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崇州市委书记陈茂禄在对话四川观察中提到,“崇州以提升建设天府旅游名县为契机,坚持守正创新,提质增效,融合发展,推动文旅产业升级发展,城市文化的影响力,旅游的吸引力不断增强文旅产业现在正是一个支柱产业,同时也是富民惠民的民生产业,幸福产业,……”在采访中,市委书记陈茂禄对我们非遗工作给予了高度的重视和支持,因此,他亲自调研、深入一线,了解非遗项目的生存现状和发展需求,让非遗工作者们感到了前所未有的使命感和责任感,在近日罨画池活动现场,更是对我们制作的非遗成果有了更进一步的了解和关注。
近年来,崇州市传统工艺促进会持续发力,2018年崇州非遗项目只有十一项,其中国家级一项,截至目前,崇州已有 37项 非遗项目,其中,国家级非遗项目 2 项,国家级非遗传承人达 3 人,传承人群体新增100余人。
协会自成立以来,已成功举办多场文创大赛,并联络对接近 30 家院校,收集相关设计稿 2000 多件,生产制作创新创意作品近 300 件,多次获得国家级、省级、市级比赛大奖。为当地非遗传承人带来了更多思路以及更丰富的作品,让传承人实现技艺的传承和经济创收。
协会还组织了数十场与传承人对话会,并邀请国内外专家学者与我们的传承人交流对话,努力提高传承人适应当代社会的能力,提升个人素质修养,提升精进技艺水平。
近几年已先后与国内五十多所院校合作,我们接待了上万名大学学子,带领年青一代走入乡村,走近传统手工艺,学习体验传统文化,让传统文化在新一代年青人中传承下去,让更多人感受传统文化带来的魅力。
我们相信,在市委书记陈茂禄的坚强领导和全市人民的共同努力下,全市上下将形成浓厚的文化自觉氛围,人们将重新审视和认识非遗文化的价值,积极参与到非遗保护和传承的实践中来,让非遗文化走进千家万户,成为大家共同的精神家园。非遗工作必将迎来更加美好的明天,我们将继续秉承“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传承发展”的工作方针,深入挖掘非遗文化的内涵与价值,继续推进创新演绎非遗文化,大力推动竹编、藤编、木艺等系列非遗产品,将非遗元素和现代化设计结合创新转为时尚潮品,让其成为崇州吸引游客纷至沓来的流量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