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地方,总有一种味道让你难以忘却。在毕节市纳雍县,这个乌蒙深处的小县城,很多人第一时间想到的应该就是烙锅。纳雍烙锅为何能成为当地外出游子的思乡味道呢?那是得益于纳雍辣椒。
辣椒原产于中拉丁美洲热带地区,400多年前传入中国时仅作观赏用,清朝园艺家陈淏子之在其著作《花镜》中有番椒的记载,现今中国各地普遍栽培,成为一种大众化蔬菜,到后来的食用、药用,辣椒的多样性价值不断被中国人发现,种植规模也随之扩大,种类也随之增多。
在纳雍,种植最为普遍的是纳雍线椒,大概是因为它适应了纳雍的风土人情吧!纳雍线椒口味独特、口感细腻、种类繁多。
可以这么说,只要能做的口味,纳雍人都会让辣椒七十二变,首先可以把纳雍辣椒面分为辣椒面、湿辣椒两大类,辣椒面有五香、麻辣、十三香、陈皮、香辣、柴火糊辣椒、蒜香、原味、香辣脆辣椒节等,湿辣椒有糟辣椒、糍粑辣、油辣椒(按需加入肉丁或豆丁)、豆豉辣椒、生花椒辣椒、木姜子胡辣椒和辣椒酱等,纳雍的辣椒,每一变,都能让你记住,这是纳雍的辣椒。
在纳雍,每一种辣椒都有它的路子,比如五香、麻辣、香辣、蒜香、十三香、陈皮等辣椒面,走的是烧烤和烙锅的路子,尤其是烙锅,你可以几种混在一起吃,也可以一种一种换着吃,也可以挑自己喜欢的种类吃,反正在纳雍,你随便找一家烙锅店,就能实现辣椒面自由。
值得一提的是,在纳雍,你不要怕找不到烙锅店,可以毫不夸张的说,五十步一家,家家都各具特色,有的店从以前的一个烙锅蓬到现在已经开了五六家分店;有的店虽然偏僻,每天去吃的回头客依旧络绎不绝,真正做到“烙锅香不怕巷子深”。
其他辣椒,就抢不到这几种辣椒面的饭碗了,但他们走特色路线,胡辣椒面和豆豉辣椒就是做蘸水的佳品,吃火锅和羊肉粉、牛肉粉,用胡辣椒面做蘸水底料。这样一来,不仅不影响原味的口感,还帮助味蕾更大限度地尝到牛羊肉粉和火锅的原汁原味。豆豉辣椒就不一样了,他似乎和纳雍菜豆花是天生一对,有豆花没有豆豉粑,像生活中缺少了鲜花,总感觉有些许遗憾。当刚刚出锅的豆花遇上一碗豆豉辣椒蘸水的时候,舀一瓢豆花汤放入豆豉辣椒蘸水里搅拌,夹一块豆花放入蘸水,然后放入口中,豆花和豆豉辣椒的故事,就此得到了升华。
辣椒不但美味可口,还有防止食物腐败,延长存放时间的功能,这就不得不提到剁椒了,也称之为“糟辣椒”。在纳雍,每到收辣椒的季节,几乎家家户户都会开始准备做糟辣椒了,选色泽鲜红、个头饱满的辣椒,洗净之后就放入剁椒用的容器中,再放入姜蒜一起剁碎,就可以装坛了,把剁椒装满后放入适量的白酒,然后密封,多一段时间后打开,香气扑鼻,可以持续使用很长一段时间不腐。
据了解,辣椒作为纳雍县特色经济作物,种植农户多、产值效益高,为了大力发展高品质辣椒种植,还引进新品种8个,新品种辣椒不但色泽好,而且口味好,深受消费者青睐;截至目前,该县辣椒种植面积8万亩,产量12万吨,产值5.1亿元,建设规模化标准化示范基地4个,持续打造龙场、曙光、百兴、乐治、沙包、寨乐等辣椒优势产区集群乡镇。
文/图 毕节试验区杂志社 陈再雄
编辑 汪瑞梁
二审 谢朝政
三审 李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