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个19岁的女孩小知和江昱,在一顶搭在连廊上的帐篷里,收获了露营初体验——下面是川流不息的汽车,外面有风声和雨声,睡在气垫床上,被子干燥而温暖。
7月1日,她们从广东来成都找暑假工,发现心仪的青旅已经住满人,又舍不得找更贵的,两人便在青旅门口连廊的桌子上趴了一宿。第二天,青旅老板为她们借来帐篷让她们免费入住。
考虑到更多的暑假工或许境况相似,7月7日,一座免费的露营基地建了起来:青旅旁边200余平方米的空房里,铺上了地板胶、拉起了电灯,搭起了10余顶大小不一的帐篷……
邻居众筹帐篷
营造暖心一夜
到成都找工作这事,小知和江昱一拍即合,“机会多,出路多”,两人大专毕业后就来到了成都。其中一人在成都旅游时入住过高新区的肃羽青年旅舍,这是一家公益青旅,最低只要19.9元一晚。
7月1日,当她们拉着行李箱找到这里时,被告知床位已满。“我们手里的钱还想留着为以后做打算,吃点苦也没什么。”于是,她们在青旅门口连廊的桌子旁坐到天明,然后早早就去面试了。
青旅老板杨甫得知情况后,既着急又心疼:两个女孩子在外面坐了一夜,安全如何保障?而且没休息好影响了面试状态怎么办?
等小知和江昱结束面试回到青旅后,杨甫和青旅所在的天骄西路社区几名志愿者一商议,决定拿出一名志愿者闲置的帐篷,招待她们好好休息一晚。
两个女孩既惊讶又感动。从没露营过的江昱住进帐篷时,竟生出一种浪漫之感——既能听到帐篷外风和雨的声音,还可以进青旅浴室洗漱,而且都是免费的。
热心公益的杨甫因此受到启发:青旅周边工厂多,每年暑期都有源源不断的年轻人来求职,能否为他们中的困难者免费提供帐篷住宿?于是,他在业主群中发出借帐篷的信息。当晚,邻居们就自发拿过来十几顶帐篷;没有现成帐篷的,有的转账让杨甫代买,有的则直接在网上下了单。
帐篷足够了,但搭在人来人往的连廊上可不是办法。而且这几天成都下雨,雨还会飘进连廊。为了提供更好的环境,杨甫想到了自己年初租下的一个店铺,紧邻青旅,有200多平方米,目前一直闲置。虽然简陋了点,但更像一个家。为了营造温馨感,杨甫花800元钱买了两卷地板胶,再垫上一层防潮垫,上面搭起帐篷,里面放上充气床垫和被褥,之后还会陆续安装小风扇。居民志愿者们则组成安保队,24小时轮流值班,通过监控守护帐篷区的安全。
“我只希望给这些年轻人一个可以睡安稳觉的地方。”杨甫说。
主动走出去
找到需要帮助的人
26岁的河南女孩潇潇是一名志愿者,也是青旅的住客。入住青旅的第一天,听说有这样的志愿活动,她几乎没有犹豫就加入了。
“很多人刚步入社会,可能会遇到困难,这个帐篷区让人觉得很温暖。出门在外需要互助,假如有一天我在外面遇到困难,可能也会得到别人的帮助。”
潇潇过着一种类似旅居的生活,在云南、江苏等地工作过几个月,等游完当地主要景点后,又出发去新的城市找新工作。这个“95后”一直充满了勇气,“但近段时间,我在想,是时候安定下来了。我在成都感受到了包容和理解,因此我认定这是一个可以一直生活的城市”。
15岁的志愿者孙俊楠即将升入高中,他每天下午6点骑车到青旅,参与帐篷搭建、打扫清洁等工作,待到晚上10点才回去。他的爸爸也向青旅捐赠了帐篷。孙俊楠说:“这些从外地来的大学生信任成都、喜爱成都,我们应该用最大的善意给予需要帮助的人。”
为了让更多人知道帐篷区,志愿者们每晚分头去人力资源公司附近寻找那些拖着行李箱的求职者,若他们还没有落脚处,便将他们接回来。
记者了解到,成都在各个区县都设立了青年人才驿站,实行7天以内免费入住,以缓解来蓉专科及以上应届毕业生求职难、租房难等问题。申请青年人才驿站需持有应聘通知单,部分区县如高新区要求本科以上学历。天骄西路社区工作人员介绍,对于符合条件的青年,社区会积极帮助他们入住,对于暂不符合条件的青年,青旅帐篷也可为他们提供一个落脚点。
社区工作人员表示,在青旅的带动下,居民不断被公益事业吸引,“从前是等待他人上门求助,现在是主动去找他们,这反映出一个更有组织的互助体系正在形成”。
(小知、江昱、潇潇为化名)
成都商报-红星新闻记者 张芷旖
下一篇:南岳衡山水帘洞景区荷花盛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