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5点就有人排队,顾客中一半以上是年轻人 离中秋还有20多天
这家的土月饼已订出150万个 本报见习记者 吕惟伊
师傅正在制作土灶月饼 受访者供图 |
中秋的脚步渐近,杭州的月饼市场热闹起来。
“传统月饼的预订量已经超过150万个。”昨天,杭州临平老刀百匠省级非遗工坊创始人沈建标告诉记者,中秋还没到,他们的土月饼销量已经同比翻番。
在各种造型精美、口味新奇的新潮月饼层出不穷时,传统土月饼到底俘获了哪些人的心?
早上5点开始排队
土月饼成年轻人新宠
“早上5点就有客人过来,周末一天客流量有五六百人,一半以上是年轻人。”沈建标告诉记者。
沈师傅的手机里存满了各地顾客的号码,“其中100多人是5年以上的老客户,最远的来自澳大利亚。有个澳洲的客户和我说,你们的月饼就是小时候那块吃不完的家乡月饼。”
制作土月饼采用的是传统手艺。“我们工坊聚集了当地50多位65周岁以上的老师傅,坚持用传统土灶制作月饼,”沈建标说,“近几年,传统文化传播力度大,大家都开始重新重视传统手艺,土月饼也重新热销了起来。”
价格亲民也是土月饼圈粉的原因。“我们的价格一直涨幅不大,”沈师傅说,“一筒月饼售价稳定在20元左右。”
这两年,为了满足年轻消费者的口味,沈师傅的团队对传统月饼配方进行了创新,“去年开始试销米月饼,用新鲜稻谷磨粉做皮,搭配自产的白果、南瓜等做馅料,也卖出了好几万筒。”
今年新推出的手打芝麻月饼同样火爆,“把芝麻在铁锅中爆炒至炸裂,再放入石臼中击打,做出来的芝麻馅比机器做的更香。”
现做现买
老客吃着更放心
“今年月饼开卖还不到一个月,没到最忙的时候,就已经卖了一万多筒!”在杭州萧山区河上镇的非遗桔红糕工坊,62岁的傅建良告诉记者。
工坊的柜台上整齐码放着一排排百果、椒盐、豆沙等传统月饼,不时有客人进来挑选。“每天有近300位顾客来店里,等月饼一出炉就抢着买,比如今天,火腿月饼早上就卖完了。”
傅师傅19岁开始做月饼,一做就是43年。“我们调配馅料靠的是多年经验,和机器调配的味道不一样,很多客户都是冲着我们的手艺来的。”
傅师傅说,月饼现包现做,赢得了不少客人的信任,“我们是阳光厨房,客人透过玻璃就能看到做月饼全过程,大家安心了才会常来。”
说起顾客,傅师傅说,年轻人越来越多,占比已经超过一半。“以前我们做月饼用猪油,现在年轻人讲究健身减脂,我们就改用素油了。”
家住附近的瞿先生是老顾客了。“今年已经来了好几趟。”瞿先生说,当天他又买了十几筒,“爱这口老味道,而且是手工做的,没有添加剂,放心!”
不少杭州人这阵子开始惦念九月生活的榨菜鲜肉月饼。九月生活品牌连锁总经理徐洪平表示,“我们到中秋临近才会大批量制作,这样到顾客手里的月饼都是新鲜的。”
除了本地顾客,九月生活还吸引了不少海外顾客。“最远的客户来自英国伦敦,很多从杭州过去的留学生一到中秋就想念这口味道,让我们寄过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