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后放晴,美景如画。7月18日,笔者在郑州航空港区洧川镇寻访这座古城的奥秘,体验时间深处,领略底蕴厚重,见证古人智慧,聆听游人评说……
当一踏进古镇沃土那一刻,就如同穿越了时空,顿感岁月留下的印痕,从省级文保单位南城门到街巷的每一处古宅、每一块碑刻、每一座石狮和每一棵古树等,都仿佛在轻声细语地叙说着千年故事……
早在5000多年前,先人们便在洧川这块古老土地上休养生息,在该镇兴龙岗村遗址出土的石凿、石斧、石刀等,便是这里悠久历史的证据;修建于明代的南城门高大而雄伟,已成为古镇不可或缺的地标之一,犹如这座古城的守护者。
“你看这宽阔碧绿的南湖景致,曾是古代修建南城墙时留下的遗址,如今被修葺一新,周边的徽派建筑凸显出历史文化‘元素’,让游客和摄影爱好者如同置身于江南水乡一般,在此游览和记录这一段段闪光岁月。”一位游客娓娓道来。
漫步不同的街巷,笔者看到的是雕梁画栋的建筑、错落有致的老屋、古色古香的砖雕,形成了风格不一的建筑特色,悠久的历史和文化在这里得到了保存和传承,以其独特的韵味和悠久的历史吸引着各地众多游客。
夏日的阳光洒在身上,炽热的空气拂过脸庞,笔者眼前一片如诗如画的民居房舍,兼具南北建筑特色,凸显美观和气派。“现存这杨家大院、黄家大院、侯家大院等,体现的都是古镇历史风貌和古人的建筑艺术。”当地居民这样介绍。
“百里有余”“鸿台听月”“双洎流霞”“大沼捧莲”“横渠四句”等等,一个个充满奇幻色彩的美丽传说,犹如一幅幅徐徐展开的古卷,描述着历史故事,充满古城的传统文化,游客如在此细研品读,定会产生“浮想联翩”之意境。
随着熙熙攘攘的人流,笔者寻访的街头巷尾,到处弥漫着浓浓的生活气息,古老的建筑和传统的手工艺品店铺,让人仿佛穿越到了古代的集市,在此既可品尝到地道的洧川美味小吃和品牌菜肴,又能欣赏和购买到古董和工艺品……
洧川人杰地灵,历代人才辈出。自元代至民国时期,在此任职知县有历史记载的就有200余人,其中进士15人,举人78人,监生、官生、附生、优贡、主事等120余人,如元代高宏、明代王杰、清代刘振声、民国的常复道等等。
“这里的每一座古建筑,既见证了洧川古镇的历史长卷,又承载了世代居民的智慧和情感,蕴含着深刻的文化内涵和美学韵味,游客如对历史和文化感兴趣,追求其宁静和自然,洧川一定是理想的旅游之地。”该镇一文旅工作者深有感触。
当夜幕降临,笔者仿佛置身于美丽的画卷之中,街头巷尾装点着璀璨的彩灯,喷香四溢的非遗美食让游人尽情享用,美食处的灯光和叫买声交织一起,合成一曲曲美妙的“锅碗瓢盆交响曲”,充满着历史与现代的完美融合……
“如今,这里正在演释着岁月的变迁与新时代的创新发展,热忱欢迎各地游客到此游览景区和街巷,体验历史与文化的厚重,分享各种特色美食,沐浴在大自然的怀抱中,欣赏宁静田园的风光与果香,感受千年古镇的韵味和魅力……”该镇党委书记孔凡彪如是说。(王水田 李长亮 王雪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