景点和大街小巷,以旅游为纽带,把西安讲给世界听。

因为爱学习闻名西安导游圈

“沈老师,好久不见!最近又忙着学啥、考啥呢?”8月23日晚上,安排好客人,沈军波刚走进餐厅准备用餐,就收到了同行好友李箐(化名)的问候。

爱学习的“爱好”让沈军波在西安导游圈出了名。

“1999年,我拿到英语导游资格证的时候,我的大学老师曾经告诫我,知识储备不达到一定水平是干不好导游的。”沈军波说,当时他对老师的这番话还心存质疑,认为自己经过了几个月的系统培训,胜任这个工作没有问题。但当他接到第一个旅行团的时候,才发现自己的知识储备在实际带团的时候远远不够。

后来,增加知识储备成了沈军波多年努力的方向。他笑称,自己可能是西安最爱跑各博物馆宣教部的导游了。

每到一个景点,给游客讲解完,一般会有半个小时左右的自由活动时间。这个时间就是沈军波的学习时间。“我会咨询一些行内人或者博物馆内的讲解员,打听一下最近有没有什么可以公开的新发现,或者问问博物馆的考古人员、研究员有没有出新书,能不能卖给我一本。”他说。得到新的资料,他会发布在朋友圈里,分享给同行。

沈军波说,这个职业习惯他坚持了有差不多20年,也成了支撑他职业发展特别有效的一招。这个习惯让他了解到的知识更有广度和深度,接待游客时也特别有底气。

这两年,沈军波还时不时会收到邀请,到考古现场实地参观,将学习拓展到了考古“第一线”。这也使他的讲解更加生动鲜活、趣味性和知识性兼具。

接待游客要用心用情、常讲常新

随着“China Travel”在外网的持续火爆,越来越多的外国人来到西安旅游。作为一名英语导游,如何向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介绍西安的景点及其背后的历史文化,沈军波花了一番心思。

“接待外宾,讲得太深了他们听不懂,讲得太过正式他们会觉得无聊。”沈军波说,刚开始做导游的时候,他给外国游客背导游词,讲得太正式太官方,他们就会提意见,说这是在上历史课。“后来随着工作经验的积累和知识储备的增加,我会挑选一些他们比较感兴趣的点,加一些中外历史文化对比的内容,客人反响还不错。”

比如解说秦始皇兵马俑,除了介绍秦始皇兵马俑的发现过程、每个俑坑的特点、兵马俑身上的古代工艺,他还会介绍秦国的“九都八迁”以及每次为什么要迁都,延伸到秦直道等工程。美国人喜欢看电影《木乃伊归来》,我用类比的方法来讲,就比较容易建立中西方文化间的联系,他们一听就明白了。

“常讲常新”是采访中沈军波多次提到的一个词。“旅游讲解也要与时俱进、守正创新。随着我们考古的不断发展,我也要把一些考古新发现添加到讲解词里面。”沈军波说,常讲常新是他对自己的专业要求,也是他对导游这份工作的热情。

2023年,宝鸡秦雍城遗址秦公一号大墓车马坑第4次考古发掘有新发现。考古人员通过检测出土的马骨DNA,发现这个时期的秦马基因已经与汗血宝马有关。“我就把这部分信息及时加入到了讲解词当中,告诉外国游客,在大约2500年前,汗血宝马就已经进入陕西,那个时候我们就已经有了交流交往。”沈军波告诉记者。

在沈军波这部“活字典”里,不仅有兵马俑、大雁塔等古代历史,还有比亚迪、隆基等新话题。过去他常讲中国古代四大发明,如今他把在华外国人心目中的 “新四大发明”高铁、网购、支付宝、共享单车等词汇也巧妙嵌入到讲解词中,让游客更好了解当下的中国和西安。

未来想把西安、把中国介绍给更多人

做导游,怎么和客人打好交道是门重要的学问。“人心换人心,工作中的所有细节,归根到底就是心对心地与客人交流。”沈军波说。

“为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游客服务,首要的一点,就是要尊重各自的文化差异。”沈军波说:“最简单的一点,就是在介绍我们的历史文化的时候,照顾客人的感受,主动回避和对方文化有冲突的地方。因为有尊重才会有交流,有交流才会有认可。”炎炎夏日,汗流浃背的沈军波最开心的就是收到游客买的水或者冰淇淋。“客人给自己买水的时候能想到我,说明他们从内心认可我的服务。”

沈军波说,现在成了国家金牌导游,这不仅是一种资格认证,更是他身上的一份责任。“更重要的,是做好游客了解西安的窗口,搭好游客与城市之间的桥梁,也为年轻导游发挥好‘传帮带’作用。”现在的他,会教客人们学会移动支付,体验“扫一扫”的神奇和方便,告诉游客该节约要节约,会带着客人去体验街巷里物美价廉的特色小吃。他说:“虽然这么做自己费时费力,但通过这些点滴的小细节,客人对西安有了更有烟火气的认识,对我的认可度也越来越高。”

除了导游的身份,沈军波还是陕西广播电视大学一名客座英语老师,教授中西方文化交流的课程。7月份,他还通过考试拿到了对外汉语教师资格证书。

这些年来,在人和文物、景点、游客之间,发生了那么多有趣的故事。畅想未来,已经50多岁的沈军波说:“等退休了,我想去英语国家的孔子学院教书,继续做一些中外文化交流的工作,把西安、把中国介绍给更多人。”

(记者 刘雪妮)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王成伟||到老虎沟吃荷叶面 老虎沟不是一条沟,是家乡湖北十堰的一条普通巷子。为何叫老虎沟不得而知,可是又有什么关系呢?重要的是,...
9月22日清晨正能量满满的早安... 每天早上手机一亮,总能在各种群里看到“早安”两个字刷屏。 这些话就像清晨透过窗帘缝隙挤进来的第一缕阳...
长城汽车×敦煌:以万里精神,架... 敦煌,这座矗立在河西走廊西端的古城,是丝绸之路的“十字路口”,更是东西方文明交融的千年坐标。从玉门关...
原创 一... 中秋的月光洒在窗前,案几上摆着几块造型奇特的月饼,河北博主小林的厨房里飘散着焦糖与坚果的香气。这位9...
广东5天4晚怎么玩,一家三口去... 广东5天4晚怎么玩,一家三口去潮汕玩五天人均花费多少 家人们,是不是经常想着找个时间,带上家人一起出...
【金秋昭华·国庆畅游 】国庆溜... ZTWL 金秋昭华·国庆畅游 国庆不想堵在高速上 “看车展”? 不想挤在热门景区 “数人头”? 那...
从五仁到流心:一代人有一代人的... 每到中秋,月饼总会成为人们茶余饭后的话题。可细细想来,不同年代的人,对月饼的记忆却各不相同。正如有人...
新手也会的家常鱼香鸡蛋:简单好... 鱼香鸡蛋酸甜咸鲜,配米饭超下饭,15 分钟就能做好,新手也能轻松成功。2 人份的话,要准备这些材料:...
老公隔三差五就要点的一个菜,真... 老公隔三差五就要点的一个菜,真的比清蒸的好吃太多了盐焗罗氏虾
国内头号「土味饮料」,最近被韩... 年初那会韩男韩女扎堆出没上海,造成现象级出片热和采购狂潮。 最近这新一波潮流更加有反差感,一大堆「土...
秋天去恩施旅游超爽!4天3晚行... 开篇:邂逅秋日恩施 秋天,总是带着一种独特的诗意与浪漫。当秋风拂过大地,树叶渐渐染上金黄,此时的恩施...
原创 汪... 雨中蜜恋!汪峰森林北济州岛撒糖实录, (倒叙开篇) "我们好着呢!"汪峰近期直接甩照片怼分手传闻...
年轻人都在哪里过国庆?呼和浩特... 中秋国庆·HOHHOT “森”呼吸露营计划 城市周边的“森”呼吸 露营之旅! # HAPPY HOL...
原创 为... 作者:黎荔 曾经走过一个废弃的游乐场,那里有一架已停止的旋转木马,铁锈像藤蔓一样爬满了它曾经鲜艳的...
原创 厦... 厦门金榜山深处,藏一幽谷,名曰“方寸”。 其名如诗,其境如偈——方寸之间,可纳天地;咫尺之地,能照人...
南陵乌霞山:藏于皖南的隐秘仙境 乌霞山坐落在南陵县西部工山镇境内,位于南陵、繁昌、铜陵三县交界处,与繁昌马仁山连为一体,山北地属繁昌...
广东现代化海洋牧场臻品涮进重庆... 秋分将至,丰收正浓。一场跨越山海的“鲜味”奔赴,在重庆火辣上演。9月21日,“粤鲜粤好,渝粤共享——...
【流金岁月】中秋:父母打的月饼... 中秋节快到了,看着商场里那些形色各异的月饼,虽说比起几十年前的要好上几十倍甚至上百倍,但在我的记忆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