凭着一口鲜香,白建乡的牛肉米线店,一开就是14年。
凌晨四点,白建乡开始煮牛肉。煮牛肉极有讲究,牛要选当地土黄牛,肉质紧实,把牛油剔除,掌握好火候和时间。时间长了,稀烂,切不成薄片,时间短了不入味。
白建乡的小店位于云南省红河州石屏县异龙镇松村的一条公路边,这条路是石屏县城通往辖区内四个乡镇的必经之地。往来之余,小店内夫妇二人忙碌的身影映照着好生意。
白建乡在后厨忙碌。杨雅淅摄
累,但也甘之若饴。
卖过水果、搞过运输、进过厂房……年轻时的白建乡夫妇和大部分的乡镇青年一样,为生计四处奔波,大女儿的到来,意味着要花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回归家庭。
刚踏入做餐饮这条路时,白建乡心里一点底都没有。
于是她一边根据顾客反馈不断调整调味比例,一边不断探索不同品种、不同部位的牛肉根据文火大小、熬煮时长的变化带来的口感差异。看着小店的生意慢慢好起来后,白建乡决定扩大经营渠道,她将米线店隔出了一间经营杂货店,并向石屏县烟草专卖局提出申请,成为了一名经营户。
新业务的开辟,意味着新的挑战。
石屏县烟草专卖局的片区客户经理根据小吃店的客流情况、周边环境、营业时长等多因素综合分析,并建议将便民服务区与餐饮区有效划分,帮助白建乡锁定除食客外的其他目标群体,为小店额外增收不少。
这些年来,石屏县出产的杨梅凭着肉厚味甜个头大等优势广销省内外,当地政府部门借势打造极具当地特色的杨梅节,吸引了全国各地不少经销商前往采购。杨梅作为松村目前的主要支柱性产业,每到6月前后,乘着这波节庆消费红利,白建乡小店的销量比以往翻了一番。
一路走来,从第一天营业盈利的46元,到如今每天固定营业8小时,日均可达百余碗米线、上千元的毛收入,白建乡初入餐饮业的那点紧张和忧心早已烟消云散。
如今,大女儿在红河州重点高中即将上高二,成绩名列前茅,小女儿绕膝承欢,夫妇二人很是欣慰,日子越来越有“犇”头。(杨雅淅)
来源:红河州烟草专卖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