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日来,“罐车卸完煤制油直接装运食用油”的消息引发舆论关注。《新京报》近日报道称,两辆刚卸完煤制油的罐车,在并未洗罐的情况下,顺利装上了食用油,涉及的食用油企业分别是汇福粮油集团和中储粮油脂(天津)有限公司。此外,报道还称,国内许多普货罐车运输的液体并不固定,既承接糖浆、大豆油等可食用液体,也运送煤制油等化工类液体。
涉事企业之一中储粮7月6日公开回应称,已要求直属企业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在全系统深入开展专项大排查;另一涉事企业汇福粮油集团工作人员于7月8日回应南都湾财社记者称,官方已介入调查,公司正在等官方通报,并称涉事产品为客户自提的散装油。
8日下午,中储粮旗下食用油品牌金鼎被指在官方旗舰店下架,当晚10点,南方都市报记者在品牌方旗舰店搜索发现,产品可正常下单购买,客服称品牌产品均符合国家有关食品安全标准。
值得注意的是,连日来,金龙鱼、京粮控股等多家企业在面对投资者咨询时,均回应称不存在上述不合规的现象。但有企业指出,油罐混用的现象确实在行业中存在。
此次罐车运输油罐混用事件引发了市场对食用油安全的担忧。7月8日下午,有网友发现中储粮旗下食用油品牌金鼎淘宝旗舰店系列食用油如葵花籽油、玉米胚芽油、橄榄油、芝麻油等均已下架。有关“金鼎食用油下架”的消息也登上热搜。
据蓝鲸新闻7月8日报道,关于下架操作,金鼎淘宝旗舰店客服回应称,“仓库最近休息,过一阵会重新上架。”至于被问及金鼎下架食用油是否与近期中储粮罐车运输油罐混用事件有关,客服称具体原因不清楚。
金鼎淘宝旗舰店内的食用油产品此前售卖页面
此次被媒体曝光的两家食用油企业分别为中储粮全资子公司中储粮油脂(天津)有限公司以及三河汇福粮油集团有限公司。中储粮官网显示,集团公司成立于2000年,天眼查显示,中储粮油脂(天津)有限公司成立于2010年,而三河汇福粮油集团有限公司成立于2004年。汇福粮油集团官网显示,集团旗下产业包括粮油加工、商务酒店、国际贸易、地产开发、生物科技和港口物流。
7月6日,中储粮官方回应称,对此高度重视,已经开始在全系统深入开展专项大排查。7月8日,汇福粮油集团工作人员回应南都湾财社记者称,政府官方已介入调查,并称企业的成品灌装油质量是过关的,而且公司没有自主的油罐车,是客户派车来自提产品的,“我们公司以汇福牌出厂的油,全都是在本公司压榨生产、即时通过管道运输直接灌装,运输车辆卖出去的都是散装的油,都是客户自提的”。
公开资料显示,中储粮旗下有金鼎、鼎皇、华鼎、俏厨等食用油品牌。天眼查显示,三河汇福粮油集团有限公司拥有汇福、金汇福、全汇福、福满盈、福香等多个食品类别的注册商标。但南都湾财社记者注意到,在电商平台上,只有金鼎这一品牌有官方旗舰店,其他品牌虽然没有旗舰店,但在电商平台中依旧有产品在售。
截止发稿,搜狐美食发现金鼎官方旗舰店产品均下架。金鼎客服回应称,如果产品下架,代表当前产品已卖完售罄,金鼎食用油所有产品均符合国家有关食品安全标准。
截至8日收盘,食用油概念股整体下跌。道道全午后开盘一度拉升触及涨停,收盘报7.35元,涨1.52%,而金龙鱼、金健米业、西王食品、苏垦农发、中粮科技均微跌。
南都湾财社记者注意到,在互动易平台,上述多家企业被投资者多次询问公司运输食用油是否会清洗罐车。
7月8日,金龙鱼在平台回应称,公司对食用油运输有严格监管,制定了集团管理制度,并严格落实,一直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对食用油运输的相关规定。
早前(7月5日),京粮控股也回应表示,公司在网络上发现相关信息后,第一时间组织相关子企业开展自查,经全面评估,不存在此类情况,公司相关子企业均满足《食品安全法》《GB/T 30254-2013食用植物油散装运输规范》等相关法律法规中关于食用油运输的相关要求,并通过检查清洗记录、验车、查验铅封、取样检测、合同管理、过程记录等措施防范食用油运输风险,全面保障公司产品安全。
而根据媒体报道,道道全、金健米业和西王食品均称,企业不存在油罐混用的情况。金健米业证券部工作人员还回应称,油罐混用的现象确实在行业中存在。
据界面新闻7月8日报道,涉事两家企业为食用油的生产加工企业,属于整条产业链的中游位置,向上对接进口油料作物与油料种植的上游公司,向下便是包装运输、销售等下游环节。
它们的油主要通过两种方式流通到消费端。一种是以散装卖给客户,这些客户通常是中小型的食用油分装工厂,生产桶装食用油再卖给消费者;或者是需求量较大的食品加工企业和餐饮服务企业。另一种则是直接包装成桶装食用调,以自有品牌通过渠道和经销商卖给个人或企业消费者。
在上述汇福粮油对记者的回复里可以看到,用煤制油罐车运输的为客户自提的“散油”。在其官方公众号一则推文中,部分被汇福粮油称为散油销售客户的名单中,包括了三河亚王食品、上海浦耀农产品、上海楷烨粮油、北京世纪悦福、众和裕丰粮油、天津华科科技、保定宏海粮油、方顺联合粮油、沈阳中城供应链。
检索到的公开信息可以看到,上述公司中,有不少做的是餐饮供应链的生意。
例如世纪悦福,工商信息显示该公司成立于2015年,以农副食品加工业为主,公开招标信息中,其生意涉及高校食堂,曾在2017年、2021年与2022年分别为首都师范大学、北京理工大学、北京大学食堂供应食用油等原材料。三河亚王食品有限公司的官方简介中则称其客户包含下级代理商与各大农贸市场、食堂饭店和食品厂。
据界面新闻,世纪悦福负责人向记者回应表示,世纪悦福确为汇福的客户,但世纪悦福所用车队为自有车队,一切操作流程皆符合国家食用油运输相关安全规定。上海楷烨粮油则称:“我们做的是大宗生意,不是汇福的客户,汇福要向我们买货。”
目前,中储粮油脂(天津)与汇福两家公司尚未公布涉事食用油所流向的企业名单,而汇福相关工作人员则称公司积极配合调查,目前相关监管部门对公司的调查已经结束,一切以之后的官方通报为准。
食用油按照品类可分为食用动物油和食用植物油。在我国消费结构中,食用植物油占据了主导地位,食用动物油占比较低。根据国家粮油信息中心今年3月发布的《油脂油料市场供需状况月报》,预测 2023/24年度我国食用植物油生产量3279万吨,同比增加50万吨。
按照包装方式划分,食用植物油可分为散装油、中包装食用油以及小包装食用油。根据此前金龙鱼2019年递交的招股书,近年来,随着国家关于限制散装油销售相关法规的不断出台、居民生活水平的提升以及消费者日益提高的食品安全意识,散装油消费量逐渐减少,中小包装食用油消费量逐渐上升,占据着食用油市场的主要地位。
目前在二级市场上,食用油相关的上市公司包括益海嘉里(金龙鱼)、道道全、京粮控股、西王食品,除此之外,中粮集团、九三集团、山东鲁花在食用油上亦有所布局。根据浙商证券发布的报告,2022年,我国食用油零售行业CR3(行业前三占有率)达61%,其中益海嘉里、中粮集团、鲁花集团的市场份额分别为39.0%、15.3%和6.7%。
值得注意的是,海天味业也有粮油业务。7月8日,南都湾财社记者以此采访海天味业,截至发稿前,未得到回应。财报显示,从2021年开始,海天味业就开始在财报中的类别分类项中增加了“其他”类别,而在这“其他”类别中,就包括了诸如料酒、醋、鸡精、米面粮油在内至少数十种单品。2023年海天味业的“其他”产品营收同比增长19.35%,毛利率由27.18%下降至21.88%。
信息来源:上游新闻、每日经济新闻、新京报、南方都市报、界面新闻