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浙江省文化广电和旅游厅公布了25家浙江省级“非遗茶空间”。今天带来“大唐贡茶院”省级非遗茶空间,共赴大唐非遗茶生活。
一座顾渚山,半部贡茶史。
顾渚山下,幽静山水拂去身心疲惫,悠悠茶香见证历史印记,在这里不仅能够研读茶文化,还能沉浸式体验非遗技艺、品尝茶香美食。
一起走进长兴县“大唐贡茶院”非遗茶空间,品上一杯千年贡茶,梦回大唐盛世。
大唐贡茶院是一座以紫笋茶为主题的茶文化景区,采用仿唐式全木质结构进行重建,占地面积180余亩,建筑面积2万余平方米。
景区位于茶文化名山顾渚山下,顾渚村是长三角最大的乡村旅游集聚地,周边农家乐近600家,并有芳草地度假酒店、富硒山居、大唐贡茶璞仕酒店、花间堂等多家星级酒店,周边道路通畅、设施完善。
贡茶院以紫笋茶制作技艺非遗项目为核心,通过解读陆羽《茶经》,复原了“七经目制茶法”与“二十四器煮茶法”,并总结归纳了“贡茶院版《茶经》解读”。
景区建有以紫笋茶非遗文化为主题的展览馆——长兴紫笋茶展览馆,以陆羽茶文化为核心的——陆羽阁,以非遗制茶体验为主的——燕乐园,以展示非遗茶、介绍紫笋茶非遗的讲堂——桑苎台,以及以赏茶艺、品佳茗的建筑——御羁园。
紫笋茶制作技艺作为“中国传统制茶技艺及其相关习俗”的重要组成部分于2022年11月入选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紫笋茶又名“顾渚紫笋”,是中国传统名茶,产于浙江省长兴县。
顾渚山盛产的紫笋茶因《茶经》记载,“紫者上,绿者次;笋者上,芽者次”而得名,并得陆羽评价“芳香甘辣,冠于他境,可鉴于上”而推荐成为贡茶。公元770年,顾渚山下初建贡茶院,它是唐代贡茶紫笋茶的唯一生产地。
其制作经摊青、杀青、理条、摊凉、初烘、复烘等过程。一直以来,顾渚村民把制茶作为家庭的一项重要产业。
制成的极品茶芽味细嫩,芽色带紫,芽形如笋;茶叶舒展后,呈兰花状,尝之齿颊甘香,生津止渴,回味无穷。
紫砂烧制技艺于2009年列入浙江省第三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长兴县是浙江省出产紫砂工艺品的唯一产地,有着丰富的紫砂陶土资源。
陶土品位极高,制作一件紫砂制品大致需要深矿采泥、自然风化、精练泥料、手工制作(包括“打泥片”“打泥条”“拍身筒”“搓嘴把”“捻的子”等)、入窑烧成这几步骤。
长兴的紫砂泥具有极强的可塑性,入窑烧造不易变形,成型时可以随心所欲地做成各种器形。
公元760年陆羽抵湖州,结识好友皎然,并在皎然建议之下于长兴顾渚山中研究茶事,从而完成旷世巨著《茶经》。
茶经详细地记录了当时最先进的制茶方式,“晴,采之、蒸之、捣之、拍之、焙之、穿之、封之,茶之干矣”,这便是“七经目制茶法”。
陆羽也担任了贡茶院贡茶制作的技术顾问,贡茶院制作贡茶按陆羽“七经目制茶法”制作,并延续数代。七经目制茶法于2023年列入长兴县第七批县级非遗名录。
大唐贡茶院与长兴的紫砂烧制技艺、雕版印刷、透花糍(唐果子)制作技艺 、传拓技艺等非遗项目相融合,形成多元化体验项目,游客入园可自行选择参观、采茶、制茶、品茶、赏茶艺、听茶文化讲堂、做紫砂、雕版印刷、传拓等一项或多项服务。
由于微信公众号近期改变了推送规则,如果您想经常看到我们的文章,可以在每次阅读文章后,点击文末右下角的“在看”,这样每次推送的文章才会第一时间出现在您的订阅列表里,感谢大家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