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沿海城市很多,作为地道的北方人,我固执的以为南方城市并不宜居,冬天没供暖,夏天湿气重。正如人们所说“适合就是最好”。
春节前,当大家争论着是否要回家过年时,我锁上房门,漫无目的的启动了车。这两年世道艰难,过年已失去原有的味道,多了担心,不能相见,还有长长的惦念……
从经区出来,进环山路一路绿灯。
这条路是沿里口山修建的快速通道,自经区到高区,过隧道钻山洞,我曾在这路上见过秋叶尽染的美景。
威海市区不大,交通也不算拥挤。但这几年路上跑的车明显增多。环山路相当于高架桥,使两点之间再没障碍,省时高效。
冬日,土黄发红的山峦一层一层宽厚绵延,道路通畅,行驶了大概一刻钟到达高区。商铺、楼房,红灯和过路人……突然涌入的繁华又勾起我的焦虑,哎,春节北京不好进啊。
横穿高区,往山大西门和海水浴场方向,走走停停,在绿灯亮起红灯灭掉的一瞬,作为头车,我总是最快速起步,给后车更多的通过时长。然而不幸,本人前方却总遇慢车,悠然如闲庭信步。
半肚子窝火,加上进退难控的回京计划,高区浴场的大海如这一刻的我,焦躁、不安,吞吐着对未来的忧虑。
夏天这里何等热闹。游客十之八九都来泡海水澡。夜晚小街之上无处不是烧烤、海鲜和啤酒。
停了车,我踏上荒寂的沙滩。风实在大,拉紧帽仍有丝丝缕缕钻进来。店铺歇业,旅游区每年就热闹个把月,然后那些冷饮店,租赁店,烧烤摊,纷纷关门迅速陷入沉寂。
这一带有威海最漂亮的沙滩,大学,最拉风的度假酒店,也是环海路的完美终点。曾无数次来来去去,只有今天,面向大海不再春暖花开。
这一天是我来威海后,极少数有坏心情的一天。因为计划总赶不上变化,因为期待的回家又变得遥遥无期。
海浪周而复始的爬上沙滩退回大海,与夏日不同,冬天的飞沫特别多,被海风吹散又消弭在细沙中。
或者那些飞沫,就像我们人类的某个小小愿望,渴求已久,却难免飞灰湮灭。毕竟生命的不确定,才是唯一的确定。
吹着风,海水湛蓝凝重,一波接连一波,涌动无限的力。与永恒相比,人是渺小,这么渺小的肉体,却总想用“确定”对抗永恒的“不确定”,于是焦虑由此产生。
威海是宜居之城。它的宜居在我自不必多说。如果这个城市,能给你一个角落,独对自我,直面心情里的暗色系、灰色调,能让你更理解接纳自己,那这个城市才更可爱。
顺其自然吧,此时车和我都轻快了,环海路上又见阳光。
#山东发展有多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