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了一学期埋头“读万卷书”后
暑期中
很多同学会选择“行万里路”
来充实或放松自己
互联网上“只有旅行才算是真正的休假”的感慨
也激发了大学生们内心对自由的无限向往
于是,他们勇敢地踏上了自己的旅途
期待着收获不一样的风景
体验与众不同的生活
品尝各式各样的美食……
但是旅途中
商业化城市的审美疲惫
随照随走的展厅和博物馆
食之无味、弃之可惜的摄影照片
酒店中因陌生感与警醒而产生的精神紧绷
美食攻略中的“惊为天人”
与实际上“索然无味”形成的落差
高强度、快节奏的“特种兵式”旅行
甚至
“旅行恐惧症”相关研究的出现
都会让旅行理想的效果大打折扣
那么在这么多不满意的背后
“行万里路”还有什么意义呢?
来听柚子一说
行万里路=旅行?
明朝董其昌写的“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实际上说的就是两种旅行方式:通过想象、文字,建构另一个世界,在那个世界里来去自如,这是一种想象的旅行;另一种,行万里路,用双脚去丈量世界,这是实际的旅行。
那么旅行等于行万里路吗?答案是不一定的。“行万里路”强调的是实际的行走和游历,带着体验不同的文化与风景的心态,从而增长见识、拓宽视野。而旅行算是“行万里路”的一种具体的表现形式,会更加休闲与放松、可以携带着对于某地的向往,当然也可以是随想随走,随意到达一个目的地,那我们最终应不应该抱着收获或者学习的态度去呢?
李白从小就读了很多书,15岁的李白就开始了自己的“行万里路”,即是翻书了解古人故事,路上观人用以观己。经过多年的游历,后来才有了充沛的精力与诚挚的情感。
但对我们来说,信息相对没有那么闭塞,抵达没有那么艰险,交往也不是车马慢式的,这个世界那么大,就算是走过了很多地方,其实也不过是匆匆一瞥。打开高德地图之后,看到自己的旅行轨迹,计划中闪过的片段,人与人的美好交往的瞬间,其实就是我们的收获。去的地方越多,就觉得去的地方越少,看的风景太多,就觉得还有太多的风景没有看过。旅行途中,自然有着触动的、美好的瞬间等着你去领略,所以只要出发,只要出发!
“特种兵式旅游”
“特种兵式旅游”指的是在极短的时间里尽可能多地参观景点,一般在一天或者两天内完成。虽然社会的大环境提倡慢下来的深度和沉浸的体验,细细品味,但是大学生们仍然处于在校学习阶段,而且并没有实现经济独立,“铁腚”先享受世界的玩笑从某一些方面也体现出“特种兵式旅游”是部分大学生的“最佳选择”。
网络上的旅行攻略从时间与金钱上都相当细致,附带的评论分享自己旅行下来的感受,“避雷”与“种草”并存进一步便于大学生寻求适合自己的“最佳攻略”。
那么,如此快餐式的旅行真的有意义吗?
其实就算是走马观花一场,照片中洋溢着青春的笑脸、无意间抬头看到的风景、片片面面的知识碎片、同伴出行出糗带来的快乐、灵机一动得到的有趣的点子、大街小巷的小猫小狗、落日余晖的洒洒金光、凌晨睡不着觉的激动……都是旅行中快乐的碎片,好像是刷新了生活的副本。
其实不管是“特种兵式旅游”还是“赶场式旅行”,都让刚刚脱离家庭照顾、半步入社会的大学生群体拥有了一次“完全由自己计划和掌握某件事”的机会,实在是非常珍贵,汇聚了对于青春的美好期待,对于自身发展和社会进步都是有益的事情。
“特种兵”式的毕业旅行、上岸后奖励自己爬完五岳,这些都算是一场有意义的成人礼,去年“40天花9600元游1城”的蔡同学,前期紧锣密鼓地计划,时间上经济上都是极为高效的,同时路上的种种有趣的见闻,从自我体验到分享都是收获满满的,后期困难出现和精力告急以及一系列的突发事件,但解决的过程都锻炼了他的勇气和解决事情的能力。
旅行的意义本来就因人而异,有人是为了见想见的人,有的是为了去除平日的疲惫,有的是为了看不一样的风景,在奔赴的每一分钟都是快乐的。
所以,旅行只是为了快乐?
是的,只是为了快乐!
路途中的不如意
世上的美景多少都掺杂了一点杂质。无论是营销的部分火爆景点让人失望、交通换乘的不发达不方便、一票难求的窘迫,还是部分景区出现的垃圾乱丢、乱涂乱画等不文明现象,抑或是严重的高原反应、水土不服的上吐下泻,这些都会让会降低我们对旅行地的好感,有时旅行本身带来的麻烦与问题都在考验着我们。
但是金无足赤,世上并没有完美的地方,所有的美景都有不如人意的地方,前段时间爆火的“毛坯的人生,精装的朋友圈”就说明了这个现象,登上山顶的一览众山小后是人挤人,满头大汗的爬山路,草地上池塘边的惬意轻松背后是蚊虫叮咬的苦闷,“青春没有售价”的下一句也是“硬座直达拉萨”的选择,有时候看到城市最好的一面,有时看到了糟糕的地方,真实的世界就是真实的人生,有悲有喜有好有坏,对于旅游本身就是见仁见智,有人觉得繁花似锦十分美丽,也有人觉得眼花缭乱不值一看。
所以,请耐心一点儿,走错路的风景自有魅力,行路也不会一直是一番坦途,这都是送给你的礼物,旅途没有最好,只能避免最坏,不因为最好而将较好避之门外,要慢慢学会容忍有瑕疵的美。
旅行的意义
是从一个鱼缸游到另一个鱼缸
在不同的水质里
呼吸,体验,修复体察事物的能力
最后再回到自己原本的鱼缸的过程
当我们用慢镜头观察世界
放慢思维的脚步,玩味过程与细节的时候
你会发现
原本枯燥的生活,都会变得有趣起来
我们生活在一片有限的视野里
视野之外有很多没有见过的神奇存在
罗翔老师曾经说过的一段话
“读万卷书,走出我们的时代性偏见
行万里路,走出我们的地域性偏见
我们这一生,在某种意义上
其实都是在走出偏见”
旅途中的辛苦其实也是
通往更广阔世界的通行证
没有辛苦就没有欣赏美景的能力
大自然的魅力无限,人的潜力无穷
旅行,一切皆有可能
无论你是已经结束一段旅程
还是即将或者正在踏上一段旅途
请尽情地感受和体验这份
用双脚丈量出的全新体验吧!
高处自有风景在
找不到答案的时候
就出去看看世界吧!
学习、文体样样行,他是“六边形战士”、校长奖获得者陈红宇!
最快速通石大校园教程来了!一篇推文带你玩转石大!
图片 | 宁思睿陈俊杰苏明慧
编辑 | 苏明慧 李媛媛
校审 |陈俊杰 郝佳珠张李媛
责任编辑| 李自正
审核| 姜士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