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饮食文化博大精深,每一个小分支都有着独立的特色跟魅力,面点也不仅仅是有白馒头哦!在5000年文明历史的沉淀中,我们充满智慧的老祖宗创造了各种美丽的面食“色诱”广大吃货,使他们对面食情有独钟,矢志不移。其中,山东省作为一个以面食为主的大省,在山东多地都有其特色的面食,我们今天就来一起看一看山东的烧饼!
曹州烧饼
曹州烧饼是山东省鲁西南汉族名吃之一,其状圆如月,红中透黄,外焦里嫩,香酥可口,选用小麦精粉,经和、发酵、盘、揉等道工序,按扁包上用香油、食盐、花椒、茴香面等多种佐料而成的油瓤,再经切花盘沿,涂上一层糖稀,表面沾上芝麻仁,贴入炉内烘烤而成。曹州烧饼用料考究,烧饼用小麦精粉,经过和、盘、揉、摔等多道工序,包上用香油、盐调和的茴香、花椒等多种佐料而成的油瓤,再经过切花、盘沿、涂上一层糖稀、表面沾上芝麻仁,即贴入炉内烧烤。烤成的烧饼表面黄中透红,用手揭开,底儿、盖儿、芯儿层层分离,香气扑鼻,吃一口保准外酥里嫩,不硬不粘,老少皆宜。
油酥烧饼
油酥烧饼是山东汉族风味小吃,至今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油酥烧饼色泽金黄,薄层重叠,内外焦脆,香酥可口,适合各种年龄的人食用。油酥烧饼酥起来那是层层可见的,又软又韧又香。油酥烧饼选料非常精良,制作非常考究。面粉要上等精白面粉,猪油要上等猪板膘油。食盐、大葱、麻油、芝麻等佐料也要最好的。面要和得不软不硬。佐料的用量和搭配都有严格的标准(当然也得要根据季节气候的不同适当调整)。制作时在水合面和油合面上撒些花椒,食盐,茴香籽等调料,然后叠层作卷,擀成茶碗口般大小的面饼,放进特制的吊炉内用温火焙烤,上下火要均匀,锅底温度要适当,一边翻动,一边往饼面上刷油还要严格控制焙烤的时间。出锅后,放在铁架上晾焦。吃起来,真的是又酥又香。
周村烧饼
周村烧饼,因产于山东淄博周村而得名,是山东省的著名特产之一。以传统工艺精工制作而成,为纯手工制品,有“酥、香、薄、脆”四大特点。其外形圆而色黄,正面贴满芝麻仁,背面酥孔罗列,薄似杨叶,酥脆异常。入口一嚼即碎,香满口腹,若失手落地,则会皆成碎片,俗称“瓜拉叶子烧饼”。正宗的周村烧饼的制作,要经过配方、延展成型、着麻、贴饼、烘烤等多道工序,而配方、成型和烘烤则是制饼的关键。特别是烘烤的火候、非名师高手,很难达到“炉火纯青”的地点。所谓“三分案子七分火”、“火中求财”都是制饼师傅的多年经验。文人雅士曾对周村烧饼作过评价赞誉:“形如满月,薄如秋叶;落地珠散玉碎,入口回味无穷”。清末皇室曾屡次调贡周村烧饼,这也让周村烧饼名满天下。
马蹄烧饼
马蹄烧饼是山东省商河县传统名点之一,历史久远,相传在清乾隆年间就已享有盛名。据传乾隆皇帝下江南时,马蹄烧饼和糖酥火烧作贡品呈献给乾隆皇帝,倍受皇帝和大臣们的赞赏。由此可见马蹄烧饼和糖酥火烧早就是远近闻名和倍受喜爱的商河名吃了。从此以后,马蹄烧饼的名气越来越大,所制烧饼经常被过往商人带往外地和京城,故马蹄烧饼名扬天下。
鲁南大烧饼
在众多烧饼形态中,鲁南地区的大烧饼独具当地特色。枣庄烧饼之所以被称呼为:大烧饼,因其尺寸大而著称,在齐鲁地界算是烧饼中的较大的一种,类似新疆的馕,但是又比馕薄,口感绵软。鲁南大烧饼,是一种采用独特工艺制作的烧饼。区别于北方其他各类烧饼,它首先是制作工具非常特别,用料单一,只用清水和白面粉,鲁南大烧饼也没什么不能说的秘密,秘诀都在和面的操作上,更多是手法,只要认真把每个步骤都做到位了,做得细致一些,出来的烧饼就好吃。而最好的是就着滕州羊肉汤,或者刚刚出炉的热腾腾的烧饼卷着滕州辣子鸡,白提多香了。
看到了这么多的烧饼,有没有勾起你的口水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