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山西东南部有这么一座小城,它是中华文明的发祥地之一,根据境内塔坡西周古墓群的发掘,证实了这里是古黎侯国所在地,这就是长治黎城。
这里还是“黎民百姓”、“洗耳恭听”等家喻户晓的成语发源地,对了想我们熟悉的女娲补天、蚩尤争天等神话传说也和这里有着密切的关系。
当然黎城更吸引我的并不是过往辉煌的历史,而是如今保存下来的古迹,尤其是那些列入全国重点文保单位的古迹,更是让我惊喜满满。
比起晋南和晋中的小城而言,晋东南的黎城交通就没那么方便,没有高铁,甚至班车也不多,我是从太原坐高铁到长治,然后从长治市区乘坐818路公交,经过1小时左右到的黎城。
到达黎城客运站后,踏上公交的时候就已经让我惊喜,原来黎城的公交免费开放给本地人和游客。
黎城城市不大但却藏着6处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分别是黎侯王墓群、城隍庙、天齐王庙、长宁大庙、西下庄沼泽王庙、黄崖洞兵工厂。
基于公共交通出行,我给大家整理一条自由行攻略。
第一天:城隍庙--天齐王庙--长宁大庙
城隍庙就在市区,城内的1路公交就可以到达,特别方便
天齐王庙和长宁大庙:可以在黎城市区可以乘坐5路公交在长宁村下,长宁大庙就在村里。天齐王庙距离长宁大庙不远,看完长宁大庙后可以步行到达,返程继续乘5路公交回县城。
第二天:黄崖洞
黎城客运站可以乘坐班车到东崖底村,然后打车前往
有哪些看点:
城隍庙:
城隍庙始建年代不详,但通过资料可以知道北宋天圣三年随县治迁变而迁建于今址。现存的建筑主要有有山门、正殿,两侧还有东西掖门和厢房,最大的亮点就是最前侧的山门。
建在2米多高台基上的山门为一座重檐三滴水样式的建筑,所以也被称为三节楼。从侧面看这座山门,可以看到飞檐翘角特别秀美。
站在山门旁可以看到对面的黎城步行街,教堂、古民居排列在一起,很有烟火气息。
穿过山门两侧的掖门就可以进入城隍庙第一进院落,居中的为面阔五间,进深五间的正殿,比起山门,要逊色一些,不过顶部清代的黄绿琉璃鸱吻,也蛮好看的。
辛村天齐王庙:
这个庙堂特别小众,但是好在文管员在上班时间都会开门,基本上不会吃闭门羹,在本子上记录一下姓名和联系方式就可以进入。
天齐王庙也叫东岳庙,供奉黄飞虎的庙堂。正殿是元代木建筑,用材粗旷;对面是清代戏台,是典型的晋东南地区二层楼阁式硬山顶建筑。
正殿的两侧山墙还有一些残存的壁画
长宁大庙:
比起天齐王庙,长宁大庙想要进入就没那么简单,不过正当我觉得会吃闭门羹的时候,突然文管员带着它的亲戚过来祭拜,于是顺利的就进入了,有时候山西看古建筑真的就是靠缘分。
没有具体的资料记录它的始建年代,不过现存的建筑主要是元代和清代的遗存。首先扇门时一座二层楼阁建筑,很特色。
戏台正对的为面宽三间,进深二间的献殿,柱头科三踩单昂,卷棚顶的明代建筑,形制也很特别。
和献殿相连的是面阔五间,进深六椽,单檐悬山顶建筑的长宁大庙大殿,看点主要是顶部的绿色琉璃正脊和墙体内的4块元、清碑刻。
对了长宁村内还保留着不少清代的建筑,大都比较破败,但是很原生态。
黄崖洞
黄崖洞景区虽然比较偏远,但还是蛮值得去的,首先这里可以看到巍巍太行山的奇特地貌,当然也可以去探访国保单位-黄崖洞兵工厂,感受曾经那段烽火岁月。
可以说黎城这座城市,或许以后不会再来,但我依然会记得它的古朴和厚重。(作者:马且停,人生在于行走,旅途需要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