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接续寇岭村上篇的旅行。10点29分,离开寇岭村一组,继续沿吉沙路上行。眼前,这条路叫吉沙路,起点位于华羊环线吉湾村,终点位于灞河北路漫道村,路长7.751公里,四级路,路线编号(Y245),其他不详......
清风绿野夹道下的吉沙路
正路边,路遇了寇岭村的老两口。图中,叔叔是原寇岭村的一位退休教师;今天,老师和他的爱人一起由县城出发回老家,路上,因为车辆高温,在此临时休息。我本欲采录一下,但因老师的荣誉和相关证件都在县城的家里,实属不便,也就放弃了。
告别叔叔和阿姨,我继续出发,游走路右旁侧的生产路。
由生产路回到大路,前方路口左行。
在路中,一个挂有“华胥实业.林间生态农场”的门楼出现在眼前,远看农场内彩旗飘飘,像是对外开放的,快速考虑后,决定进入,一探究竟!
在农场内,有为数不多的像是游客人在走动,也没有人过来询问我,看来是个对外开放的农场,停好车,我便四下去走走看看......
在一个挂有“浮生公社”餐厅牌匾的房子前,我停下了脚步,阅读墙上浮生公社的简介。简介内容是典型的好人好事,这在我的“走遍蓝田”旅程中,也是绝无仅有的......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 (姜勃)
华胥“浮生公社”,免费义务照顾村里部分生活不便的老人,是在“口罩问题”初期应运而生;是由村里一个叫“姜勃”的年轻人提出并实施建立的。姜勃现年30岁,寇岭村人,陕西浮生建筑工程有限公司总经理。小姜自己的爷爷奶奶一直居住在寇家岭村,伴随他们年龄的增长,便想着要请一个保姆,来贴身照顾老人的饮食和日常起居......但在他认真思考并与家人商榷后,最后一致决定,这次要连同村里部分还需要照顾的老人一起照顾。接下来,姜勃联合华胥实业和蓝田县林间生态农场开设了“浮生公社”;每年,由他个人出资不少于14万元用于该社老年食堂的日常采购和管理;公社运营期间,每天有专人为村上75岁以上的老人,提供二次免费送饭上门的服务......
群众赠给“浮生公社”的荣誉锦旗
华胥实业林间农场随拍
现在,我与林间农场负责人约定,一会拍摄公社给老人送餐的瞬间,感谢支持。
现在,离开华胥林间农场,继续拍摄寇岭村未到的村域。村大路,顺路上行。
左行,老村委会。
路口右行
寇岭村老村委会
原返,路口右行下。
路口左行
此路进去后,发现是东元峪村,原路返回后,顺路直行。
路口右行
由此路回到村内,再转至主路,再下行至村涝池处。
主路
路口,右行进入。
村涝池和小庙
离开,沿最右侧路口下行。
进入寇岭沟谷中。眼前,这片沟壑延绵的岭区,就是陕西横岭的一部分。
(1)“横岭”是秦岭北麓中一支东西走向的山梁,东起蓝田县厚镇乡东南部的秦岭山地,西止西安市灞桥区。以这道山梁的梁脊为分界线,山梁南侧均为蓝田县辖境。山梁北侧的东部为渭南界;西部为临潼区所属,谓之临潼山,也叫骊山。这道山梁从东到西横贯蓝田北部,形成蓝田北部一道天然屏障,故在蓝田俗称其为北岭,也叫横岭。东西绵延40公里的横岭,按其在蓝田辖地而言,除横岭区的金山、三官庙、厚镇三乡以外,还包括原冯家村乡的全部和华胥、洩湖、三里镇、李后、普化、马楼、玉山诸乡镇的一部分。古时的北岭植被覆盖完好,整个岭区林木茂盛、绿草如茵、溪流潺潺,野花遍地,因而在古时也把北岭称为绣岭,并进而演解为“绣岭春芳”,成为“蓝田八景”中之一景。无论你在岭坡的任何地方都能产生一种生机勃发之感。
(2)橫岭是具有古老文明历史的地区。“蓝田猿人”从秦岭谷地沿灞河两岸向下游迁徙发展的过程中,南岸沿白鹿原,北路即沿着北岭坡根。由于地壳造山运动,北岭逐步抬高,灞河谷地下降,故北岭的半坡就形成了古人类活动遗址的分布带。蓝田洩湖镇陈家窝65万年前的猿人化石遗址就是证明。在此前后,横岭地区陆续发现了大量的石器时期的遗址,如东部厚镇涝池河沟至三官庙一带就分布着三个旧石器遗址点;岭西部洩湖镇北部一带也分布着仰韶文化至龙山文化的人类聚落遗址;还有安沟的旧石器遗址,三里镇毛家坪旧石器遗址,华胥镇新街至东邓的新石器遗址带等。北岭西部的华胥镇岭区就是传说的“三皇故居”,有华胥氏、伏羲氏、女娲氏的活动遗迹。横岭地区分布的古墓冢之多令人难以记述。《史记·秦本记》:“昭襄王享国五十六年,葬芷阳。”按清《蓝田县志》载:“昭襄王葬蓝田县城西三十里老冢湾”, 即今华胥乡老冢湾村南,占地面积十亩。据《史记·索隐》记载,此处还有冢,疑为始皇父庄襄王墓。
(3)在华胥镇支家沟西北三百米处有覆斗形古墓,据记载为秦初四大刺客之一的荆轲墓。陈家岩村东有西汉临江王刘荣墓,相传刘荣自杀葬于此,众皆怜之,群燕衔泥为之封土,故此墓又称“燕子冢”。柳家村原名柳庄,为唐代大书法家柳公权居地,柳公权死后葬于此,其地在今李后中学校址内。三里镇乡乔村东,有隋柱国右领军大将李安居地。死后亦葬之于此。金山镇西有高顶村,为汉代萧何之古冢。三官庙乡卢家坡村北有唐检校司空、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卢钧墓。焦庄村北有明中书平章李思齐墓。横岭地区还是一个充满神奇色彩的地方。分布在这个地区的阿福原、太白神庙、下驾坡、鸡子堡等文化遗址都有一定的历史渊源。今厚镇东咀村北一带,不仅有一处文物含量丰富的文化层,也是唐代著名空寂寺的遗址。原寺内一通极为珍贵的巨型《大福和尚碑》,已于上世纪九十年代移置于佛教圣地水陆庵寺院内。就连北岭地区的许多村名、地名也都与历史上的一些人物、事件有着密切的联系。三里镇西北的白庙村,是因为建于北宋前一座“白衣菩萨庙”而得名。李后乡齐王村,传说西汉名将韩信曾在此地居住,后韩信被封为齐王,当地人在村中建“齐王庙”,该村便以庙为村名。玉山镇北有汤兴岭,传说是汤武王最初兴兵的地方,后在该地建寺名曰“汤兴寺”。横岭地区自清代以后,因砍伐过度,广垦薄种,生态失衡,植被锐减,地不涵水,土层剥蚀,绣岭之色渐失。从建国后的五十年代开始广泛于岭区的各纵沟内筑坝蓄水,八十年代后又广凿机井,解决人畜用水。特别是九十年代以后,大力提倡植树种草,岭区又开始重现昔日的“春芳”之姿。现在的北岭以刺槐青柏为主的杂林漫山遍野。每年槐花开时,数十里白茫茫如云海,县内外赶蜂人成群结队聚集岭坡,放蜂采蜜。经济果林大杏、柿子、苹果、葡萄、核桃、大枣的出产建成规模。退耕后的草地促进了畜牧业的发展,形成了闻名关中地区的“金山牛”和“布尔山羊”的基地。著名的“白马河”水库已建成以湖面游乐为核心的生态园林旅游地。北岭正在随着时代的步伐,进入一个欣欣向荣的新的历史时期。
离开,原路返回。
右行,回到村主路。主路右行,拍摄右侧全部村巷后,原返村大路。
回到主路,前方路口左行。
寇岭村小广场
回到大路
发文完毕,再见。
致敬美丽的你们!
(1)2017年,双节前夕,西安市总工会常务副主席蔡全发一行来到蓝田县华胥镇寇岭村,为10位贫困户带来了月饼、米、油,对他们进行节日慰问。(2)自2016年西安市总工会驻村工作队在寇岭村帮扶以来;先后为村投资30余万元,开发樱桃、核桃、金银花产业;修筑5.5公里四级沥青村路,整饰村容村貌及人畜饮水和村水利设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