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5日上午,由市政協委員聯絡活動工作室、市12345政務服務便民熱線、青島日報社共同打造的“傾聽與商量”協商平臺第21期協商活動舉行。政協委員、專傢學者和相關職能部門負責人圍繞“文旅為帆,逐夢深藍,擦亮青島海洋旅遊名片”主題展開討論。在傾聽中交流思想,凝聚共識;在商量中匯集力量,解決問題。
風從海上來,揚帆正當時。近年來,青島積極推動旅遊航線開拓計劃,串聯海岸、海灣、海島和沿海主要景點的“一程多站”式海上旅遊線路和形式多樣的海上旅遊娛樂項目已乘風啟航。
許紅煒
許紅煒介紹,拓展海上旅遊航線,是整合青島優質旅遊資源、延伸海洋產業鏈條、推動海洋旅遊品質提升的重要舉措。目前,青島已開通奧帆中心至嶗山太清宮、環浮山灣、環膠州灣等7條航線,實現瞭奧帆中心與嶗山風景區兩個核心景區一票通行。此外,還有5條航線將逐步開通。未來還將通過企業、航線和碼頭岸線等整合,逐步實現“統一碼頭、統一航線、統一售票、統一結算、統一運營”的海上航線運作新模式。
張炳君
“如果說從陸地看大海,看到的是青島的A面,那麼從海上看城市,遊客看到的就是青島的B面,當老城區的紅瓦綠樹像畫卷一樣展開,現代化大都市的天際線一覽無餘,這將極大地提升遊客對青島的認識和體驗。”張炳君說,“海上遊青島”航線的推出也是海上旅遊產品和服務規范化、標準化的過程,可以有效提升青島旅遊的整體形象。張炳君還建議,以差異化的服務精準滿足遊客的多元需求,利用現有的遊船開發海上觀星、船上跨年、海上團建等特色航線和精品航線。
肖建紅
“青島還須在帆船、遊艇、遊輪、潛水、休閑垂釣等豐富的體驗式旅遊產品方面有所建樹。”肖建紅說,奧運之城、帆船之都是青島的旅遊名片,發展帆船運動的條件得天獨厚。海內外遊客對青島的帆船旅遊充滿瞭熱情。在旅遊旺季,奧帆中心的帆船遊一票難求,很多遊客寧肯等一兩個小時也要體驗揚帆出海。他建議,未來須深耕帆船旅遊優勢項目,打造帆船體驗、研學、培訓、體育賽事、休閑娛樂、維修、制造的全產業鏈條。
馬麗
近年來,“乘帆品海”成為青島海上體育旅遊的新名片。為讓更多的遊客體驗這一時尚休閑運動,2021年,市體育局聯合8個部門出臺瞭《帆船水上摩托艇海上旅遊管理暫行辦法》,近70艘大帆船完成備案,開始參與海上旅遊經營活動。今年2月16日,“乘帆品海”青島海上體育旅遊推介活動舉行,為帆船旅遊經營者和旅行社搭建瞭合作共贏的橋梁。“青島應加大對帆船旅遊的政策扶持力度,盡快對海上體育旅遊統一立法管理,形成各部門齊抓共管的有利態勢。同時,還須增加帆船碼頭規劃建設,合理佈局帆船下水點,實現帆船旅遊高質量規范發展。”市體育事業發展中心帆船運動發展促進部帆船競賽主管馬麗建議。
陳麗漫
有7年從業經驗的帆船教練陳麗漫提出,作為帆船旅遊的特色項目,帆船研學在拉動消費方面潛力巨大。“青島應規劃帆船研學專用碼頭和教學水域,塑造全民快樂航海的城市氛圍。”她建議。
近年來,遊艇旅遊也逐漸從“小眾高端”走向“大眾休閑”,海上旅遊日漸升溫。青島是國內船艇裝備制造產業鏈集聚、規模較大的城市,專門生產制造遊艇的企業將近五十傢。2022年,國傢工信部等5部門聯合發佈《關於加快郵輪遊艇裝備及產業發展的實施意見》,支持大連、青島、威海、珠海、廈門、北海等濱海城市創新遊艇業發展,建設一批適合大眾消費的遊艇示范項目。在遊艇裝備的制造和供給、遊艇俱樂部的經營和管理、遊艇租賃的制度保障等方面,青島均具備瞭發展遊艇休閑體驗旅遊的條件。
劉康
對此,劉康建議,青島應全面推進公共船艇碼頭建設,引導漁港碼頭為遊艇靠泊創造條件,為普通消費者提供親民價格的遊艇泊位。同時,還應推動海上旅遊企業聯動、站點互通,設置濱海旅遊驛站,開發海洋旅遊智能網絡平臺,增加遊客體驗感。此外,青島還須扶持大眾型新能源遊艇制造,簡化船艇註冊登記及過戶手續,推動船艇強制保險,進一步降低遊艇的購買與使用成本,將青島打造成集遊艇制造、遊艇租賃、遊艇旅遊和遊艇會展等北方遊艇消費產業基地。
許紅煒介紹,近年來,《郵輪遊艇帆船碼頭專項規劃》《遊艇租賃管理辦法》《帆船水上摩托艇旅遊管理暫行辦法》等一系列規范性文件在青島陸續出臺,為海洋旅遊發展提供瞭較為完備的制度保障。此外,《關於促進文化產業和旅遊業高質量發展的若幹措施》的推出,通過對淡季運營海上旅遊航線等重點獎補,推進遊艇、遊輪旅遊全面繁榮。據悉,今年,借助郵輪旅遊突破計劃的東風,更多的郵輪旅遊扶持政策將陸續面世,以推進環膠東半島郵輪航線、“海上看膠東”等旅遊產品的開發進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