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人笔下的
呼伦贝尔
“可爱的呼伦贝尔,可爱的呼伦贝尔人”
一个人的可爱在于其内心的纯真与善良,那份对生活的热爱和对人的真诚,总能让人感受到无尽的温暖与喜悦。
一个城市的可爱在于其独特的文化魅力与人文情怀,那份博大包容、展现出的多元与和谐,总能让人们在这里找到归属感和幸福感。
在作家、诗人邵燕祥的眼中,呼伦贝尔是可爱的,呼伦贝尔人是可爱的。
献给呼伦贝尔的十四行诗
邵燕祥
从黄金般的兴安岭走来
从绿茸茸的草原深处走来
从蓝眼睛的湖水边走来
从远天银白的冰雪中走来
划着桦皮船赶来
骑着黑骏马赶来
披着岁月的烟尘
从历史的后院走出来
集合在崭新的路标下
眺望红红火火的未来
天地对我们何等辽阔
快步走向世界的舞台
可爱的,可爱的呼伦贝尔
可爱的,可爱的呼伦贝尔人
呼伦贝尔的夏天来得虽晚却异常热烈,是一个值得你来探索、体验的季节,无论是自然风光还是人文风情,都会让你流连忘返,留下难忘的回忆。作家老舍,就钟爱呼伦贝尔岭南小城扎兰屯的夏天。
扎兰屯的夏天
老舍
兴安岭南麓日暖风凉
扎兰屯啊塞上的珍珠美无双
四面青山望不断
雅鲁河边翠柳万千行
扎兰屯多么幽静多么美
绿色的城市接连着绿村庄
橡树庄严白桦俏
清风儿阵阵百花香
牛群羊群溪边坡上
望不尽片片的玉米和高粱
工人们来疗养
远客来四方
山亭上远眺轻歌
碧波上吹箫摇浆
伟大的祖国处处好
塞北啊也有这个天堂
苏杭的春天多么明媚
夏天的扎兰屯啊美无双
辛丑夏访扎兰屯
老舍
诗情未尽在苏杭,幽绝扎兰天一方。
深浅翠屏山四面,回环碧水柳千行。
牛羊点点悠然去,凤蝶双双自在忙。
处处泉林看不厌,绿城徐入绿村庄。
这座北方小城有宁静和谐之美,透露着苏杭的秀丽,凝聚着高雅的品质、散发着文艺的馨香。
呼伦贝尔五彩儿童合唱团的童声,更能让人直接感受到一座城市的文化气息和艺术底蕴,又能把听众拉进大自然,他们唱出了纯净大自然的声音,被余秋雨称为天籁。
《追回天籁——评五彩呼伦贝尔儿童合唱团》(节选)
余秋雨
眼前这些孩子,大多来自僻远地区很小的少数民族。
“家中没有牛羊,有一顶蒙古包,父母给别人家放羊······”孩子们在轻声回答询问。
他们组成了一个合唱团,开口一唱就震惊四座。我刚刚听完,便对孩子们结结巴巴地重复着一句话。这句话他们现在一定都听不明白,明知他们听不明白我还要重复,只因为此时此刻心中只有这句话。
我说的是:“你们正在做一件真正的大事。非常大的大事······”
什么是我所说的“大事”?那就是在文化艺术界越来越陷于假、大、空的华丽套路时,用童声提醒一小部分人,文化艺术的基座是什么?极致是什么?
由于毛病已经不轻,因此,这种提醒也就是救助。那一双双软软的小手,谁都想拉起它们做点什么事,但一上手就发现,它们的力量更大,正要拉着大批成人拔离泥沼。
你看,现在我正抓着一双小手。对,就是他,脸庞清瘦、头发凌乱的鄂温克族男孩子,巴特尔道尔吉,刚才穿着一双小马靴走出队列站定,缓慢的步子立即引起了全场肃静。他轻轻地闭上眼睛,同时又轻轻地张开了嘴,一种悠长的声调随即绵延而出。
父亲的草原母亲的河
作者:席慕蓉
父亲曾经形容草原的清香
让他在天涯海角也从不能相忘
母亲总爱描摹那大河浩荡
奔流在蒙古高原我遥远的家乡
如今终于见到这辽阔大地
站在芬芳的草原上我泪落如雨
河水在传唱着祖先的祝福
保佑漂泊的孩子找到回家的路
虽然已经不能用母语来诉说
亲爱的族人 请接纳我的悲伤
请分享我的欢乐
我也是高原的孩子啊心里有一首歌
歌中有我父亲的草原我母亲的河
我也是高原的孩子啊心里有一首歌
歌中有我父亲的草原
我母亲的河
啊!父亲的草原
啊!母亲的河
这首唱响大江南北的歌,由席慕蓉作词。席慕蓉的父母都是蒙古族,46岁时她来到内蒙古见到父母口中的草原,让她心中藏了40多年的乡愁迸发,自此她多次来到呼伦贝尔,足以看出她对这片土地的热爱。
“到今天为止,算一算,我已经去了六次呼伦贝尔盟,只为那里有大兴安岭,有巴尔虎草原,还有我们心心念念的额尔古纳河。在阳光照耀,微风吹拂的眼前,那些水草在转折间所反射的光泽,一丝一丝如绣线般的金色细芒,如针刺一般刺进我的眼帘,也同时刺进了我的心中。”
是啊,呼伦贝尔有四季皆壮美的大兴安岭,有辽阔深远的草原,有丰厚多彩的民族文化,有独特多样的人文景观。
如此多元的呼伦贝尔
你确定不来看看嘛?
END
呼伦贝尔市融媒体中心记者:王爽
美编:刘本明
主编:徐晓梅
监审:刁岩郭悦
监制:康健陈静文
总监制:张晓琦
声明:转载请注明来源于《呼伦贝尔新闻》微信公众号
下一篇:西藏:壮美雅鲁藏布江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